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内外双循环两部引擎同时熄火。(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8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共三中全会之后,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内外双循环两部引擎同时熄火。并且中国官媒发文敲打胡锡进,试图安抚民营经济,但在中国经济下滑、国进民退现象愈发突出的当下,民营企业总是成为牺牲品。
经济内外引擎均熄火
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公布数据,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份的49.5下降至49.4,再次位于区分增长与收缩的荣枯线50以下。
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50是这项指数的荣枯线(或称 临界点),高于50则标志该指数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则处于收缩阶段。
该最新制造业PMI数据为五个月来的最低值。据彭博社报道,自2023年4月以来,除了三个月外,该指标一直持续低于荣枯线。
近几个月来,中国外贸出口为工厂提供了一些支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考虑对中国商品征收进口关税,这种提振能否持续尚无定论。中国6月份出口货物增速为15个月来最快,而进口则意外萎缩,表明制造商正赶在贸易伙伴国征收中国商品关税之前下订单,而中国国内需求仍然疲软。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7月份非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放缓,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在内的官方非制造业PMI从6月份的50.5放缓至50.2。
这表明中国国内服务业需求放缓,并再次凸显了房地产行业多年来危机的严重性。6月份,中国新房价格出现9年来最快跌幅。
中国国内消费低迷与房地产估值下跌密切相关,由于家庭财富的70%都集中在房地产中,房地产估值下跌让中国家庭感觉更加贫穷。
中国官方的数据还显示,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速度远低于预期,其中消费领域特别令人担忧,并给决心实现“5%左右”全年增长目标的北京当局带来压力。在通货紧缩压力迫使企业大幅削减各种商品价格之际,中国零售额增长跌至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梁书瑗7月31日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共比较大的担忧还是在于它整体国家的经济制度没有办法给“新质生产力”一个很好的支撑;另一个忧虑则是消费不振的问题。一个供给,一个消费,就是中共对经济两个最大的忧虑。
梁书瑗表示,在供给面上面,中国的国家产业没办法在国际上具有好的竞争力,而消费端也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导致民众消费保守,储蓄率依旧很高。消费萎缩也影响到整体产业升级,因为即便做出很好的产品,但消费端没办法去负荷,还是会成为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中共政府自己都很清楚。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表示,中共政府谈及的“市场”有两个概念。讲好听一点,是共产党决定重新回归到市场运作的规律上面;第二种虽然说是市场,但市场的规律掌握在共产党手上,“我比较担心的是后面这一点”。他说,如果都还是用共产主义的规范去管理市场,那就不会是一个正常的市场,民众就都不会有信心,内循环难以活络。
他说,在内需不振下,中国老百姓对于民营经济的前景一片模糊,不敢把手中的财富或者是积累的储蓄拿出来进行投资或消费。但对外资来讲,过去几年中共用各种国家安全的理由和规范将手伸入外资当中,已经让外资心生畏惧而纷纷逃离。此时想再回过头去迎接外资,其吸引力和可信度都会大打折扣。
王智圣说:“这个也是中国现在他所谓要推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上面面对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两部引擎同时熄火。”
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7月30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内涵包括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内容。
舆论普遍认为,该文章旨在回应《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发表的言论。胡锡进7月22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 ,对比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文本,认为其中删除了“公有制为主体”这句话,是一种“历史性变化”,昭示着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胡锡进的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网络热议,有网民批评胡锡进“公然反对宪法和党章”。目前胡锡进这篇文章已被删除,同时,胡锡进的社交媒体已经被禁言。
对此,胡锡进7月30日在接受港媒《星岛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个人不想说什么,您看网上的东西就行了,请理解。”
而安邦智库(ANBOUND)的文章称,“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还解释说,民营经济即便做得再大,“但在中国的土地上,人都是国家的人,法都是国家的法,经济自然也是国家的经济,企业也都是国家的企业”。
这些舆论的变化,都引发外界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关注。
旅美独立时评人士郑旭光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的是法人地位的主体性要平等对待等等,好像就是给民营经济吃定心丸的感觉。”
郑旭光表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诸多困难,房地产崩盘,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中共可能确实想重点强调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的确对中国经济贡献很多,尤其是现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起到挑大梁的作用。
旅美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孟军直言,近年来出台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共是一直在利用民营经济,一旦其发展起来,当局就开始进行掠夺,因此“民营经济其实就是一个待宰的羔羊”。
中国经济步履维艰 仍需要民营企业出力
今年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人士,提及经济状况,以“很不平凡”来形容。
习近平并提出3点希望,特别点名全国工商联,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此前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王沪宁等高官也提出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要求,王沪宁还特别要求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例如,王沪宁称,着力围绕促进“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做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
在2020年9月15日,一份名为《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推出,是40多年以来中共出台的第一份有关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文件,既折射中国民营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份量加重,也反映中美对抗局面中有必要整合民营企业的力量并加强管理与控制。统战工作文件中的“民营经济人士”,包括民营企业出资人、控制人、持股人、民营中介结构合伙人,以及在内地投资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和个体工商户。
中国民营经济从零开始到如今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有关民营企业如今在中国经济中的比例,有所谓“56789”之说,即:政府税收50%以上由民营企业缴纳;投资60%来自民营企业;发明专利70%出自民间企业;城镇80%就业由民间企业解决;中国90%以上的企业是民企。
“与市场沟通是有用的,但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此前对媒体说,“只喊空口号,市场是不会被愚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