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将迎来中国传统黄历新年,除夕为2月9日。示意图。(图片来源:Hu Chengwei/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中国黄历新年将至,相关话题也引发民间讨论,其中“你单位宣布除夕放假了吗?”更成为25日热搜话题,但很快遭到封杀。民间猜测“除夕”谐音“除习”。
1月25日,在大陆网络社交平台有不少人展开对除夕假期的讨论,并将“你单位宣布除夕放假了吗?”推上微博热搜榜。网友纷纷留言,“考验每个单位良知的时候到了”、“听说有人除夕还在办公室熬夜?别急,来这儿报个到,看看谁是“最拼打工人”、“2024年春节连休8天,除夕却不放假。”、“日历放假我们放假,日历不放假我们不放假”。
截止发稿前,该热搜已被“消失”,微博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话题内容未予显示,以下为搜索词结果。”
截止发稿前,该热搜已被“消失”,微博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话题内容未予显示,以下为搜索词结果。”(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根据中国过去的惯例,黄历新年假期是从除夕当天到正月初七,尤其除夕这天是1年之中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很多一年到头在外工作的民众都会回家过年,除夕夜吃团圆饭、开心过大年。
然而,中国官方2023年下半年发布通知称,从2024年起黄历新年放假、除夕不放假,但又同时声称鼓励各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给员工除夕放假。官方的这个“除夕不放假”的通知传出后,就一直引发民众不满。
除夕,自东汉有记载以来至1911年特指黄历每年岁末的最后一天,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岁除,“除”字解作“易”,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训诂:“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不然也。
‘除’犹‘易’也,以新易旧曰‘除’,如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易》‘除戎器,戒不虞’。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阶’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义。”
除夕是中华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之一,家家祭祖。除了拜祭祖先外,吃年夜饭,放鞭炮等也是常见习俗。传统上,在大年夜当天的中下午要在大门边贴上新的春联,且当晚家人会团聚吃年夜饭,共同辞旧岁,迎新春。
民间有一种猜测是,当局取消“除夕”很大可能是因为“除夕”谐音为“除习”,犯了中共党魁习近平的忌讳。这类似于袁世凯当年取消元宵节,因元宵谐音为“袁消”。
据传,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听起来像“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因此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未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之后仍照样在民间流传。
事实上,早在2020年1月武汉肺炎(COVID-19)在武汉爆发之时,网上曾流传汉阳归元寺谶语:江城瘟疫起,端阳除恶习;之后2022年又传出:虎年瘟疫去,万民除恶习。而在2023年除夕期间,也有人倡议:除夕夜,大家一起喊“除夕快乐”。
另外,近年大陆民间早有流传中共党魁习近平有诸多绰号,如维尼熊、习包子、清零宗、习禁评、总加速师、翠翠、总背锅侠等,这些相关谐音均成为禁忌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