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塔之二十八:嶺南現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六榕寺花塔

發表:2005-08-14 21: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廣州著名的佛教四大叢林 (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的六榕寺,寺內主要建築之一的「花塔」,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六榕寺」與寺中的「花塔」歷來為人們所稱頌,歷史地位與「光孝寺」同享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淨慧以塔顯」之稱。(淨慧是六榕寺的別稱) 。
北宋年間元符三年(西元1100 年),文學家蘇軾由海南貶所北歸,途經廣州,來寺禮佛進香,被列於山門大道前的六株綠蔭如蓋的古榕,盤根錯節,氣勢不凡所吸引,見此「六榕美景」,及應寺中僧人道琮之請為寺題字,即揮筆題了「六榕」兩字,骨勁氣昂,莊重厚實,雍容大氣,一派蘇式骨風。「六榕寺」由此聞名。後人敬重蘇東坡遺墨,將「六榕」造一木匾刻字懸掛於寺門之上。

至於「花塔」之名,見於清道光《廣東通志》。塔身朱欄碧瓦,丹柱粉牆,一層層的塔角飛檐,宛如一朵含苞向天開放的棗紅色花瓣,塔剎頂似花蕊心,遙望猶如花朵疊成的衝霄花柱。加上塔身造型外觀華麗壯觀,色彩斑斕,因而又稱「花塔」。是廣州現存最高、最古的建築。

據初唐文學家王勃撰《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稱,寺院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西元420年∼西元479年)。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興盛的時期,梁武帝蕭衍,是歷史上推崇佛教的皇帝,在位其間,在全國各地建了大量的寺廟,唐代詩人杜牧所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指的就是這一史實。

寺址於南朝時代原建有「寶莊嚴寺」,南朝梁大同三年(西元537年)梁武帝的母舅曇裕法師從扶南(今柬埔寨)取回佛舍利,廣州刺史蕭裕為迎接這一佛寶,於是在寺內大殿前建造佛塔,名為「寶莊嚴寺舍利塔」。是一平面四角六層華麗的大木塔。南漢時「寶莊嚴寺」改名為「長壽寺」。唐代又曾修葺。塔的根基很有特色,在重修挖開舊塔地基時發現了「九井環基」。由於古時花塔瀕臨珠江(舊時珠江寬達2公里),適應臨近江邊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形之故,建塔的先民們為了保護塔基,先沿著塔基,像打井一樣,以堅固的花崗岩石砌筑9個水井,並相互連環依托,形成一個「梅花九井樁環列地基」,然後在上面建造高塔。北宋《重修廣州淨慧寺塔碑記》中記載:「廣其基以為四十五尺」。按宋尺折算,井樁位置在今塔身與副階之間。現經科學測量,目前的花塔塔身雖然傾斜了1.7米,但塔基仍然非常穩固。

塔重建後,下瘞佛牙舍利,龕藏賢劫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塔」。北宋初,寺、塔俱毀於火,北宋端拱二年(西元989年)重建寺院,重修時,該寺僧人供奉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以修淨業,遂改名為「淨慧寺」。紹聖四年(西元1097年),南海人林修於舍利塔舊址重新建立磚塔。後又多次毀損重建,但塔的主體仍維持宋代原樣。

明朝成祖永樂九年(西元1141年),將「淨慧禪寺」改寺名為「六榕寺」,改「千佛塔」為「六榕塔」,又名「花塔」。清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遭颱風侵襲,塔頂墜地毀損。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清皇室撥出巨款大加修繕,僅僅修建塔身就用掉了長1尺5分、寬5寸、厚17分的大青磚6萬多塊,動用泥匠、木匠、石匠、書匠、油漆等修塔工人共一萬九千多人。

民國24年(西元1936年)刻制的《重修六榕花塔工程記》銅碑,記有修建佛塔的高度、級數和所用磚、瓦、石、銅、鐵等建築材料的用量。並有塔的立面和平面解剖圖。圖碑線條清晰,輪廓準確,具有一定的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西元1980年修葺時,在塔壁發現多處「銘文磚」,刻著「廣州淨慧寺寶塔磚勸首林主持轉運司監勸史首王」文字(按:林修曾任寶雞縣主簿)。

六榕花塔為仿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結構磚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觀九層,每級皆有暗層共八層,總層數為17層。塔高57、6米,與杭州的「六和塔」構筑相似,是嶺南地區現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銅質塔剎為元至正十八年(西元1358年)鑄造的千佛大銅柱,中國古塔之罕見。身上有1023尊浮雕小佛,還有彩雲繚繞的天宮寶塔圖。千佛銅柱連同頂上的火焰寶珠、雙龍寶珠、九霄盤、覆盤以及八根鐵鏈等各種構件,重量超過5噸,莊嚴絢麗,蔚為壯觀。

塔的首層直徑12米,外設副階。梯作穿塔壁繞平座式。各層塔身素壁丹柱,皆有迴廊圍繞,塔檐以綠琉璃瓦覆頂,檐端微翹如振翅欲飛之狀。塔身除斗拱及樓層以木製之外,各層疊澀砌磚挑承平座和瓦檐,並且逐層向內收縮。從塔形、闌額上施普柏枋、圓護斗等形制上看,塔身基本保存了宋代重建時的風貌。晚清重修的首層副階及各層琉璃瓦檐出檐較淺,則為清代的形式和風格。

寺內有清代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間鑄的三尊大型黃銅精鑄佛像,大佛像每尊高達6米,重10噸,觀音像高4米,重5噸,都是很珍貴的文物。在同一寺宇中有如此多的銅鑄佛像,是極為少見的。寺中的六祖堂內保存有北宋端拱二年(西元989年)澆鑄的禪宗六祖慧能紫銅像。它是按六祖國統一真人真身鑄造的像,高1、8米,重千餘斤,法貌莊嚴,垂目禪坐,栩栩如生,衣褶流暢,質感鮮明,為宋代雕鑄之傑作,佛門藝術之珍品。

寺內還有碑廊,保存著自宋至清的碑石20 余方,圖文記載了寺塔的歷史沿革。其中與六榕花塔有關的碑記,除宋紹聖四年(西元1007年)趙叔盎撰並書,南宋、明再刻的《重修廣州淨慧寺塔碑記》外,還有《塔內八十八佛聖像圖》碑,其上描刻有明萬曆四十六年(西元1618年)重修塔上的88尊佛像及佛名。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重修花塔,由關聖華塑像後依原樣重塑佛像,同時立碑。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的《廣州六榕寺佛塔圖》碑,正中刻有六榕寺塔全圖。

六榕寺在廣州及珠三角一帶可謂婦孺皆知,每天有大量的遊客和善男信女前往燒香祈福。但歷史上六榕塔曾多次放光,恐怕知者不多。自唐代起至上世紀有過多次放光的記錄。寶塔生光,自然引人入勝,六榕塔頂放光顯神跡成為千年佳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