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是流感横行的季节,可能有头痛、咳嗽、发烧等症状。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流行性感冒横行的季节,你我身边都有人用浓浓的鼻音或哑着嗓子在说话,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是抵抗力差的人最要小心的时刻。流行性感冒的好发年龄多在五岁以上至年轻的成年人,但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或老年人时,出现的症状往往更厉害而迅速,并发肺炎等合并症也较多。其他如孕妇、气喘病、慢性肺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都是高危险群。
感冒的致病原为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三百多种病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感冒,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咳嗽、喉咙痛,大概在一周左右即可痊愈。造成流行性感冒的病毒,与感冒全然不同,一般分为A、B、C三型,一旦感染,在三十个小时的潜伏期之后,怕冷、发烧、头痛、骨节疼痛、肌肉酸痛、咳嗽、倦怠等不适即接连而来,不仅凸显出怕冷、发烧的症状,其严重度更甚于感冒,而一般感冒常见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喉咙痛等症状仅偶尔发生。而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就是常常会引起肺炎和其他的呼吸道并发症,例如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甚至心肌炎等。
流感症状较感冒严重,常有发烧和身体酸痛等症状。
北宋医家杨土瀛于《仁斋直指方》中说:“伤风,鼻塞,声重,……感冒风邪,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最早提出了“感冒”之名。清朝医家林佩琴在其著作《类证治裁》提出了“时行感冒”的名称,则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流行性感冒。
一般感冒传染性不强,流行性感冒也就是中医所称的时行感冒,则传染性强,可出现广泛流行;一般感冒症状较轻,时行感冒症状较重,甚至出现高烧、神志不清等症。时行感冒亦有风寒、风热之分,但就临床所见,以风热为多,其治疗原则虽然与一般感冒相同,但常需重用清热解毒药物,如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蚤休……等。
中医依流行性感冒临床常见的表现来分型治疗。(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中医依流行性感冒临床常见的表现来分型治疗,可约略归纳成下列六型:
1、风热:怕冷、发烧、头痛、身体酸痛、口渴、咽喉肿痛,可用银翘散加减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2、风寒:发烧、严重怕冷、头痛、无汗、肢体酸痛、鼻塞流涕、口不渴,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3、风寒束表,肌腠郁热:发烧怕冷、身热渐增、无汗、头痛、全身酸痛、口干鼻干、心烦难眠、眼眶酸痛,可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来解肌清热。
4、邪入少阳,内挟痰湿:邪在半表半里之间,畏寒发热阵作,午后加重,头身重痛、胸闷胃胀、心烦、晕眩、咳痰,可用柴胡达原饮加减来和解表里。
5、邪热壅肺:高烧、口渴、鼻痛、咳喘痰黏,似有肺炎之并发症,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来宣肺平喘、清热解毒。
6、热入心肝:心及肝是中医特殊的脏腑概念,此乃由于高烧不退,影响心神而意识不清,影响神经系统(与中医的肝有关)而手脚抽搐或颈项强直,似有脑膜炎之并发症,可用清宫汤加减来清心开窍、凉血熄风。
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副教授、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本文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