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評估共軍空中力量

發表:2005-10-18 02: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美國非盈利、非官方的公眾政策研究機構馬薩諸塞州劍橋聯邦學會2004年4月出版的《中國軍事力量》季刊,該刊物屬於學會PDA(國防選擇項目)資助項目,長期系統關注中國軍事戰略、軍事思想、三軍現代化等方面的發展。作者為摩根.J.奧布萊恩三世少校(Morgan J. O'Brien III),作者認為中國空軍落後美國空軍15至20年,但它有能力在21世紀成為一支全球性力量,首先在東亞崛起進而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空軍相匹敵。中國空軍正在積極發展非對稱作戰和信息戰以尋求「兔子擊敗大象」的方法。作者的結論和觀點實際上與美國空軍大學內的學院派觀點非常接近,但並不代表美國政府、國防部及美國空軍或空軍大學的官方立場。本刊特編譯此文,僅供參考。

當21世紀的黎明到來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力量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自信心的增長,人民解放軍必須時刻做好戰鬥並且取得各種類型戰爭勝利的準備。人民解放軍空軍 (PLAAF)的發展尤其引人注目,正如英國蒙哥馬利元帥曾經說過的那樣,「如果失去了制空權,我們就會失去整個戰爭,並且迅速失敗」。渴望成為21世紀全球性空中力量的中國空軍已經將重點放在了四個領域,它們是常規作戰、戰備訓練、非對稱或非傳統作戰以及使用不對稱戰術的信息戰。

常規作戰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力量,美國空軍經常並不需要與敵軍交戰就可以贏得戰爭的勝利。美國空軍是世界各國空中力量的典範,它的標準距離空中及空間優勢的先進標準定義最近。根據美國《空軍基礎條令》 (AFBD)第一號條令文件,「空中及空間優勢並不是一種結果而是取得軍事目標的一種手段。它是軍事行動中重要的第一步……它提供了攻擊的自由。空中、陸地、海上及空間作戰的成功依賴於空中及空間優勢」。在美國整個軍事霸權中,制空權被賦予了極端的重要性,中國已經開始領會這種概念,正在發展一支強有力的空中力量,爭取首先在地區最終在全球範圍內取得優勢。

作者寫道,公開軍事渠道顯示中國至今沒有成為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意圖。1985年,中共中央軍委(CMC)提出,與任何一個超級大國的戰爭都是遙遠未知的,而局部戰爭的可能性卻是真實存在的,這種理論對於中國軍事學說的轉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1991年的海灣戰爭,這是一場被中國稱之為「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更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為了防止在東亞空中和空間力量競賽中落後他人,中國空軍一直將重點放在研發可承受的、具有最大影響力的空中及空間武器上。有著廣闊邊界的中國必須在各種競爭者之間發展有影響力的武器裝備。在未來的幾年間,中國大陸將非常謹慎地處理與臺灣當局的關係,在與地區周邊重要影響力量--美國、日本、韓國、朝鮮和俄羅斯的關係上也將採取積級參與的靈活策略。

在臺灣海峽問題上,2002年5月香港的一份報導稱,「臺灣空軍正在演練一旦受到中國大陸攻擊後實施報復性打擊的方法」。類似的報導令中國大陸相當警惕。臺灣當局堅持它不會首先攻擊,儘管北京不斷威脅如果臺北宣布正式獨立它就會採取武力統一的手段,中國大陸堅持的「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的主張始終沒有動搖。

臺灣空軍的主力是至少146架美制F -16(與美國空軍在役的類似)戰鬥機,臺軍飛行員也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內接受的飛行培訓,該基地也是美軍F-16訓練基地。根據基地一份檔案的記載,「(臺灣)空軍飛行員在盧克空軍基地內表現非常優異,經常在所有海外F-16受訓學員參加的轟炸和射擊訓練中奪得頭名。」2002年5月,美國空軍還對臺灣飛行員實施了空中加油的訓練。這種能力是目前中國大陸空軍所不具備的,將極大增加臺灣飛機的航程。作者認為,如果中國大陸統一臺灣的話,臺灣先進的訓練和武器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臺灣的F-16和武器系統可能屆時成為中國及中國空軍的財產,並最終可能導致美軍不得不與自己生產的武器一較高下。

