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調查高露潔「致癌」事件:誰揭露了真相?

發表:2005-04-25 14: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究竟有誰真正瞭解高露潔是如何在短短几天時間裏,從「速效美白強力先鋒」變身成為「冤大頭」的?本月17日,北京某晚報率先刊載文章《英報稱高露潔等牙膏含間接致癌物》,繼而被國內媒體爭相跟進。兩天之後,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學者彼得.威克斯蘭發表公開聲明,「牙膏致癌」實乃「虛假新聞」,隨後又有人揭發英國消息來自於三流小報不足為信……一連串的情節如同電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事實究竟是怎樣?

  4月2日

  美國研究者彼得.威克斯蘭在《環境科學與工程》發表題為《三氯生在游離氯調節下氧化反應生成三氯甲烷和含氯有機物》試驗未對任何牙膏產品作研究自始至終,高露潔「致癌」風波有兩個疑問沒人告訴我們。第一,高露潔牙膏究竟是否致癌,如果是,原始研究報告在哪裡?此項科學研究究竟得到了怎樣的結論;第二,美國研究者彼得.威克斯蘭和英國《旗幟晚報》記者,究竟誰在說謊?按照4月19日彼得.威克斯蘭在接受美國當地媒體《羅納科聯機時報》採訪時的表述,他的論文原文發表在4月2日的《環境科學與工程》上。記者立即在該雜誌網站上搜索到了論文全文,它的標題是《三氯生在游離氯調節下氧化反應生成三氯甲烷和含氯有機物》。論文共21頁,主要關注水處理廠的化學反應,由美國自來水協會研究基金會(AWWARF)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進行。該篇論文於 2004年7月9日第一次提交給雜誌, 2005年通過審核。在研究過程中,彼得和同事在接近家庭洗碗的環境下模擬洗碗過程,發現在洗碗劑中的抗菌物質三氯生能夠和經氯消毒的自來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三氯甲烷(即氯仿)。閱讀完整篇論文後,記者發現,該論文是聚焦於模擬洗碗過程,並沒有對任何牙膏產品進行分析。論文中自始至終沒有提到過高露潔公司的名字,僅在三氯生廣泛使用的產品中提到過「牙膏」一詞。在含三氯生產品對健康的威脅上,論文的措辭相當謹慎。僅在論文的末尾處提到,「在實驗條件下產生的氯仿表明,通過日常使用含三氯生的產品,可能會產生氯仿。皮膚接觸和呼吸吸入這些由三氯生產生的氯仿的嚴重性,有待嚴格評定。」彼得在4月21日告訴晨報記者:「我們並沒有做任何關於含三氯生的牙膏方面的研究。我也不能肯定,我們所描述的自來水與抗菌肥皂間可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會在牙膏中的三氯生中發生。」

  4月6日

  美國記者凱琳.貝茲在《環境科學與工程》上發表題為《氯+抗菌劑 =意想不到的結果》「化學論文」演變為「健康新聞」記者注意到,當論文在4月2日發表後,新聞界仍沒有動靜。畢竟《環境科學與工程》是一份科學學術雜誌,並不為大眾關注。但是緊隨其後出現的兩篇新聞報導相繼提到了彼得的發現,從而將一個單純的化學研究引入了大眾關心的公共安全領域。第一篇新聞發表在4月6 日《環境科學與工程》上,一位叫凱琳.貝茲(KellynBetts)的記者發表了一篇該科學論文的相關報導,譯名為《氯+抗菌劑=意想不到的結果》,凱琳.貝茲在文章中第一次提醒讀者留心氯仿的危害性---「從2000年開始,美國醫學會(AMA)就敦促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密切監控和儘可能的控制三氯生等抗菌劑在國內的使用」、「由三氯生產生的氯仿受到了關注,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將該化合物定義為可能導致人類致癌的物質。」凱琳.貝茲還採訪了非盈利性環保團體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高級代理人埃里克D.奧爾森,對方表示「用含三氯生的洗滌液清洗盤子很可能會導致這些易揮發物通過呼吸及皮膚接觸進入人體。」4月22日,凱琳在旅行的途中回答了晨報記者的提問,她在寫給晨報記者的郵件中表示了驚訝,「在接到你的文章之前,我從不知道英國出現了那樣的報導」……「我相信,採訪中埃里克D.奧爾森的觀點與彼得.威克斯蘭的研究是一致的。」此後,彼得.威克斯蘭向晨報記者肯定了凱琳.貝茲的說法。

  4月13日

  弗吉尼亞工藝學院向新聞界提供了一則新聞稿,標題為《太乾淨能給你的健康和環境帶來危害》。威脅健康的措辭吸引了媒體第二篇報導則讓威克斯蘭很不高興 ---4月13日,他所在的弗吉尼亞工藝學院向新聞界提供了一則新聞稿,闡述最新研究成果。然而,本是例行公事的文章,因標題《太乾淨能給你的健康和環境帶來危害》的強烈措辭,「導致了媒體的過激反應。」彼得.威克斯蘭在給晨報記者寫的第一份郵件中表示,「這篇新聞稿自身與我們的研究結果相符。不過,文章其中的一些措辭應該修改,檢測三氯生和氯反應潛在的健康威脅及環境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我們的研究結果只是這個過程的第一步。」

