古代对女子的教育是很细致且系统的,因此让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薰陶的女性呈现出温婉善良、贤淑美好的模样。(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约束着古代女子思想道德的《女儿经》成书于明朝,作者已经不可考。不少人仔细翻阅了这一本针对古代女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古籍后,往往惊叹,在几百年前的古老中国,对女孩子的教育就已经如此细致并如此的系统。如果每个小女孩都能按照《女儿经》上的要求,来为人之女,成人之妇,做人之母,将传统中华文化中那些美好的品德承传接续下去,那中华传统文化薰陶下的女性该有多么温婉、善良和贤淑美好啊!
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时时事事,一思一念都有世间的道德规范做为指导,但未必真正知晓生活中的细节到底该怎么样做到位。因此,在阅读了《女儿经》后,真的会很有启发的,笔者在此特地分享一点浅思给大家,以期每位女子都能符合传统中华文化的温、良、恭、让之楷模。
现在就一起来看一些片段吧:
1. 做女子
“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学针线,莫懒身。”
开篇的要求,就是女孩子要早早起,梳洗干净,为父母烧茶倒水问早安。先不说我们自己是否早上都要问候父母并烧茶汤,我们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有这样的礼数吗?如果没有,那就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了。
“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火烛事,要小心。穿衣裳,旧如新。”
对于喜欢网购的女子,喜新厌旧的不断买新衣服,与家人沟通经常争辩抢白的,看看上面这个跃然纸上的朴素温婉的女孩形象,应该多少会有所触动。
再如“修己身,如履冰。”“坐起时,要端正。举趾时,切莫轻。”
女孩子家或女人家,坐、卧、站起都要轻盈、端正、舒缓。对于性格外向,喜欢雷厉风行的女子,更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快速行动不等于毛手毛脚,更不等于粗声大气。在日常生活、起居、工作中,一切言动尽量要符合沉稳、有度,儒雅从容。
2.对孩童
“孩童闹,规己子。是与非。甚勿理”
在古代,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了,都知道要教育自家的孩童,不管谁是谁非,都要谦让待人。
真的感慨呀!中共的党文化简直把当今的中国人变成了兽。人伦尽失,更遑论品德好坏了!现在哪个家长在自己孩子受委屈时想到的是自省呢?立刻拽着孩子与对方家长咆哮一番是党文化下的常规动作。这与不懂道德的动物出于本能之际,出手护卫自己的幼仔而大打一架有何异?
“有儿女,不可轻。抚育大,继宗承。”
如果有了孩子,做母亲的不可掉以轻心,哪怕日子再苦,也要让孩子读书受教育,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人。
耕读传家,读书为上是古代做母亲的职责。不说现代人了,就我们修炼人自身,作为母亲,是否在心底深处还有希望子女成名成家,功成名就的心思呢?仔细反思自己,还是看到了除了把子女培养成为一个高尚、有道德的人外确实存在功利心。如果做母亲的都不能心地纯净、懂得维系道德、以培养更高品德为要,如何给子女选择一条至善大道?
清钱慧安补衮图(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3.对丈夫
“相敬如宾,相成如友,亵狎谑戏,夫妇之丑。”“百年相处,终日相见,千忍万忍,休失体面。”“既是一家,休要两心,外合里差,坏了自身。”
看,都是些最浅显明白的道理,做到不易。但是古人至少从小就被如此的教育着,塑造着。好坏自有衡量杖。而不懂得珍惜中华文化,只晓得中共党文化为主的中华大地,谁还知道古老文明中还曾经有过这么传统纯正、善良的文化基础?如何为人妻,夫妻间怎样才是相敬如宾完全没有人传授,没有相关道德教育。才造成当下放荡之妇遍地,即使表面很传统的女人,内心也已经不道德、不纯净了。可悲!可叹!
培养良好品德、回归最正统的文化言行实在是太重要了。懂得中华文化的可贵之人,绝对要珍惜已经习得的传统文化道德呀!
类似的古籍还有不少,都处于“藏在深闺人不知”的状态。所以,从事教育的人士或对此有兴趣的人士不妨查找一下国学启蒙系列丛书,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尤其女子的教育或从一般人的角度来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应该都会有正向的借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