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韩国被弹劾的前总统尹锡烈(中)抵达首尔,出席特别检察院就其申请的逮捕令进行复审听证会。(图片来源:KIM HONG-JI/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王君综合报导)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于去年12月紧急发布戒严,并派遣军警封锁国会,且试图逮捕朝野主要政治人物,甚至疑似下令派无人机进入朝鲜。对此,特检组用涉嫌主导内乱和外患等罪声请羁押。可是尹锡悦进入看守所之后却始终不愿意配合接受检方侦讯,还质疑羁押程序的合法性,使得特检组决定提早起诉尹锡悦。
韩前总统尹锡悦遭“羁押起诉”
根据《韩联社》报导指出,19日,针对去年发布紧急戒严等事态展开侦办的特检组宣布,已经在今日下午2时40分对尹锡悦提早提出了羁押起诉,该起诉书中的罪嫌包括妨害国务委员宪法职权、滥用职权,以及删除机密纪录等,但并没有包含外患罪。
特检组表示,尹锡悦任内未经过正当程序就推动了戒严准备工作,其意图绕过了宪法赋予的权力制衡机制,而构成重大违法行为。
特检组指出,尹锡悦任内只有通知部分国务委员来召开国务会议,似乎刻意排除其他没有受通知的国务委员,而构成对宪法所赋审议和表决权的侵害。同时尹锡悦也涉嫌于事后拟定戒严发布文、发表虚假的对外说明、对公文记录指示删除、阻止逮捕令的执行等多项违法行为,已经严重破坏国家宪政秩序。
目前,与外患罪相关的调查仍还在持续进行中,后续是否会追加起诉,尚有待观察。
特检组于简报会议上称,尹前总统的作为已实质削弱宪法设立的对于戒严权的事前控制机制。
特检组指出,尽管仍还在调查的外患罪部分,尚未纳入这次起诉书之中,不过基于拘留的期间难以进行有效面对面的调查,且特检组评估延长羁押所得到的效果相当有限,因此才决定提早起诉。
此外,尹锡悦方面曾经提出羁押合法性审查申请,可是最终被法院驳回。此后,特检组判定已经取得充足的证据,所以依既有调查进度完成起诉程序。特检组还强调,尹锡悦于调查过程之中拒绝配合的态度,将会在未来的审判中反映于量刑建议中。
律师团反批“指控罗织、证据不足”
面对声押声请,尹锡悦的律师团发表声明反驳,强调检方并未就相关罪名提出可信证据,认为声请羁押“缺乏合理性”,表示将于法庭上充分答辩。
尹锡悦过去遭羁押期间,曾有数千名支持者在首尔街头集会,抗议政府“政治迫害”,呼吁释放前总统。
很多韩国民众和一些保守派团体认为调查具有浓厚政治色彩,质疑现任执政团队借司法手段打压异己;但亦有舆论认为,面对涉及戒严与国家安全的重大争议,应让司法机构依程序厘清真相。
中共渗透疑云与反中情绪升温
自尹锡悦被弹劾后,韩国社会近期掀起新一波反中浪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7月9日罕见发布公开警告,称在首尔明洞等地举行的反中集会可能出现过激行为,已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防范。大使馆还指出,近期部分政治势力捏造“中国干涉韩国大选”论点,批评中方并煽动不信任,中国“坚决反对”。
韩国民调公司“韩国研究”2022年数据显示,韩国民众对中国的不信任已超越日本,且趋势日益严重。联合国于今年5月也曾警告,韩国境内针对中国人的仇恨言论及反中情绪大幅攀升,已达令人忧虑程度。
一系列反中示威与外交摩擦,加上尹锡悦案引发的政治动荡,让韩国社会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分析人士认为,中共对韩国的政治、经济、舆论等多层面渗透与影响,已成韩国内部日益严重的争议焦点。
尹锡悦再次被捕,与社会反中浪潮及中共渗透疑虑交织,令韩国政坛与民间陷入多重不安。未来韩国如何平衡国内司法正义、政治安定及对外关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亦密切观察韩国在内外压力下,是否能坚守法治与民主原则,走出政局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