  4月15日

  《旗幟晚報》記者馬可.普裡格發表了《牙膏癌症警告》,文章開頭即斷言---「今,大量在超市中銷售的牙膏成了一場癌症警報的中心。」「牙膏致癌」成了觸目驚心的標題《旗幟晚報》記者馬可.普裡格在《太乾淨能給你的健康和環境帶來危害》發表的兩天之後,也就是4月15日,據其寫出了《牙膏癌症警告》。這篇文章與彼得.威克斯蘭最初那篇論文的內容,已相差甚遠。記者在20日打電話給該報社,希望能找到馬可.普裡格瞭解真實情況。前臺的接線生說,馬可.普裡格不常到辦公室,並向記者提供了馬可.普裡格的電子郵件地址,但截至發稿前,馬可.普裡格始終沒有回音。記者在該報社網站上找到了新聞原文。首先,這篇新聞稿在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即斷言---「今天,大量在超市中銷售的牙膏成了一場癌症警報的中心。」被牽連的還有洗碗液、洗手液等其他抗菌產品。文章第二段,給了兩個肯定的信息:第一,「研究者發現,產品中所含有的一種叫做『三氯生』的化學物質可以和水發生反應,產生一種叫做氯仿的氣體」。這段文字很可能讓讀者相信,研究者(彼得)已經做了關於牙膏、洗碗液、洗手液等各種抗菌產品的實驗,得出這一結論。事實上,威克斯蘭論文的試驗對象是含三氯生的洗碗液, 「沒有對任何牙膏產品做分析」。接下來,新聞稿指出,「如果吸入足量該氣體,會導致抑鬱症、肝臟疾病,甚至癌症。」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但前後兩句放在一起,更容易讓人相信,含三氯生的牙膏、洗碗液、洗手液都有緻癌危險。在《牙膏癌症警告》中,作者處處暗示了這一聯繫。高露潔在本文中被首次點名---因為英報記者看到在它的成分中含有三氯生成分。文末,英報記者引述彼得.威克斯蘭的話「『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消費產品,如抗菌肥皂能夠產生如此大劑量的氯仿。 』目前,他已經建議所有國家政府密切管制這種化學物品。」而彼得則告訴晨報記者,他從來沒有說過「建議所有國家政府密切管制這種化學物品」這類的話。他認為「這篇報導非常不準確,我們的研究所引起的這場騷亂,大部分就是因為這篇差得難以置信的報導。」

  4月17日

  北京某晚報轉載了《旗幟晚報》的《牙膏癌症警告》,並配發國內相關政府部門專的看法意見。「高露潔牙膏含間接致癌物」登上國內媒體英國小報《牙膏癌症警告》在本國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篇文章竟然在中國發生了極大的「化學反應」。第一篇翻譯並轉載該文章的國內媒體是北京某晚報。上週,記者在北京找到了該報當班編輯。據對方回憶,4月17日她在網上發現了這篇文章,認為「和蘇丹紅事件一樣,具有普遍關注性,便決定刊載此文。」她告訴晨報記者,自己曾在當晚給彼得.威克斯蘭教授寫過信求證,但沒有回音。該報新聞標題為《英報稱高露潔等牙膏含間接致癌物》---「高露潔」三個字代表了知名度,首次上了標題。另外,記者還發現,譯稿中所提到「美國牙科麻醉科醫生學會表示,正研究問題並會盡快與供貨商瞭解事件情況。」此處英文原文 「Asda」所指為一家超市,不是指「美國牙科麻醉科醫生學會」,後者的英文縮寫為「ASDA」。此後,這一句話被媒體大量轉載,卻沒有人對此進行求證。但記者同時看到,該晚報在刊登英文的同時,在第一時間內採訪了國內相關政府部門專家,其中包括「牙膏是否允許含三氯生並沒有明確安全標準」、「國家質檢總局因事關重大需經專家論證後再表態」等,為平衡文章觀點做出努力。

  4月18日

  國內各家媒體開始競相報導這條消息。「高露潔可能致癌」禍及佳潔士等就此,4月17日成為了「致癌牙膏登陸日」,聞風而動的國內各家媒體從4月18日開始競相報導這條消息。從北京到廣州,從西安到上海,一篇篇有理有據指向明確的「高露潔致癌宣言」憑空投到了茫然無知的公眾眼前。媒體繼續挖掘從「三氯生」廠商手中搞到的買家清單,一旦發現牙膏品牌便馬上挪入「致癌牙膏」的獲罪名單,原本在英國報導中尚倖免於難的佳潔士、潔諾就此在中國淪陷,在滿頭霧水中便和高露潔一起被綁上了公眾興師問罪的法場。社會一片嘩然,一場無中生有的「公共衛生危機」就此轟轟烈烈地上演……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