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4年8月21日讯】最近,中国国内蔬菜价格大涨。
好多人说,马上要吃不起黄瓜了。拿上海为例,6月份的时候,黄瓜大约是1.8元/斤,7月底的时候,就涨到了4.6元,而上周,就涨到了6.3元,两个月,涨了250%。
就这,还是线上价格,如果到超市,能卖到8-10元/斤,有网友说,自己花了5块4,只买了一根黄瓜。
不少网友线上报菜价:广东网友:以前黄瓜、西红柿、生菜,最多3块,现在都是5块起;广西网友:6月份西红柿8毛一斤,现在5块;山西网友:以前应季蔬菜不超过1块钱,现在3块钱起步;天津网友:豆角8块钱一斤,赶上冬天价格了;山东网友:山东是豆角子大省,豆角子8块了。还有江苏网友列了自己48元买到菜的清单:一把苋菜、一把蒜薹,两个拳头大的西红柿,一颗莴笋,一朵小西蓝花……
对比一下,以前觉得自己做饭便宜,如今外卖更有性价比,还有人觉得,现在的菜价,已经比吃肉和海鲜都贵了。
超市贵,批发市场也不便宜。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青茄子从两块多涨到了5块,红茄子从4块多涨到了6块多,苦瓜从1块多涨到了3块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8月份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4元/公斤,同比上涨了25%。
不仅大家体感上涨,统计数据显示,菜价已经到了近10年同期的最高值。
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8月9日-15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97元/公斤,比上周上升10.9%,同比上升36.2%。同比涨得最狠的,菜花涨了56.9%,莴笋涨了52%,大白菜涨了41.2%,豆角涨了31.7%。
有啥是降的吗?有,胡萝卜,一周环比降了2分钱/公斤,但是同比下降了20%。但是,人又不能只吃胡萝卜。
涨价,也不是8月份才开始,7月份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7月份的CPI同比和环比均上涨0.5%,其中环比,食品上涨影响CPI涨0.21个百分点,而食品中,鲜菜影响最大,同比上涨9.3%,影响0.18个百分点。
为啥涨这么狠呢?蔬菜,也有周期性。一般来讲,菜价在6月中开始上涨,8月份是传统的“夏淡”或者说“伏缺期”,蔬菜供应会减少,9月上旬,菜价达到最高点,之后会下降。
那上半年,蔬菜是啥光景呢?
蔬菜很便宜,但是不少农民扩产了,丰收居然成了“风险”,一些蔬菜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滞销。
不是所有农户都能迎来暖心收购,于是没办法,要么拔掉重种,要么干脆就不要了。结果,到了暑期,异常天气越来越多。
1、7月旱,而8月涝,雨水太多了,全国的暴雨预警越来越多,菜是需要水,但是也怕涝;
2、天气越来越炎热,全国蔬菜产地,都遇到过高温,而温度越高,菜就越不爱长;
除了产量,采收、运输,都成问题,传导到8月份,就只能看到菜价节节攀升了。而在蔬菜的流转环节里面,菜农并没赚到啥钱,菜贩子怨声载道,消费者承受高价,几方都不太开心。
从历史来看,到了9月份,随着强对流天气越来越少,雨水也逐渐减少,菜价也会逐渐平复。也就是说,大涨,只是一时的。
不过,也有不少“阴谋论”出来了,比如:1、房地产市场不好,那么只好涨消费,菜价首当其冲;2、恶意大涨价,对抗通货紧缩。房地产传导蔬菜,这个过于牵强。
其实,这几年,中国的CPI的涨幅,一直稳定在2%左右,简单点说,就是“温和通胀”。经济学上,社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温和通胀,每年保持2%-3%的通胀率,最能刺激经济增长。
以往,很多国家的刺激方法,就是印钱,但钱印得太多,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毛”了,也就是越来越不值钱,从而就陷入到恶性通胀里面。但是,在温和通胀中,钱是会“毛”的,但是速度并没有那么快,而且有不少好处。
1、刺激消费和投资:从居民的角度来说,刺激消费,经济是一个循环,而消费背后的生产、流通等方面,也会跟着活跃起来。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讲,在收入和利润上有预期,那么投资力度就会加大,这背后又是扩大生产和就业等。
2、化解债务:对于个人而言,钱不值钱的同时,你的个人债务,也就不值钱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钱毛了,但是也更容易还了。不少人将贷款周期拉长,除了现实压力外,还有就是赌未来,现在的100万和未来100万的购买力,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3、避免进入通缩:通缩其实就是大家不花钱了,通缩的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比如投资放缓、消费不振、经济失速,进而社会进入到“低欲望”的阶段。比较典型,就是日本“失去的30年”。
日本的经济增长,在“0”附近,消费下降了,收入也下降了,失业率上升,信贷萎靡,投资赚不到啥钱,大家也就不投资了,政府没钱,大家更没钱,商品价格低,资产价格更低。
这种状态,直到这几年才扭转。当然了,温和通胀是有度的,不是无休止的,这一次的蔬菜,还是需要一定措施,来平抑高涨的价格,毕竟价格大涨,关乎大家的钱包。
人们不要通缩,但是也不想要大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