與中國東北接壤的朝鮮現在採取「核模糊」政策,算上與中國接壤的巴基斯坦、印度、俄羅斯,中國周邊已經有許多具備核武器研製使用能力的國家,加上現在已經存在多時的駐韓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力量膨脹因素的影響,所有這些都使中國感到不安,因此更加強調中國空軍在提供可行的力量投送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意識到,作為一個具有悠久傳統和文化的國家,中國在向未來進軍的同時仍會經常保持一種傳統--時至今日毛澤東思想對於現代化的中國軍事力量仍有影響力。當然,在中國空軍內部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吸取國外軍隊經驗的願望。

自主研發軍事項目將使中國空軍獲得最大的收益,但這項任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像科學家和工程師不是一夜間培養起來的一樣,它需要高投入的資源和相關設施。在中國新興的自由人才市場中,這些技術人才在私企領域能夠獲得較高的報酬,必須想方設法把他們招募到軍方不怎麼吸引人的位置上。中央軍委最近宣布說,在解放軍部隊中,有超過26000人獲得了高級學歷文憑(博士或碩士),這些人才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將極大地促進中國軍隊的發展。新技術的一個主要推動力是形成一支不斷接受新思想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群體,它通常會給作戰部隊帶來本質上的轉變。另外,1999年,中國軍方開始實施強制退休制度,有望在指揮層實現年輕化,激勵年輕軍官放手探索新戰術戰法。

中國軍方也在評估通過完備的徵募和超期服役的辦法來實現軍方科學家和工程師隊伍的健康發展和保留。目前,美國空軍處理類似的問題時所採取的是利益負擔的方法,如在技術含量很高的空軍學院和預備役軍官訓練中心,學員可以贏取進入大學的獎學金,但同時必須做出繼續服役的承諾。科學家和工程人員並不是非要進入軍隊。美國空軍在許多技術崗位上就有一支平民和承包商所組成的很強的團隊,他們並不需要承擔面對軍方的許多責任,只是賺取相應的報酬而已。

隨著中國空軍科學家和工程師隊伍的壯大,軍方下一步就是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來實現力量投送能力。中國空軍目前希望能夠生產出裝備有最現代化科技和能力的先進的飛機和空間平臺,籍此成功實現力量投送。中國空軍現役的4000架戰鬥機中有許多都是老舊的蘇式系列,甚至是蘇聯在20世紀50和60年代的產品,戰鬥機部隊包括米格-17、19、21 (中國分別稱之為殲-5、殲-6和殲-7)。作者認為,中國空軍的戰鬥力不能一概而論。很多情況下,中國空軍擁有一個系統的部件而不是系統本身。它裝備了超視距導彈,但目前還沒有發展出最大限度發揮導彈效能的火控定位技術。美國最近得知,「中國近期成功地試射了一種新型號的巡航導彈,它的射程要比美國情報部門原先估計的大兩倍」。2002年11月初,中國還從一架殲轟-7上試射了一枚鷹擊-83反艦巡航導彈,結果顯示該型導彈的航程達到250公里。這種戰艦很難攔截的超音速導彈,以前估計射程只有75公里,將使中國軍方獲得超視距攻擊能力。儘管中國空軍擁有 4000多架戰鬥機,「它們是如此陳舊,根本無法對美國的F-15和F-16構成任何意義上的威懾」。中國轟-5、轟-6組成的轟炸機部隊儘管同樣地速度緩慢而且易受到攻擊,但它們卻都具備空投核彈的能力。至2003年底,中國新一代飛豹殲轟-7A已經完成了測試工作。殲轟-7A戰鬥轟炸機攜帶的武器包括新型空空和空地超視距導彈、制導炸彈等。該機能夠進行反輻射作戰,能夠針對敵海上大型軍艦進行低空攻擊,還能夠對陸基和海上目標實施一般性打擊。

