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早在久远的年代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回归的路——茶道。 (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容止广涵无极宇,心海净收有情天。”诗中“容心”二字说出了茶道的精神境界。
茶,巧妙地把山川、天地的精华容入自身;人,奇迹般地把宇宙万物与自然和谐容于一体。
一杯清茶,几缕茗烟,化出了多少人生真谛,也点明了一条通往真正幸福的光明大道。
科技真的带来了“幸福”吗?
“你幸福吗?”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有多少人能由衷的说:“我很幸福。”更多的回答是:“我很郁闷”;“我很烦恼”;“活着真没意思”。不怪乎“忧郁症”成了当今社会一大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罕见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啦?为什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达,“幸福”却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难道人们在这些领域里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就是为了更大地获得幸福吗?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幸福”二字,顾名思义是指人精神上的感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换句话说,这个人人求之的宝贝是一种人们应该向内去找寻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心里,人皆有之,只是有人被世俗尘垢淹埋得使它显露不出来了。而有多少人甚至南辕北辙,向外四处寻找,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不能够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所带来的这一切事物。
当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脑,指尖飞舞中与世界联网;当人们开着汽车、乘着飞机想去哪就去哪;当人们将足迹踏上了遥远的月球……,这一切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但现代文明随之带来的苦果也着实让人们心惊胆颤,一筹莫展:各种社会问题百出,不知名的怪病四起。人们自私的心理和对财富贪婪无度的追求最终无异于自杀,这种生活方式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也是破坏性的。如果人类再不急刹车,地球上的许多生物有可能很快地走到生命的尽头……
回归的路——茶道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人究竟是从哪里来?又要到何处去?这一古老的话题,又重新摆到了我们面前。站在那些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来看,此问题的答案再简单不过了:“人从娘胎里来,到坟墓里去。”难怪有那么多找不到生活目标的人对生活所奉行的态度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去往何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方。”(英.保罗巴恩)。
其实我们的先人也早在久远的年代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回归的路——茶道。
茶道—修身处世之道
茶,神农最初称之为“查”,即查找并清除体内毒素之意。道 ,指道路。茶道也就是以饮茶作为契机,在世俗的各种物质诱惑和是非矛盾中,仍然能够查清自己回归的道路,从而去除迷幻,自如往返于物质现实和纯真的自然本性并不断实现身心境界的自我飞跃。“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茶道超出了艺道的范围,成为了‘人生之路’”。(日本 仓译行洋《艺道的哲学》)
翻开历史,远古的人们敬天畏地,没有国界,没有等级之别,过着“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神仙般自在的生活。到后来,私有制逐渐产生,后来又有了国界之分,发展到现代,人们更加物质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味地贪图生活的便利,贪婪地追求生活的奢华,创造出了所谓消费社会,从而极度威胁到环境……
翻开地球的历史,古代印度人相信轮回,认为人类历经了多次轮回劫难,才走到今天。
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著名的生物发展的“灾变说”理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了七次毁灭,每次毁灭后又从零开始。
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天地一舞台,万物皆俳优。上台复下台,刻刻不停留。”
那么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再次经受洪水、大火、狂风和黑暗的浩劫?难道生命、文明、一切的最终点就只能是走向“坟墓”?
“温故而知新”,纵观历史,发现历次人类世界的衰败都和人类精神上的堕落是分不开的,无论当时的文明发展得如何辉煌。《黄帝内经》中深刻的揭示了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与大自然完全吻合,是一个浓缩的大自然。“外面世界的污染也是内心世界的污染。”古人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如能处于中和的状态,自然会天地有序,万物欣欣向荣。
也就是说,要创造出一个和平、和谐、美好的世界,和地球上每一个人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是分不开的。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起点,也是根本。
千百年来,实践证明,饮茶与人们的品德修养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茶道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国人的养生之道、待人接物之道、休闲之道和修身处世之道,并早在唐代就渐渐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至今仍长盛不衰。
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中,曾经这样赞美茶的品性:“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尽此茶矣。”茶,被誉为“南方嘉木”。“自古名山出好茶”。茶长于高山中,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是神农时代的天赐解药,是走向神圣殿堂中的祭品,后又成了贵族手中的香茗,从宋代至今已成了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以其清新、自然、淡雅、幽静、超脱的独特方式,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人们述说着人世真谛,不断地点化与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去除人体中的各种毒素…… 茶,犹如得道仙人,饥餐清风,渴饮露水,乘着云雾空气,驾着飞腾神龙遨游,普降甘露于天下苍生。
饮茶之风之所以能够盛传不衰,和“茶道”这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光有茶而没有道,茶也只限于对人的表面物质身体起一点作用,就如同一个人光有其形而没有其神,构不成一个完整的人。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自然原理,神与形如同阴阳的关系。“阴阳化育万物。”古代医学认为阴阳、虚实的失调就是疾病的起因,用药物治疗就是调节人体的阴阳、虚实,使之恢复平衡。
因此,一个只注重品茶之五味,而不注重品茶之内涵,感悟茶之神韵的人,算不上是真正懂茶的茶人。品茶的过程实际就是完善并提升人的身心境界的过程。(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缘网站 独家)
天人合一的回归文化
人与茶同理。现代科学吃惊的发现人与所有生物基因库的基因非常近似,跟大猩猩的相似性是98.7%。同小老鼠的近似性达到97.5%,在基因水平上,人和动物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换而言之,人光有物质性的一面还不能代表人,而人性的这一面全在人的精神里。一个身心健康、阴阳平衡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明白幸福真义的人。
从大的方面讲,社会亦如此,现代科学发展最大的不足就是只注重感官享受,却不注重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获得精神满足,致使社会道德大败坏。中国古人在物质生活上很简单,而他们的智慧却那么高深。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回归的文化。如果以画一个圆作为比喻,西方文化是物我对立,天人分离的前趋文化,如同从一个起点向下走的一个半圆,而中国文化是物我同体,天人合一的回归文化,如同一个从下向上划回起点的另一半圆,东西方文化走的路相辅相成,一阴一阳,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茶道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传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在物质层面,茶将壶、茶、水、杯等容于一体;在精神层面,茶道更是包容了佛、道、神、人等多位于一体:佛家的尽性、道家的了命和儒家的顺人。可以集合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是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整合系统,是一种大容文化。
人,则是宇宙众生的载体。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一个人的身上传载了他祖辈上的所有信息。“无论什么人,都是带着至人类诞生以来,我们祖先的记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一个人的身上就记载了宇宙全部的信息,甚至其中的一个细胞的身上,也都刻画着整个宇宙,”(《水知道答案》日本 江本胜)。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的意识每分钟都在影响着整个世界,我们应当明了,人活着的目的就是在社会这所大学中,不断学习和磨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最终达到至纯至高之境。也就是孔子说的“志于道”。 回归自然本性并不断实现身心境界的自我飞跃,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茶道,正是被现代人类遗失了的,但确是万古久远以来人类真正的精神!
