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孰非的公案:活字印刷是否中國人發明?

發表:2005-05-11 14: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活字印刷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之一。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印刷術,都是在我國印刷術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儘管如此,印刷術的起源之爭,仍未停止過。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例,近年來,韓國學者就一直認為最早的活字印刷並非中國人首先發明使用。孰是孰非,近年來幾乎成為一樁公案。

近日,來自北京印刷學院的專家經過長達兩年的專題研究,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成功復原了當年畢升活字印刷的技術,為駁斥活字印刷並非起源中國的論調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公案:是否畢升發明瞭活字印刷

我國史料記載,北宋布衣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對此,最有名氣的當數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此做的詳細記載。

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事實上畢升創製的膠泥活字及其印本並未見流傳,這也給一些研究學者對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產生懷疑,有的甚至公然否定畢升的發明。

據北京印刷學院的專家,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主任尹鐵虎介紹,近年來,在韓國,一些研究學者一直強調,是生活在朝鮮半島的朝鮮人最先使用和發明瞭活字印刷,其依據是韓國學者幾年前無意中在法國發現的銅活字印字,這屬於他們早期使用的金屬活字。一些韓國學者認為,畢升僅僅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只是一個設想,並沒有付諸實施。真正的活字印刷的源頭應該在朝鮮半島。

尹鐵虎介紹,我國最早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見《夢溪筆談》,實際上,在之前,雕版印刷出現得當然更早。今天出土的實物都證實了這一點。目前公認圖文並茂的雕版印刷精品是公元868年的《金剛經》,這個也是中國雕版印刷的集大成者,堪稱精品。而雕版印刷直接的一個產物就是活字印刷的出現。

據介紹,韓國學者在法國發現的是377年的一本上下卷銅活字印本。但是中國專家普遍認為,活字印刷在中國的歷史比這還要早。由於印刷術直接帶動了世界文明,所以出於民族自尊心,近幾年韓國學者開始強調這項發明的歸屬是朝鮮人。同時由於國內對這項研究力度不夠,所以一直對是中國人還是朝鮮人發明瞭活字印刷術,缺乏更清晰有力的學術回應。

成功再現製作活字印刷術的流程

為此,作為北京市教委的一項研究課題,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課題組花費兩年多時間,順利完成了《畢升泥活字印刷實證研究》課題,用事實駁斥國外學者的質疑。

課題組組長、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主任尹鐵虎介紹,此前國內也曾有一些學者對膠泥活字印刷進行實驗性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由於研究重點或工藝方法上選擇的區別與侷限,未能全面復原畢升的原創性工藝與技術,更沒有復原畢升活字印刷術的工藝流程圖。所以人們對畢升的活字印刷理念仍舊停留在《夢溪筆談》階段。

為了再現當年畢升造字的技術流程,在北京市教委資助下,北京印刷學院課題組採取工科的研究模式,重點對畢升活字印刷術工藝和技術做了系統、全面的探討研究,各工藝環節經反覆多次實驗、分析和總結,提取科學數據,依畢升原法研製成功膠泥活字3000多枚,印製了具有紀念、收藏和研究價值的經折裝宣紙印本《畢升活字版印實證研究》;其中繪製的畢升工藝流程圖,是近千年來首次所見。為幫助今天的人們生動、形象地瞭解畢升泥活字印刷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專家介紹,為了形象再現活字印刷流程,課題組採自北京大興黃村等處的普通黏土作為活字印刷的工具,通過傳統加工方法練成純淨、細膩的膠泥,不含任何添加物,並聘請延慶農民刻工逐一手工刻成單體泥活字,分批次經延慶盆窯傳統悶窯法燒結800℃製成。後經北京榮寶齋、化工部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等單位的專業測試和印刷試驗,課題組燒製成的泥活字吸水率和壓縮強度均可滿足正常的印刷要求,不存在「易碎」問題。

北宋著名的文人沈括在其所著《夢溪筆談》一書中,詳細地記載了畢升發明活字版及其工藝概況。根據沈括的記載,使我們知道了活字版發明的全部情況,即: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畢升發明活字版,他的活字是用膠泥製作,經火燒後使其堅固。

活字呈片狀,排版前先在鐵板上鋪以松脂、蠟與紙灰的混合材料,排好一版活字後,將鐵板加熱,再用一平板壓字面,以便把全部活字粘在鐵板上,保證字面平整,以利於印刷。

印完後,再把活字退放原處,以便下次使用。為了提高效率,可用兩塊鐵板,交替使用。由此可見,畢升發明的活字版,已具完整的工藝技術。

尹鐵虎先生介紹,後來課題組專家從科學原理、製作實踐和研究結果綜合分析,認為畢升泥活字高在1厘米左右,不大可能小於0.5厘米或大於1.5厘米,因此課題組研製的泥活字主要有1.2厘米高和0.6厘米高兩種規格;此外,畢升泥活字排版時固字需用粘藥松香、蜂蠟和紙灰,經課題組試驗,粘藥用量配比合理,固版和拆版的效果都很好,黏著力也不差。<

此前韓國學者在質疑這一發明時所說的「常使活字掉下來」,實際上是由於使用了不良配藥,或者是固版所用的粘藥與畢升原法不同。

結論:活字印刷的確集智慧大成

尹鐵虎介紹,活字版的發明,是印刷史上又一偉大的里程碑,它既繼承了雕版印刷的某些傳統,又開創了新的印刷技術。活字版發明後,先後有泥活字版、木活字及金屬活字。

據介紹,韓國學者一直強調,他們的金屬活字本---《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為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本。實際上,這其中許多關鍵的技術環節用的就是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記的畢升的方法和王楨在《造活字印書法》中以及金簡在《武英殿聚珍版程序》中所用的工藝流程。

不過,韓國對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重視的確值得引發更深一層思考,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資料鏈接

活字印刷與世界文明

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很快傳到亞洲各國,亞洲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後來,印刷術傳到了歐洲。西方人繼承並完善了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德國人古登堡創造並採用了鉛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很快由德國傳到世界各國。17、18世紀,歐洲在經歷工業革命後,把機器應用於印刷行業,鉛活字印刷走向了機械化,從而西方告別了印刷技術的手工時代。到19世紀,這些技術又傳入我國,很快取代了古老的雕版印刷術。當今世界,雖然照相排版印刷工藝日益廣泛應用,但傳統的鉛版仍通行世界各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