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位科學家聯名信震驚中國 海歸學者隱瞞劣跡

發表:2003-02-14 03: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國際權威科學刊物《自然》今年1月2日刊出的一條新聞令中國科技界官員震驚。26位中國青年科學家的一封聯名公開信在此公布,信中「揭露」某留美歸國學者隱瞞其在海外曾因「學術不當」罪名被開除的經歷。昨天出版的《南方週末》指出,被影射的學者就是國內一所重點大學的一位特聘教授姚某。


年僅40歲的中科院遺傳所副所長薛勇彪是26位簽名人之一,也是其中職位最高(副局級)的管理人員,同時也是一名「海歸」學者。在《公開信》公布後,他曾被科技部領導請去瞭解情況。記者昨天通過電話採訪,聽取了這位青年學者的看法。

身為一名司局級領導,以聯名信的形式發表觀點,是否會招致批評?薛勇彪說他並未感受到領導對他有何不滿,一切都很正常。他說,作為留學生的一員,他本人認為弄虛作假的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只是個別人。他不對姚教授作為一名科學家的能力表示懷疑,但認為姚教授不該在上報的個人材料中「忽略」在海外曾有「不愉快」經歷。他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關注這樣一種現象,以防少數不良學者影響整個留學生群體的聲譽,也防止國家有限的科研經費被不恰當地佔用。這件事吸引領導層關注的並非僅是姚博士的是是非非,而是如何使國內科技資金分配及人才選拔更加公平合理。

姚是被陷害,還是另有隱情?在公開信發布之後,有關部門就此事展開了調查。一種觀點是,姚是在美國又一起種族歧視官司的犧牲品。有人甚至將姚在美國的「不愉快」的經歷與昔日在美被捕、最終又洗刷了罪名的李文和案相提並論。

對於《公開信》風波,科技界也有有關人士表態,認為原因是「有限的科技資金分配不均」。營造一個更科學公正的科研環境,《公開信》風波或許會促使及早將此提上科技界的議事日程。

晨報首席記者薛暉

姚博士的離奇官司

受到非議的姚博士曾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理系任助教。1998年12月,該校董事會正式解雇姚。關於姚的這段難忘的經歷,昨天出版的《南方週末》做出詳盡報導。

姚於1995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士學位後,於1998年2月到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理系擔任助教。同系另有一位助教埃德文.查普曼。這個離奇的官司就發生在兩位助教之間。

查普曼的實驗是用細菌重組蛋白質,但他的實驗卻總出現意外。於是他懷疑有人在搗鬼。在警方的協助下,查普曼在實驗室秘裝了兩架攝像機。錄像顯示,姚博士曾出入查普曼的實驗室,並用查普曼學生的設備進行了操作,這可能就是實驗結果出現問題的原因。

這之後,警方逮捕了中國學者姚博士。但姚為自己的行為進行了辯護:由於心情不好,錯拿了別人的儀器。但校方董事會卻據此認為姚有不良動機,並解雇了姚。此後姚上訴到法庭,去年法庭駁回姚的上訴。

就在姚被解雇後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國,並在某高校找到新的崗位,並獲得多項科研資助。姚成為歸國學者中少有的幸運兒。

但按照工作合同,姚需在國內工作每年9個月,對他不利的指責卻是,他從來沒有超過每年3個月。


北京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