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赖清德(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5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大罢免白热化,总统赖清德日前接受周刊专访时指出,罢免有分善罢及恶罢,善罢是公民团体依宪法赋予权利之自主行为,不必然是支持特定政党;“恶罢”则是由政党推动、无民意基础,会抄名册;若国民党立委有顺应民意改变,自然能解决罢免问题,可惜错失机会。党政人士透露,赖总统之所以有如此诠释,是因为对公民行为十分佩服。
赖清德诠释大罢免 分析:他十分敬佩罢团的用心及勇气
大罢免如火如荼,多个罢免国民党立委罢团陆续送出第二阶段连署书。对此,赖清德在接受《财讯》专访时,也提出了他的看法。
赖清德指出,他在院际协调时有向立法院长韩国瑜提及“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罢免是公民团体发动,并没有人有办法主导或是阻止,要解决罢免问题,一定要先去掉“因”,“因”是指立委的表现造成了公民团体的担忧,民团这才会不辞辛劳推动罢免。
赖清德表示,若要解决罢免问题,韩国瑜及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应该要求党籍立委顺应民意,若蓝委有改变,自然而然可以解决罢免问题。他也借由接见“美国总统川普就职典礼庆贺团”及院际协调权的场合跟韩国瑜见面,都是在释出善意。韩国瑜当时也愿意以追加减预算方式解决中央政府总预算的问题,并跟行政院长卓荣泰见过面,但在最后朝野协商时,在野党仍反对,“很可惜,这个机会错失掉了”。
赖清德认为,罢免有“善罢”与“恶罢”之分,“善罢”就是指公民秉持《宪法》赋予的权利发动之自主行为,公民团体只想要罢掉不适任的立委,不必然是支持哪个政党,民团很辛苦的一个、一个连署,并无作假问题;至于“恶罢”,是政党假借《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从背后推动罢免,由于无民意基础,自然就会抄党员名册。
根据自由时报报导,谈及赖总统对大罢免的看法,党政人士透露,赖总统之所以有这一段诠释,原因有二。第一,是在野党屡屡点名,要求赖总统停止大罢免;第二,近期各地公民团体为了大罢免而进行拍片、摆摊等全心投入行动,甚至是冒着风险在搜集连署书,用心及勇气都让赖总统十分敬佩。
党政人士表示,韩国瑜在院际调解时曾要求赖总统“呼吁停止大罢免”,当时赖总统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回应,其实也是在提醒,在野党立委的表现让公民团体对国家的未来及后代子孙感到担忧,可惜最终总预算并没有出现人民认为合理的结果,也错失了回应民意的机会。
该人士指出,国民党若要倒果为因、反控遭到恶罢,更显得毫无道理。
谁决定大罢免结果?游盈隆:社会主流民意
针对谁将决定大罢免三阶的结果?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11日深夜在脸书上发文指出,答社会主流民意案是:社会主流民意
谈及全台掀起的大罢免行动,游盈隆赞叹,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现象,一次极强大的集体行动,他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形容词来形容,这是一个华丽的政治景观,也是世界奇观,Sensational, gorgeous, magnificent, unbelievable,肯定是空前绝后。比他早先预估的规模更大一些。
游盈隆表示,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一次来自于广大绿营支持者对蓝委所发动的“准饱和攻击”(Saturation Attack),这个军事术语的意思是“以数量压倒对方的防御能力,使其无法有效应对所有来袭威胁”。他借用来描述“近两个月民进党支持者对34+1泛蓝立委全面性的罢免行动”。39席区域立委中已有28席被迫进入三阶罢免生死战,比例了高达七成二。
至于为何说是来自广大的民进党支持者?游盈隆表示,因为根据全国性民调显示,赞成发动这次罢免行动者中有八成是绿营支持者,而这些人很常自称或被称为“自主性的公民团体”。当然,绿营自3月中自愿或者非自愿地全力投入协助大罢免,是这场“准饱合攻击”(Quasi-saturation attack)成功之充份必要条件。
游盈隆强调,因此,这场大罢免运动本质上就是两大政党的对决,带着浓浓的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针对目前有28区完成送件,游盈隆表示,就算其中有几区最后不通过或是需要补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政治工程。并指出,这究竟需要多大的集体不平、挫折、气愤与焦虑,才能够激发出这么强大的、全面性之动能,类似石门水库泄洪或尼加拉大瀑布宣泄而出的水量,非常值得研究。
游盈隆认为,接下来就看蓝委要怎么应战了,这肯定是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应对。这绝对是一场硬战,无论是对老手或众多新手而言。无论如何,逾20个立委选区同时开战,这是史无前例的;不仅考验被罢免的立委,也是严重考验国民党,若说这是国民党危急存亡之战,也不是太夸张。
游盈隆也指出,当然,台湾主流民意始终是不赞成大罢免,这也将是决定大罢免成败的最重要变数。蓝绿白大罢免的最后回合争锋,将视为主流民意的最后动向而定。谁能够获得主流民意青睐,谁就能够转危为安;在全国及选区民意面前,谦卑才是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