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是创立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传奇人物,他深邃的人生哲学也为后人答疑解惑。以下11句经典语录,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1.从零开始的勇气
“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爱情没了,可以再遇,朋友没了,可以再交。每个人生来都是一无所有,何惧从头再来?”
人生中的财富、地位、感情,其实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间而起伏更替。当我们碰到挫折时,常常会被眼前的困难压住心情,甚至忘了自己还有一项最珍贵的力量。稻盛和夫提醒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创造与重建。每一次“重新开始”,其实都是一次成长,也是再度发现自身潜能的契机。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就能在面对失败时,多一份韧性,多一份安心。
真正的财富不是外在的拥有,而是内在的重新开始的勇气和能力。
2.自我修养决定人际关系:内在品格的外在映射
“欺负你的人,是因为你的软弱而来,欣赏你的人,因为你的自信而来,不在乎你的人,是因你的卑微而来,爱你的人,因你的自爱而来。”
人际关系有一条根本规律,就是外在关系是内在状态的反映。稻盛和夫通过对四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一个重要道理: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决定了别人如何对待我们。
软弱会招致欺凌,自信会获得欣赏,卑微会被人忽视,自爱会得到真爱。
与其一味感叹外在环境的不公平,不如先从自己开始调整。当我们慢慢培养出自信、自尊,也懂得好好疼爱自己,自然就会吸引到同样真诚、正向的人与关系。
把重心放在自我成长,比埋怨处境更有力量。
3.迎难而上
“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然后慢慢的精湛,你就比别人优秀了,因为大部分人他不舍得花时间去鉆研,这种人被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已经占了大便宜。”
成功常常藏在别人退缩的地方。多数人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回避,而正因为如此,那些没被人愿意面对的挑战,其实就成了一片难得的空间。若我们愿意鼓起勇气去迎接、用心投入时间和精力,不但能够累积实力,也能在竞争较少的领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口。
4.懂得进退
在适当的时候优雅地退一步,人际往来中,保持一点恰到好处的距离。(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当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请学会收回热情,并礼貌退场。”
具备敏锐的社交洞察力的人,能够准确判断自己在别人生活中的位置和价值。过度的热情和不适时的坚持,往往会让人感到困扰,甚至产生反感。
所谓“懂得礼貌退场”,是一种成熟的魅力。它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尊严,也让对方感到自在。在适当的时候优雅地退一步,即,人际往来中,保持一点恰到好处的距离,不强求、不纠缠,用从容的心去面对关系的变化,就能留下一份温和而美好的气度。
5.人生格局:看轻与看清的智慧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格局决定高度。“看清”和“看轻”是不同的境界。看清事物是理性和智慧的表现,但真正的人生高度在于能够看轻那些不值得过分执着的事情。
生活中有太多的纠结、计较、怨恨会消耗我们的精神能量,阻碍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人生风景。“看轻”,就是领会一种超脱的智慧,是对什么值得投入精力、什么可以放下的清醒认知。
6.情绪管理:内在掌控力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早晚会毁掉一切。”
情绪管理在人生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没有这个基础,任何外在的成功都是不稳定的。历史上有无数因为情绪失控而毁掉事业、家庭和人生的例子。情绪失控会导致冲动决策、破坏人际关系、损害个人形象,最终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相反,具备情绪管理能力的人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在冲突中保持理智,在挫折中保持韧性。
7.专业深耕
“任何行业都是3年入行,5年懂行,10年才有机会称王。其实每个行业都是很艰难的,宁愿10年做一件事,也不要一年做10件事。”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期望快速成功,但实实在在的专业能力需要时间的沉淀。稻盛和夫用具体的时间节点描绘了专业成长的路径:3年是基本掌握,5年是深入理解,10年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这个过程不能跳跃,不能急于求成。“宁愿10年做一件事,也不要一年做10件事”更是点出了专注的价值。
8.人性洞察
“大起大落之后,你会发现你帮过的人,他不一定会帮你。但是帮过你的人,他还会再帮你。”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稻盛和夫本人的人生阅历的深刻总结。当我们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会发现人际关系的真相:接受帮助的人往往会因为愧疚等心理因素而疏远施恩者,而主动施恩的人则更倾向于继续帮助。不得不说,这是对人性的冷静观察。
施恩不要期望回报,因为期望往往会带来失望;同时要珍惜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的善意是持续的。我们没必要因为得不到回报而愤怒,但也要识别和珍惜真正的贵人。
9.成长的本质:在孤独中坚强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落难者的样子,总是急着去告诉别人你的不幸。你的经历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一个笑话,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
稻盛和夫通过这句话点出了成长的本质——孤独性和个体性,别无他二。
人在遇到困难时,本能地寻求他人的同情和支持。但是我们要懂得适度。过度地向他人倾诉不幸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别人可能会因为听多了而产生疲劳。更重要的是,依赖他人的同情会削弱我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志。
成长需要我们在孤独中面对问题,在无人理解时依然坚持,在没有掌声时依然努力。这种孤立无援的过程是极其痛苦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够锻练我们的内在力量。
10.每日精进的智慧
“持续和重复是两回事,不是漫不经心的去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而是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
在工作上,持续和重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稻盛和夫指出,什么样的持续是有价值的呢?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带有改进意识的持续。许多人误以为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就是坚持,但如果没有改进和提升,这种重复只是在原地踏步,天长日久,还可能因为惰性而退步。
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有所进步,哪怕是微小的改进。这种持续改进的理念来源于日本的“改善”文化,它强调通过日常的小改进累积成巨大的进步。这种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成长的动力,在重复的工作中发现创新的可能。
11.事业哲学 以人为本
“钱的背后是事,把事做到极致,钱自然会来。事的背后是人,把人做好了,事情自然会成。”
成功有无内在逻辑链条?如果有,就是:人→事→钱。稻盛和夫指出,许多人本末倒置,过分关注结果(钱)而忽视了过程(事)和根本(人)。真正的成功路径是从修养人的品格开始,当我们具备了良好的品格、能力和心态时,自然能够把事情做好;当我们把事情做到极致时,财富和成功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就这么简单。
其实,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他提醒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提升和把事情做好上,而不是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利益。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商业经营,也适用于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