中國空軍還自主研發了殲-10戰鬥轟炸機。該機據報導是美國空軍F-16A/B的混血兒,技術成份中包含有許多以色列獅式戰鬥機的技術。中國曾經從巴基斯坦接收過一架F-16樣機,而且中國還與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一道對這架F-16進行過仔細研究。中國空軍計畫在沿海一帶部署殲-10戰機,希望該機的部署能極大地升級空軍的進攻能力。中國空軍期望在2005年前裝備50架殲-10。據稱該機性能非常優異,在2003年5月份的一次試飛中,該機贏得了飛行員的刮目相看。蘇-27特級飛行員王運輝上校(音)就對該機讚不絕口,稱「在三回合的空中格鬥中,蘇-27全面落敗於殲-10」。

裝備中國空軍多年的蘇-27戰鬥機也有自己的問題,中國的使用者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臺灣的一篇文章披露,「在過去的6個月中,中國空軍部隊已經有4 架蘇-27在訓練中墜毀或嚴重受傷,臺灣的防務渠道將這種表現歸咎於人為失誤」。中國空軍的訓練水平再一次受到質疑。許多國家的空軍都將飛行模擬器用于飛行員訓練,然而,中國只有一臺合適的蘇-27模擬訓練器,這就使得許多飛行員不得不等待數月時間才能上機操作。一篇臺灣文章報導,「由於墜機事故,中國空軍有15架蘇-27暫停作戰執勤」。臺灣新聞媒體將海峽兩岸的空軍訓練體製作了一番比較,「通過對比,臺灣的飛行員訓練強度比中國大陸高得多。受訓飛行員一個月飛行15個小時,有時要達到20個小時之多」。

訓練

作者強調,為了真正地投送持續戰鬥力,中國空軍必須強調適當的訓練。「像伊朗多少年前學到的一樣,擁有一流的硬體是一回事,擁有軟體和飛行員能力則是另外一回事。中國空軍飛行員操作這些飛機的能力值得商榷」。

現在中國空軍開始強調技術的重要性,它必須教會自己的部隊如何正確地使用這些先進的資源,特別中國空軍「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中國三軍中技術最薄弱的一支力量」。在中國武裝力量中,受教育水平偏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中國空軍在三軍中擁有「受教育水平最低」這一不好的名聲,這對於一個有志於成為21世紀全球空中力量的軍種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士兵為了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任務和角色,必須像軍官一樣接受正確的培訓。為了改變這一狀態,迎接新軍事技術帶來的挑戰,人民解放軍在過去的5年間已經對院校的教育體制進行了調整和改革,新建了5所大學。這就對專業軍事教育(PME)機構如空軍工程大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它專業軍事教育項目,如中國國防大學,同樣使中國空軍領導層受益非淺。國防大學成立於1985年12月,是訓練初級、中級和高級軍官三級教育體制的一個塔尖。國防大學為那些師級幹部通常是校官提供兩年的學習課程,為師、軍團和集團軍這些步入將官行列的指揮官們提供一年的課程。但國防大學也有許多弊端。與西方的軍事院校不同,中國軍隊院校的參謀、教員一般都是固定不變的,很少有野戰經驗,即使少數教員有這方面的經驗也是多年之前的事了。這樣問題就出現了--這些教員拿什麼來教授中國軍隊未來的指揮官呢。

除此之外,中國也在國外培訓軍官。「在過去的5年裡,中國軍方已經派遣了上百名軍官赴22個國家學習,其中有300名完成學業已經返回」。姑且不論中國這些數字的水分,單就這一舉動來講還是顯示出中國在訓練方面的主動性。

