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十周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9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十周年,中国官方日前发布了延迟退休新政,但经济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表示,该举措是弥补养老金缺口和增加劳动力的一个起点,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未来还会有更多痛苦。
进一步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退休年龄改革不足以解决养老金难题,经济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表示,进一步改革刻不容缓。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现象,但由于中国实施了数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一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加剧了中国的人口挑战。
2023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下降至900万。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增加至少40%,达到4亿多,相当于英国和美国人口的总和;联合国预测,如果生育率维持在现有水平,到205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0年下降近40%。
由于政策制定者需要努力解决城乡养老金之间巨大的差异、维持社会稳定以及高企的青年失业率等问题,老年和年轻人都对这些变化表示担忧。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他们(中国)需要立即解决养老金问题,因为目前他们仍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空间来弥补赤字。”
她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从21世纪初的8%左右放缓至目前的5%左右,2035年后可能会低至1%。
由于相关担忧,中国立法者于今年9月在未征求公众意见的情况下快速推行了延迟退休政策,改变了1950年代设定的退休年龄。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表示,此项改革是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尽管如此,中国由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仍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中国约三分之一的省级行政区存在养老金赤字。中国社会科学院估计,如果不进行改革,到2035年,养老金体系将出现资金短缺。
根据当地经济情况不同,城镇居民每月养老金约为3,000元(人民币,下同)至6,000元。而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农村养老金则微薄,据中国官方数据,主要面向农民和农民工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目前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03元。
中国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
9月13日,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决定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
具体方面:
1、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3、职工达到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养老金发放方面,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挂钩,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个人实际缴费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确定。
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十周年
时政分析人士任重道撰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十周年 中共无法阻挡危机爆发》指出,中国老百姓对养老金双轨制体系应当相当熟悉,这一制度长期以来受到了广泛的争议。现在临近2024年9月30日这个时间节点,届时,历经10年的双轨制并轨过渡期结束。目前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发放还未统一,而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大规模的婴儿潮带来了现在的退休潮,养老危机已经爆发。
在2014年10月,中国国务院发布文件,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声称改革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政策为了避免并轨对体制内的工作人员退休待遇带来明显冲击,将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改革之前(2014年10月)退休的“老人”,完全不受影响,待遇照旧;改革之后(2014年10月)参加工作的“新人”,完全按照新办法执行,需要自己为养老金账户缴费。
比较复杂的情况是“中人”,也就是改革前(2014年10月)参加工作,改革后陆续退休的工作人员。对这部分“中人”的退休金,当时制定了一个“保低限高”的政策,也就是按照新老退休方法作对比,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更低,那就按照老办法发放,确保养老金待遇不下降;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更高,超出的部分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发放,比如第一年发放10%,第二年发放20%,到2024年发放100%。以此来看,当时的改革对于“中人”而言,其实并没有让这部分体制内人员的退休待遇下降,反而会让更多人退休待遇提升。
文章指出,养老金双轨制这个问题不仅反映了制度设计上的不平衡,也对经济和财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体制内养老金的高福利待遇对政府财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在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退休人员数量增加,养老金支出迅速上升。这种财政负担一方面可能导致政府减少其他公共支出,影响社会整体福利;另一方面,如果政府选择通过增加税收或发债来填补养老金缺口,则可能进一步削弱中国经济活力,增加政府债务负担。
养老金双轨制导致的不公平不仅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分布,也影响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体制内退休人员的较高养老金待遇有助于提高消费能力,但体制外人员的低养老金水平则抑制了消费增长,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内需增长。
#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