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是赚钱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一种方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5年4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高芸编译)在一篇发表于CNBC的专栏文章中,教育专家兼企业家珍妮・吴(Jenny Woo)分享了她如何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通过副业实现多元被动收入的经验。她透露,自己目前拥有五种收入来源,仅通过亚马逊销售卡牌游戏一项,每年就可获得超过一百万美元的收益。
吴表示,自己从不喜欢传统的“朝九晚五”企业工作节奏,更倾向于自主安排工作与生活的灵活方式。因此,在过去二十年间,无论是身为学生、全职雇员、学术研究者或全职母亲,她都不断尝试发展副业。
如今,她的收入来源包括在亚马逊销售卡牌游戏、制作在线课程、为企业讲授情绪智力、在大学授课以及参与影响力投资等。她强调,无论是销售产品还是提供服务,“最重要的一步是制定明确的盈利规划”,否则即便再有热情,也可能面临失败。
三大建议:从“算清利润”开始
吴指出,很多人开始副业时只关注兴趣,却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如何盈利、何时盈利。她建议初创者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掌握关键财务数据
她建议清楚了解自己可以投入并承受损失的资金上限,计算初期的净利润率,并思考提高利润的方法。吴指出,净利润是副业的生命线。在她开发第一款卡牌游戏时,便通过众筹平台Kickstarter筹集了1500美元资金,既覆盖了初期制造成本,也成功将产品推向早期用户。
吴原本预计需销售60套卡牌才能回本,最终却售出超过400套。这使她能以更低的单位成本生产,提高了整体利润率。
第二,避开削弱利润的三大陷阱
吴总结了三个常见问题:
⇒定价过低
她在Etsy销售手工商品时,曾因希望积累信誉而压低价格、提升服务,但长期下来利润微薄,最终不得不关闭店铺。她警示:“一旦形成低价印象,涨价将异常困难。”
⇒忽视时间成本
这一经验让她认识到“热情项目”与“盈利业务”的根本区别。因此,她转向亚马逊平台,利用其“亚马逊物流”(FBA)服务实现业务自动化与规模化。
⇒忽略机会成本。
在提供企业培训与演讲服务初期,她曾压低费用以争取大公司客户,如埃森哲(Accenture)和谷歌(Google)。然而当对方次年回访时,她不得不大幅提高报价,因为原价已无法弥补她的时间成本。吴指出:“从一开始就正确估值自己的时间和专业价值非常关键。”
第三,从终点出发,优先照顾自己
吴提到,随着经验增长,她对“盈利”的定义也更为全面,不再局限于金钱收入,而是包括副业是否提升了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
她建议所有副业创业者反思四个问题:
►自己愿意投入多少资金?
►准备花多少时间?
►是否打算将副业转为主业?
►如果现实与预期不符,何时该调整策略?
吴表示,正是对价值观的清晰认知,以及敢于说“不”的能力,支撑了她持续前行。她强调:“没有这些心理准备,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果。”
珍妮・吴是哈佛大学受训的教育专家、情绪智力研究者,同时是Mind Brain Emotion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她致力于开发教育卡牌游戏与心理健康工具,帮助儿童与成人在AI时代提升“人类核心技能”。其代表作品包括《52种关键应对技巧》、《52种关键人际技巧》和《52种深度对话主题》等卡牌游戏,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