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3日,中国民主党加拿大委员会部分党员在多伦多中领馆前举行纪念白纸运动三周年活动。(刘岩提供)
中国民主党加拿大委员会举行“茉莉花快闪抗议行动”,纪念白纸运动三周年,呼吁关注中国人权与公民自由。
今日在中共驻多伦多总领事馆门前举行“茉莉花快闪抗议行动”,以公开集会的方式纪念白纸运动三周年,并向外界呼吁持续关注中国国内的人权危机。
活动现场竖立了“白纸革命第一人”李康梦的画像。参与者手举白纸,并集体朗诵三年前在中国高校广为流传的南京传媒学院学生诗作。这首诗曾在白纸运动前激励无数青年勇于表达、敢于向不公发声,被视为白纸运动的重要象征之一。
集会期间,参与者同步呼喊了象征白纸运动精神的口号:“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Step down CCP”“Step down Xi Jinping”,表达对自由、民主与人权的诉求。
白纸运动是“六四事件”之后规模最为广泛的群众性抗争,给予民众面对暴政时继续发声的希望,也为海外民运的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与参与者。三年前的白纸运动虽然短暂,却凝聚了巨大的社会能量,成为中国民众表达不满的突破口。
陈捷、邱兰(执委)以及侯世军、林翔等人分别发表讲话,纪念白纸运动,回顾白纸运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作为本次行动的组织者,中国民主党加拿大委员会理事刘岩如下发言: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白纸运动已经发生三周年了。三年前,人们并不是因为平静而走上街头,而是因为愤怒、悲伤和不再能够忍受的现实。
那是极端封控的年代。铁栏封住了楼门,钢板封住了街道,数以亿计的人被困在家中,失去就医、失去工作、失去食物、失去自由,失去作为人的基本尊严。一个个荒诞的命令与悲剧,把普通人逼到不能再沉默。
他们举起的白纸并不是象征沉默,而是象征一种被压抑到极限后的拒绝。没有口号、没有标语,但每张白纸都在指向同一个问题:这种无声的痛苦究竟还要持续多久?当言论被封锁,只剩下空白能够表达。
三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记得那一夜的街头。记得那些不愿再麻木的人站成一排,记得那份突破恐惧的勇气。白纸运动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持续多久,而在于它让人们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当生活被逼到绝境,普通人也能站出来,告诉世界“不可以”。
然而,悲剧的根源不仅在于疫情本身,更在于中共极端的封控政策和对民众生命权利的漠视。中共一纸命令、一张封条就可以践踏基本的人权。那些荒诞和无情,让人们明白:制度的不公,比病毒更可怕。当权力失去制衡,公民的声音被压制时,社会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白纸已经不再只是纸张,它承载着抗争、承载着对正义的渴望,承载着对中共专制谴责。纪念那段痛苦的经历,是为了铭记我们的绝望与勇气,也是为了争取自由的未来。
愿历史记住这一切,愿勇气与你我同在。
本次活动参加者包括:刘岩、项琴芳、张鉴、宋锋学、侯世军、陈捷、姜峻巍、李炳严、马小杰、张子建、邱兰、林翔、何佰玲、李磊、张纬经、阿木尔图布新、王迁乔(卡尔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