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限的遐想与思亲之情,因此,自古以来,思亲之情便成为文人墨客们吟咏的主题,月亮与情思构成了他们笔下一首首婉约的诗词……
团圆的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直至唐朝初年,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
黄历八月十五这天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因这个节日在八月,故又称“八月节”、“八月会”;又因有祈求团圆的企盼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着“月”来进行,所以又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敬天谢神的内涵
在传统的中秋习俗里,祭祀是这天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是对于秋天丰收的喜悦和感恩。
由于中华文明是神传文化,敬天畏神是其核心,因而在古代,天子要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阴阳向长的时刻,沐浴斋戒,并前往国都南郊举行“朝日礼”,北郊举行“夕月礼”。天子敬慎祭祀月神,向天下百姓传递了敬天、敬神、谢天、谢神的精神,以及君民的伦理,因而,中秋节拜月的民俗,其实是承传了这种神传文化的内涵。
只不过到了近代,每当中秋时节,月亮升起,人们便将月饼、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聊,共赏明月,欢度佳节,但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吃月饼纪念起义成功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关于月饼的起源有许多版本,流传最广的说法乃是元末明初时,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献计一策,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月饼中,分送给各路革命军,好让消息传递出去。尔后起义成功,朱元璋为纪念此举,便要大家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时吃月饼,这也就成了中秋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寄语中秋思亲人
我国诗歌史上关于咏月的诗作,多得数不胜数,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生的“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讬情感、思念远方的亲人,比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晏殊的〈中秋月〉,以及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咏月经典之作。
张九龄当年在离开家乡时,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遂写下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中处处不离明月,把明月写得既柔情又缠绵,起句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因意境雄浑远大、朗朗上口,还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
晏殊的〈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般说来,中秋节这天的月亮通常会格外明亮美丽,但是在晏殊的眼中,却覆盖了一层秋霜,独自一人在外的他,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和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赏月,于是他借由嫦娥仙子在清冷月宫中的自怨自艾,委婉的将自己惆怅与孤独的情感表达出来。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描写的则是思妇秋夜怀思在远方边疆的良人,希望早日战役结束,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的情意。
珍惜守护传统精神
拜月、赏月、咏月、吃月饼这些中秋节习俗及活动,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才汇流而成的,溯本追源,我们才明白,敬天谢神才是中秋精神的源头,但愿后人戒慎守护,让中华儿女得到神的护佑,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