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正毅一同冒起的顧雛軍又如何?

發表:2003-09-11 21: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亞洲時報在線報導,格林柯爾(HK8056)的顧雛軍與上海地產(HK0067)的周正毅都是在2001年突然迅速冒起的企業家,同樣因為多個大型收購行動而廣被認識。周正毅在9月4日被上海公安機關拘捕,被控以「虛報註冊資本罪」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不知道神秘程度相若的顧雛軍,往後又能否克服現時種種不利的衝擊?而兩位同期冒起的企業家的命運又將會如何發展呢?

 
亞洲時報在線曾聯絡多間證券公司的股票分析員,可是大都表示對顧雛軍旗下的格林柯爾(HK8056)或廣東科龍(HK0921)不欲作評論。信誠證券聯席董事連敬涵回應時表示,此兩民企股相對於大市都是屬於落後股份,而前陣子的紅籌升浪中亦未見有持續升幅。加上業內人士都認為格林柯爾與科龍的交易情況比較混亂,故此在股票市場上已乏人問津。

東泰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鄧聲興早前亦曾對本報表示,格林柯爾最近公布的中期業績,等同判了格林柯爾「死刑」。

鄧聲興表示:「他們(指格林柯爾)今期的中期業績,盈利倒退九成三,不少業內以至業外的投資者都對他們非常失望,信心基本動搖了,這隻股份可以算完了;另外,投資者們可以留意一下,格林柯爾近期的所謂「大動作」,其實有不少是顧某的私人投資,卻被炒作成公司投資似的,投資者們對此應該小心。」

的確,格林柯爾雖有盈利,但卻少得可憐。截至今年6月底止,格林柯爾半年純利大減至只有500萬,較去年同期急跌九成三,營業額減少七成三至5360萬。

問題是,格林柯爾的存貨值高達1億5000萬,去年上半年購入2300多萬元製冷劑的科龍子公司,今年卻沒有向其訂購製冷劑,即使格林柯爾計畫拓展製冷壓縮機、冷庫、凍櫃及中央空調等新業務,惟前景並不樂觀。

但最叫人感覺不好的,是該公司處理存貨的入賬手法,因為竟然有高達1億5千多萬元的製冷劑庫存積壓,但卻沒有撇帳。這批製冷劑是格柯去年以2億元向主席顧雛軍購入的,一場沙士疫潮淹至,這些製冷劑便成了「滯貨」。

據格柯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胡曉輝解釋,由於沒有測試證明製冷劑會變質,所以毋須撇帳。不過,在格柯業績新聞發布會上有人就反駁胡曉輝說化妝品都會過期,為何製冷劑不會過期?孰是孰非,相信要找專家研究才知道,但對股民來說,不清楚就是風險。

格林柯爾總裁顧雛軍曾被幾家著名媒體冠以「嫌疑騙子」的稱號。他從來也不肯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財富來源,但他只不過憑著數年的營商經驗,便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主席,並在短短兩年內不停地收購了多間上市公司。人們紛紛議論顧雛軍大手大手拿出來的真金白銀到底是從那裡來。從他把格林柯爾在香港創業版上市後,再收購廣東科龍並作出一連串收購行動以來,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仍然是一個謎。

顧雛軍的工業王國最初是在國內生產製冷劑,他在1995年投資5000萬美元在天津建成一個全亞洲最大的非氟製冷劑生產基地,創辦了他的私人公司天津格林柯爾。在2000年,格林柯爾在香港創業版上市,顧雛軍則擔任主席兼執行董事。香港上市的格林柯爾在2001年收購了廣東科龍20.64%的股權,並成功打入了製冷家電市場。他更在家電企業業績大幅倒退之際,令科龍在2002年賺得淨利潤1億,之後科龍在半年內再收購了浙江華意、江西齊洛瓦和吉林吉諾爾3個家電企業。

在2003年,格林柯爾又收購了美菱,美菱集團將持有的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20.03%的股份轉讓給格林柯爾,使格林柯爾成為第一大股東,使中國冰箱行業中的四大巨頭之兩亦一併收歸格林旗下,令其冰箱總產銷量達至800萬臺排名世界第二大產銷量之餘,亦成為全亞洲最大的製冷家電集團。

