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致命的遺產:中國官場盛行「逆淘汰」的原因

發表:2005-08-08 14: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官僚政治有一個致命的遺產-- 層層任命制。官吏不是經由人民選舉產生的,而是由上級發現、任命的。官吏不是為事業服務,而是為長官或上級服務。中國官吏的最大特色是「做人」,官吏的考核與任免,主要不在於他們有多少政績,而在於他們與上級的密切程度,搞定了上級,就等於戴穩了烏紗帽。於是,「報喜不報憂」,上交則諂(諂媚),下交則瀆(輕慢),就成了官場的常態。

人身依附的格局,使下級只對上負責,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做法,必然導致殘酷的反達爾文優勝劣汰進化規則的逆向(精英)淘汰。

所謂「逆向淘汰」或精英淘汰,是指在政治、學術領域的精英,一些真正德才兼備的精英人才往往會遭冷遇、排擠甚至打擊、壓制。那些有獨立思想或獨特見解的人才,他們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優秀而在生存競爭中首先被淘汰出局,而一些缺乏能力、沒有自己觀點的庸人,他們反而因為善於鑽營附會而成為「適者」頑強地生存下來。宋代的蘇轍形象地將其稱之為「君子鬥不過小人」規律。

「淘汰」制本是人類社會選拔人才的最有效機制,即通過某種競爭規則,選拔優勝者,淘汰劣敗者。「逆向淘汰」則不然,它是將優秀的拔尖人才淘汰掉,而那些善於阿諛逢迎的庸人反而成為「適者」生存下來。究其原因,在於人的天性。

人性的一個艮古不變的弱點就是喜歡聽好話。精英們往往仗著自己的才氣而不屑於鑽營,庸人們則非拍馬逢迎無以生存,這就決定了後者必然要把全部的資源用在迎合上級上,在人身依附的格局下,作長官的顯然更欣賞後者的表現,他們自然會獲得更多提升的機會,這樣逐級淘汰的結果,必然是庸人們大獲全勝。

因此,在「利出一孔」(和「官出上級」)的社會,淘汰精英就是最大的政治。特立獨行的精英人才被扼殺,整個社會必然萬馬齊喑。

「利出一孔」(和「官出上級」)的制度安排,使中國的官場成為一個巨大的人才黑洞,將天下精英統統吸引到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喜形於色地說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廣大的士人(知識份子)要想出人頭地唯一的渠道便是做官--因為:「人生世上,除了此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

無數的精英擠在入仕這唯一的獨木橋上你爭我奪,兵戎相見,競爭自然殘酷絕倫,在這種沒有底線的生存鬥爭中,一般只有厚黑者勝出,結果,人格高尚的人往往要敗在人格低下的人手裡;受教育程度高的往往要敗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手裡;說真話的人往往要敗在說假話的人手裡。這就是「逆向淘汰」或精英淘汰的根本原因。

中國人向來有窩裡斗(內耗)的老傳統,窩裡斗的殘酷與大規模地糟蹋人才世所僅見,人們往往簡單地把它歸為民族的劣根性,似乎這是中國人的原罪。毛澤東就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中國有六億人口,不鬥行嗎」?為什麼窩裡斗在中國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強大,為什麼中國人會產生「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妖魔鬼怪思維,唯一的解釋是「制度」使然。世界上只有劣等的制度,沒有劣等的民族。

過去的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人口多,產業少,發財的機會更少,大家都在准飢餓線上苦巴巴地過日子,向有限的資源和收穫競爭。人們常說,「同行是冤家」,在一個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的社會,這確實是一個真理。如果一百個人中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發財機會,那麼由於勞動分工,他們會相安無事,彼此間還會互惠;而如果一百個人卻只有一個發財機會,他們就必然不得不為此大打出手。民間形象的說法就是「槽裡無食豬拱豬」。在社會財富存量一定的情況下,參與分配者愈多,則競爭愈激烈,這乃是從古至今中國社會政治鬥爭慘烈萬分,宦術出神入化,社會動盪不寧,人民貧窮愚昧的根本癥結之所在。

人身控制和人身依附的後果,使個人既無獨立的政治地位,又無獨立的經濟地位,即使獲得的物質利益也是不穩定的,隨時可以化為烏有,歷代開國功臣的悲劇就根也源於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