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寶馬今在何方

發表:2004-11-04 19: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汗血寶馬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馬匹,屬熱血馬,產地為北部歐亞大陸,它具有無窮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長距離的騎乘馬,也是跳躍和盛裝舞步馬。

自漢代以來,西域汗血馬的神話流傳了一千多年。傳說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載汗血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馬」、「天馬」,為了得到它,漢武帝兩次派兵遠征西部…

一位日本專家宣稱,他在中國新疆天山意外發現了汗血馬的蹤跡,並拍下此馬「汗如鮮血」的照片,在東京大學舉行的馬匹研究會上,他正式向世人公布這一發現。

消息傳出,立即引起中國專家的反應。

中國還有「汗血寶馬」嗎?

日本馬匹研究人員清水隼人在東京大學舉行的馬匹研究會議上,公布他在中國新疆天山附近發現「汗血寶馬」的證據。根據他拍下的照片顯示,那匹馬肩膀流出鮮血一樣的液體。據說,他是2000年8月在天山西部發現了「汗血寶馬」。

清水說,那匹馬在高速疾跑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並流出像鮮血的汗水。這與我國漢代司馬遷所著《史記》中記載,「汗血寶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極為吻合。

對於日本人的發現,日前,中國農科院畜牧所馬匹專家王鐵權研究員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汗血寶馬並沒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的。」他說:「土庫曼斯坦和俄羅斯現在還有上千匹汗血寶馬,只不過在當地汗血馬被稱為阿哈馬。」

我國養馬史專家謝成俠教授曾對汗血馬進行過專門考證。據謝先生弟子、南京農業大學畜牧專家鄭亦輝教授說,謝先生從產地名稱、體形等特徵考證了汗血馬就是大宛馬,即現在的阿哈馬。1951年,我國曾從前蘇聯引進種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馬。這群阿哈馬飼養在內蒙古錫林格勒盟的種馬場。公母自然繁殖並做了部分雜交改良。1958年,王鐵權前去考察,見到的阿哈馬體形輕細優美,全身密生長毛,彎曲的頸部,特有的伸長高舉步法,顯得高貴出眾。


對於日本人在新疆發現「汗血寶馬」,王鐵權研究員認為,純種阿哈馬都有登記,但在土庫曼斯坦和伊朗一帶存在不少無登記的「土種」和「原科」阿哈馬,在新疆馬術隊和內蒙古的牧場都飼養有百餘匹阿哈馬,因此日本人發現的汗血馬可能是流入我國的「土種」阿哈馬或雜種阿哈馬。

「流汗如血」,是傷氣,是寄生蟲,還是視覺誤差?

傳說中汗血馬頸部上方流的汗像鮮血一樣。記者向新疆農業大學努爾江教授問及此事時,他很吃驚:「阿哈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騎兵馬,解放後新疆曾引進過許多匹,但我從沒聽說過它流的汗像鮮血一樣,更沒有親眼見過。」

馬在高速奔跑時體內血液溫度可以達到45℃到46℃,但它頭部溫度卻恆定在與平時一樣40℃左右。據此,有關動物專家猜測:汗血馬毛細而密,這表明它的毛細血管非常發達,在高速奔跑之後,隨著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紅色血漿從細小的毛孔中滲出也是極有可能的。

但王鐵權研究員說,阿哈馬「流汗如血」只是極個別的現象。據說外國專家都曾對汗血馬的「汗血」現象進行過考察,認為「汗血」現象是受到寄生蟲的影響。清朝人德效騫在《班固所修前漢書》一書中解釋:說穿了,這只不過是馬病所致,即一種鑽入馬皮內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尤其喜歡寄生於馬的臀部和背部,馬皮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傳說,土庫曼斯坦有一條神秘的河,凡是喝過這裡河水的馬在疾速奔跑之後都會流汗如血,如今這條河卻無從尋找。這種「寄生蟲」到底是何方神聖現在也無人知曉。對此,有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南京農業大學鄭亦輝教授認為,「寄生蟲說」很難成立。如果是寄生蟲引起了汗血寶馬流汗如血,那它為什麼不隨時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後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少伯在50年代、60年代、90年代曾多次到新疆專門對中亞馬種進行飼養、馴化等方面的考察,他說:「馬汗一般是白色的,呈泡沫狀,不可能像血一樣。」

鄭亦輝教授提出了一種猜測:流汗如血僅僅是一種文學上的形容。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對於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給人感覺是在流血,而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發達的地方,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汗血寶馬在疾速奔跑後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樣鮮紅的汗。

汗血馬日行千里?

為什麼汗血馬能夠成為一種世界名馬?王鐵權說,在土庫曼斯坦,馬匹數量不多,但有豐富的牧草及糧食飼馬,是一種技術含量高的集約飼養方式,並按馬質進行個體騎乘訓練。在中亞養馬是一個精細個體管理,而蒙古馬的管理,是一種半野生的粗放飼養方式。

據記載,汗血馬能夠日行4000公里。許多專家對此質疑。鄭亦輝教授說,即使古代計程單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來也是不可能的。

劉少伯教授認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傳說。一般的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國古代利用快馬傳遞軍事信息的驛站,號稱「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長的驛站也沒有250公里。

現在公認,速度最快的馬是純血馬,1分鐘能跑1000米,但這樣的速度只能在訓練場或賽馬場堅持一兩分鐘,時間一長,馬就可能累死。汗血馬奔跑速度較快,跑完1000米僅需1分零5秒,並且此馬體態十分優美,精神飽足。

對現代人來說,汗血寶馬只是史書上的一種傳奇,但世界各國的研究者都試圖重新發現或培育出新的「汗血寶馬」,利用原有阿哈馬種速度快、體質好等優點與別的馬雜交,生產出良種賽馬。新疆野馬飼養繁殖中心的動物專家就提出用野公馬與本地的哈薩克母馬進行雜交,獲得新的馬種培育出「汗血寶馬」 ,但因缺少科研經費,這一計畫至今仍無法實施。

漢武帝為汗血馬發起兩次遠征

為爭奪汗血馬種,中國漢代發生過兩次血腥戰爭。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黃金做的馬模型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經過4000多公里陸地行軍,到達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國王愛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郁城,但並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征,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餘汗血馬1000多匹。

從漢朝一直到解放前,甘肅山丹縣一直是大軍馬場,汗血馬、烏孫馬、大宛馬的引進繁殖都曾在這裡進行。劉少伯教授說,中國自古很講究馬的選種、雜交。汗血馬體形好、聽話、快速、適於長途行軍。曾有這樣的史話,漢軍與外軍作戰中,汗血馬上陣,敵方人數眾多,刮目相看。久經嬌養的汗血馬,認為這是表演的舞臺,作起舞步表演。對方用的是蒙古馬,見汗血馬高大、清細、勃發,以為是一種奇特的動物,不戰自退。汗血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但是到後來消失無蹤。對此王鐵權認為,引進的汗血馬有公馬也有母馬,進行繁殖是可行的,引入汗血馬的是漢武帝,而到唐代末年仍然存在,但是由於中國的地方馬種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任何引入馬種,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

鄭亦輝教授認為,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大將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中國消失的原因。同時,古代作戰用的馬匹多數被閹割,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