2002年4月,當科龍宣布在2001年虧損超過15.55億元,使股價跌至每股1.70元之際,顧雛軍便隨即以減至3.48億元的特低轉讓價收購科龍。可是,同年顧雛軍又能將科龍從連續兩年業績虧損以及面臨營利警告之際倒賺1億,實在是神乎奇技。顧雛軍在2003年5月收購美菱,市場人士又紛紛質疑格柯為何能以極優惠的價錢2.07億元,就能將一條約需投資6.4億元人民幣的100萬臺冰箱生產線與及全國名列第四的美菱股份收歸旗下。

同年7月底,又見科龍跟已停產多年的杭州西冷集團簽定收購併控持了西冷集團70%的股權。之後隨即又有消息指格林柯爾已跟揚州亞星汽車企業涉洽,計畫又以收購形式打入汽車製造業。同時間顧雛軍又再表示欲透過收購洗衣機一大品牌小天鵝從而進入洗衣機生產行業。其原因是洗衣機和冰箱的銷售淡旺季正好是相反的,加上洗衣機的材料有60% -70%與冰箱是相同,這樣能夠把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顧雛軍又表示在8、9、10月仍然會進行一連串的收購行動。

格林柯爾曾經在去年4月預先支付巨額2.3億元予顧雛軍的私人公司天津格林柯爾,報稱是根據需求預測以向其訂購製冷劑,可是截至去年年底仍然積存了總值1.5億元的存貨,導致2002年純利只有8269萬元,大跌73.7%,盈利急挫。

格林柯爾首席執行官胡曉輝把虧損責任歸咎於傳媒對顧雛軍的負面報導,說報導令其公司信譽受損之餘,更間接透露了產品的高毛利率從而被客戶壓價。第二理由是因為公司與客戶商討製冷劑替換工程時出現困難,令02年純利大跌73.7%。第三理由是胡曉輝稱因為去年所做的替換工程多數是在北方進行,因為北方所做的工程收入較南方為低,故02年替換工程的毛利率由83%減至76%,營業額更大幅減達54%。而在創業板刊登的業績公告中所找到的第四理由是因為租金、員工成本、廣告及宣傳費等行政開支增加。

格林柯爾的虧損似乎總是因為管理以外的原因所導致。

顧雛軍在一次訪問中曾被問及是否如別人所說的搞資本運作,他堅決否認自己是搞資本運作。他解釋若他能做到了年產1000萬臺冰箱,每臺賺100元利潤是很輕鬆的事,而一年便有穩穩噹噹的10億元利潤,意味著他根本不需要搞資本運作以圖利。他更表示自己對製造業情有獨鍾,而一個產銷兩旺的工廠,就像印鈔機一樣。

顧雛軍常掛在口邊的一句--「我們惟一不缺的就是錢!」

對於曾說過金錢從來都不是問題的格林柯爾主席顧雛軍來說,究竟他那些「不是問題」的錢是從那裡來?他強調自己的財技是零,在資本市場方面只能算是個木匠,究竟這個木匠又是怎樣攀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呢?在短期內能作出多項收購,而且亦曾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顧雛軍的種種事件和行徑難免會令人聯想起當日的上海首富-周正毅。

上海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周正毅年前在《福布斯》榜公布排位把他列在第94位時,他就曾很不屑地說出一句:「不止這麼少!」意即他的身家財帛總額遠遠不止《福布斯》榜把他排列在第94位時所預計的5.5億。他這句回應與顧雛軍所說的「我們唯一不缺的就是錢!」兩句說話背後都給人知道言者同樣擁有著豐厚財帛。

可是,周正毅的財富來源跟顧雛軍一樣,一直是外界很想知道又得不到答案的。他曾用了僅僅6180萬港元向 「鳳麟」收購了盈榮集團(HK1104) 74%的股價,周稱因為盈榮當時正值虧損,停牌時股價才1.1元,故周正毅只用了每股0.418元的低價便作出了收購,情況跟顧雛軍以超優惠價錢收購廣東科龍甚為相似。而周收購盈榮後由周之太太毛玉萍擔任董事局主席,改稱為上海商貿控股(HK1104) ,現已被停牌。期後又周又收購港股建聯通(HK0067) 並改稱為上海地產,今亦已被停牌。

究竟,顧雛軍、周正毅及楊斌的命運會否有相似之處呢?顧雛軍如何去面對信心幾堪破產的格林柯爾以及一眾股民呢?這一切一切都有待時間去揭開謎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