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军(右)在纽约宣言发布仪式现场发言。(全民抵抗运动X账号)
【看中国2025年8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孟浩采访报道)四川省江油市近日的抗议活动因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却在24小时内被当局暴力镇压,引发全球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8月8日上午10点,纽约中央公园迎来《全民反抗运动宣言》的全球首场发布仪式。同一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DC、旧金山、洛杉矶、英国伦敦、德国柏林、加拿大多伦多也同步举行宣言发布仪式。《看中国》采访了全球活动发起人、中国行动发言人邱家军与多伦多协办方公民会理事林秦,谈谈这次全球活动的意义与抗争战略。
全球同步行动在加州雕塑公园的现场(全民抵抗行动X账号)
邱家军,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该校副教授。2016年赴美国杜克大学访学后,他于2017年创立自媒体,传播自由民主、反专制思想。他坦言,自媒体难以对抗中共的专制机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专制组织,个体抗争很难成功,必须构建有组织的反对派联盟,”邱家军告诉《看中国》。这促使他创立“中国行动”,联合志同道合者,倡导合力抗争推翻中共专制政权,建立自由民主社会。
宣言列数了在中共专制制度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 青年学子被迫洗脑,没有自由求知、独立思考的权利;寒窗苦读、耗尽家财,前途却只能托付给茫然的命运,没有公平的就业、发展机会;
− 军人本应以保卫国家为职责和荣誉,却被一个政党当作内部权力斗争的工具、镇压人民的机器;高级将领的前途乃至人身安全,只取决于独裁者的个人需要;
− 工人被虚假地冠以“领导阶级”的标签,却失去了组织工会和罢工的基本权利,遭受欠薪、压榨时没有必要的维权手段,劳动条件、待遇远低于国际标准;
− 农民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终身为“户籍”束缚;进城打工备遭歧视,失业无救济、生病没医保;
− 官员深陷制度造成的腐败链条,并不比普通公民更安全,任何人都可能随时被秘密拘押;
− 民营企业主日复一日被敲诈、劫掠,为了生存、发展与个人安全,必须诚惶诚恐处理与政府官员的关系;
− 顽固坚持所谓“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限制、挤压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
− 剥夺城市居民土地所有权,实行“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让无数工薪族终身购房无望;
− 迫使人民供养空前庞大的官僚机构,财政支出不受任何监督、约束,教育、医疗、社保、失业福利的支出比例远低于民主国家;
− 推行等级特权制度,高级干部享受特供食品、特殊医疗,耗费巨额公共财政支出;
− 实施逆向“改革”,破坏投资环境,导致内资大量出逃、外资纷纷撤离;
− 捏造或隐匿重要统计数据,制造经济总是增长的假象,掩盖严重的衰退、失业、 民生问题;
− 习惯性隐瞒重大疫情,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并导致全球公共卫生灾难...”宣言写道。
宣言号召三年之内发起全民反抗运动。邱家军提出三步抗争战略:通过自媒体和推特传播理念,国内“习近平走人”举牌行动或受其启发;组建团队探讨策略;联合民运团体、NGO及民主国家,开展联动抗争。他对国内联系充满信心,强调需结合江油、蒲城事件,增强效果。
近期的四川江油事件凸显在目前中共高压制度下底层百姓怒火一触即发的危机。邱家军认为,江油民众起来抗争本身是好事,但也反映出中国人抗争的局限性:高压环境下不公引发的抗争频发,但缺乏组织性,易被强力镇压,无法撼动中共独裁体制。他引用研究指出,当超过3.5%人口参与街头抗争,有效性将大增。中国行动希望整合零散抗争,形成群体性运动。
《全民反抗运动宣言》的发布是这一愿景的起点。邱家军解释,“这不仅是一份宣言,更是一场动员,要让人民摆脱专制,开创民主新纪元,”他说道。宣言谴责中共的高压统治、数字监控、对西藏、新疆、香港的人权迫害及对台湾的威胁,提出罢工、罢课、罢市、拒绝服从、数字反抗等方式,呼吁海外华人动员国际资源支持国内抗争。
海外青年反共组织多伦多公民会作为协办方,也于周五晚在 Maria A. Shchuka 图书馆举行《全民反抗运动宣言》宣读仪式,同步参与此次全球行动。来自多伦多各界的海外民主人士、社团代表及公众到场参与。公民会安省分会主席 Vincent Chang和民阵加拿大副主席蒋佳冀朗读了宣言。Vincent告诉《看中国》,这份宣言或许并不完美,但它凝聚了海外华人反对暴政、追求公义的真诚愿望与努力。“我一直相信,做对的事、做好的事,哪怕很小,也值得去做。”Vincent说。
2025年8月8日晚,公民会安省分会在多伦多一图书馆举行“全民反抗运动宣言”宣读仪式,图为部分参与者合影。(公民会提供)
大陆留学生、公民会理事之一林秦接受《看中国》采访时表示,“宣言用平和的语言列举了中共对社会的伤害,如民营企业家无保障,内容全面。”她表示,这有助于团结更多人。谈及江油事件,林秦认为其展现了抗争手段的多样化趋势,民众聚集规模在扩大,尽管被镇压,仍是希望的火种,相信事件能激发更多人觉醒。
公民会于2019年萌芽,2022年在多伦多正式注册为非营利组织,多为大陆留学生。林秦观察,几乎每个月有新成员加入,活动期间尤为活跃,显示年轻一代的觉醒趋势。
林秦的个人经历折射了年轻一代的转变。2022年10月出国前,她还是一名“小粉红”,受国内教育灌输影响。出国后,她想起初中历史老师的一句“建国前学生运动定性为好,建国后学生运动一律定性为坏”触发她通过油管、维基百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教育将历史严重扭曲。“一个系统性灌输错误理念的教育是不对的,就该站出来反抗,”她说。她承认国内抗争成本高,但认为专制的不公与非法性不容忽视。她通过戴口罩、墨镜等方式保护自己参与活动,逐步克服恐惧。她举例,初次在大学里贴六四海报时极为害怕,后来就变得越来越勇敢。
在数字抗争方面,林秦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技术优势。她亲手搭建公民会官网,并进行搜索引擎优化(SEO)。她认为,网络时代为抗争提供了空间,如台湾网友搭建的六四留言网站,让年轻人感受到集体记忆的力量;推特账号也可以成为新闻发布与讨论平台。她强调,对于年轻一代,建网页、博客留存信息不是难事,不仅意义重大,也能凝聚抗争声音。
尽管面临中共高效维稳与跨国镇压,如中共在多国设有海外警察站,林秦表示不会因此退缩。她坦言,初涉抗争时恐惧无处不在,但通过理性思考与风险管理,完全可以克服恐惧。她引用公民会创会会长杨若晖的一句话:“反共应是人之常情。”她表示,乐见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公民会,自己也会坚持走在反共的路上,无论代价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