打通身心 得到真正的幸福
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获得真正的幸福。(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人存在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这个肉体服务,最终使自己迷失在七情六欲之中,成为欲望的奴隶。有人说:“现代西方科学走的是感官认知的路”。诚然,我们不应去全盘否定任何事物,因为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而是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利弊两面。比如大家都说钱好,可这世上也有百万富翁、功成名就的人跳楼的,因为他们太过于追求物欲的满足,越远离自然本性,内心越痛苦。反之,宗教走的是本性认知的路,只讲究精神的回归,不注重、甚至有的是抛弃了现实物质的一切,包括肉体,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所以自古以来,这二者一直势不两立。如前所述,肉体(物质)与精神其实是一性的,如阴阳的关系,抛弃任何一方都是不完善、不理智的。人的肉体与精神系统既对立又统一,相互结合,转化。能够时常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是拥有身心健康的前提。
万事万物皆可以阴阳来划分,如道家将身体左侧视为阳,右侧视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白天为阳,夜间为阴;正面为阳,负面为阴;顺境为阳,逆境为阴;高兴为阳,痛苦为阴……,世人只追求快乐,不愿承受痛苦,此念已是阴阳不调之兆;同样,修行之人若一心只想脱离苦海,追求所谓天国永久的幸福,而人为地一味找苦吃,哪怕不惜抛弃肉身,也不可能真正达到目的,归根揭底与世俗常人只求幸福并无差别,此亦属阴阳不调。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这是宇宙运行的规律。
科学与宗教、唯物与唯心、肉体与精神,这对阴阳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为表,统一为里)。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走入了宗教,现代科学界发现的许多东西与佛道两家中讲的某些道理也是吻合的。按道家的说法,人体是宇宙的缩影。佛家也有一沙一世界之说。现代全息学也认为,只要查你的一滴血,就可知人体的病变在某个部位。中国中医基本理论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形神若一”。科学用现代仪器发现中国古人对人体脉络、星体运行规律掌握得相当清楚,而在仪器发明之前这些都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迷信与愚昧。近来日本江本胜医学博士通过对水结晶的研究发现人对着一杯水说赞美的话,水结晶变得精美可爱;诅咒它,即变得丑陋无光,甚至无法结晶;对它念密宗咒语,即显示出大日如来形象。此发现震惊了世界,证明我们的每一念对周围万事万物都可能起作用,善念有利于改善他人他物,也改善自己,反之,则害人害已。这不和佛法中提倡的“佛光普照,礼仪圆明”极为相似吗?!
现代人只注重物质享乐,不重精神的回归,致使社会问题百出。物极必反,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弊端,渐渐注意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重视传统文化的回归。(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缘网站 独家)
人品与茶道
万事万物走至极处就能相会,这是必然,科学与宗教、唯心与唯物、肉体与精神、阴与阳,一切的一切都能在人的身心之中得到和谐与统一,凡夫身不通即有疾;心不通,即有烦恼,修身养性的过程就是打通身心,得到真正幸福的过程,也是利已利人、利益众生的过程。
谈到修身养性,又回到了此篇的主题。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久远年代以前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真理的大道:茶道。
茶,这一“天含之、地载之、人育之”的三才化育之美甘露,巧妙地将净化人体,陶冶情操、参禅悟道完美地容于一杯香茗之中,并走入了千家万户,遍及世界各地。历代以品茶来修身养性、顿悟佛法之人不在少数。古代诗人皎然是这样饮剡溪茶的感受:“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唐代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叙述一连喝了七碗茶,细细品出每一碗饮后的不同感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善哉!人间还有什么比茶更能让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且又如此简单易行呢?当然,话虽容易,最简单的也许也最难,要真正达到这一点,除了正确并长期坚持饮茶,更应将修身养性灌彻在日常的每件大小事中,不断地修正我们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使人品与茶道相得益彰、日渐合一。我们的身心将一天比一天纯净,智慧一天比一天增加,最终在淡泊与宁静的快乐中洞彻宇宙之真理,达到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如此,则可谓:
人茶一
了真机
身心一
无明去
天地一
阴阳合
宇宙一
万众欣
茶缘茶(图片来源:茶缘茶)
欢迎关注“茶缘茶”。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缘网站 独家(图片来源:茶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