非對稱作戰

作者提出,中國尊重美國的力量,尋求超越對方的途徑是不得不擺在中國面前的問題。當1991年海灣戰爭打開了中國的眼界,使其認識到技術重要性和美軍優勢時,中國軍方開始仔細分析多國部隊在這場衝突中表現出來的弱點。分析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弱點一時之間成為中國軍事研究的重點,其中許多論述都談到了以下問題,如「空間衛星易受直接攻擊……港口和機場易受第一波攻擊……每種高科技武器都有自己的弱點」等等。2003年伊拉克戰爭又一次使美軍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相信中國軍方對此肯定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中國國內有報導批評伊拉克沒有很好地利用美軍的弱點。「越共和北越知道如何打擊美軍的弱點,但伊拉克人並沒有從中吸取經驗……伊拉克軍隊並沒有進行足夠的訓練來掌握它購買的先進武器」。中國引用越共和北越,暗示中國瞭解美國在越南失敗的真相,任何未來的美國對手都應該從這場衝突中吸取教訓。中國空軍在 「沙漠風暴」行動期間從多國部隊空戰的成功中蒐集到了許多重要的經驗。他們對美國空軍在隱身、精確打擊能力、夜視、遠距攻擊、靈巧彈藥的致命性以及電子戰等方面印象深刻。而且更令其難忘的是,美國空軍動用了34顆偵察衛星、260架偵察機和40架早期預警機捕獲了伊拉克軍隊所有的高頻、超高頻無線電信號,全面「破壞了伊拉克的通信系統」。

中國空軍只是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實施夜間飛行訓練。對夜空的控制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空軍努力的重點。2002年8月14日,《解放軍報》報導「一支中國戰鬥機大隊……依次進入跑道,然後迅速起飛,進入夜空,拉開了今年首次夜間飛行訓練的序幕」。這篇報導說明瞭中國空軍和美國空軍在夜間訓練方面在時間的起步上至少有10年差距。

隨著中國試圖在未來多級化的世界中充當重要的一員,許多專家都認為中國空軍遠遠落後於美國空軍。「人民解放軍可能還需要20年或更長的時間才具備向境外投送和保持兵力的能力(假設它打算這樣做的話)」。有的學者比較樂觀,「中國軍用飛機的生產可能會在未來10至15年內趕上世界水平」。另外也有人稱, 「人民解放軍在幾乎所有的武器系統方面都要落後於世界一流水平至少10至15年。它仍然是一支地面部隊佔主導、空軍和海軍力量薄弱、具備最低限度力量投送能力的落後軍隊」。臺灣空軍「司令」的觀點比較令人感興趣,他說,「中共空軍聲稱將在2005年超越臺灣空軍。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只要我們繼續前進的話,他們在2050年也不會取得這一目標。」無論有沒有時間表,專家們都認為中國在空中力量方面都正在努力追趕其潛在對手。

有句諺語稱:「愛情和戰爭都是公平的」--作者認為,中國應當信奉這一名言,因為它能為軍方打開大門。要想在20秒的時間內填補20年的技術差距,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嫁接」,這是非對稱或非傳統戰術中最重要的一條。中國空軍要想首先顯示在本地區的地位,然後崛起作為具有全球有影響的力量,就必須持續加大情報蒐集活動。隨著衛星、因特網和信息時代的出現,中國突然之間擁有了巨大的優勢,它可以不間斷地24小時運用各種渠道從外界獲取信息。通過簡單地分析 CNN新聞網或閱讀美國空軍網站,中國空軍官員足不出戶就可以瞭解到其它國家的軍事信息。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在空戰中這一說法幾乎就是至理明言。中國空軍在與其它國家的競爭中沒有使用常規武器的足夠力量。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作者稱中國將依賴非對稱作戰。這一次中國軍方可以借鑒自己的傳統。毛澤東講過的「人民戰爭」宣揚的就是利用游擊隊戰術來擊敗客觀上非常強大的敵人。這一戰術使得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抗日戰爭和國內戰爭的勝利。當然,客觀地講這一學說也有瑕疵,它強調的是誘敵深入,整個國家進入防禦態勢。在「人民戰爭」下,國家的基礎設施肯定要遭到嚴重破壞,敵人也會進入重要的工業和交通節點。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思想家孫子說過,「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然而,許多理論家對此頗有爭論,認為一個國家光靠防守是不可能贏得一場戰爭的。中國可以借鑒孫子的理論因為「空戰的實力相對懸殊,可以假設一方等待時機觀察另一方的戰略,然而伺機而動,抵消另一方的攻勢。這不僅相當冒險……而且也將戰爭的主動權拱手相讓」。儘管在現代戰爭中,這些原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空軍可以在21世紀戰場的其它地方適當變通這些古人的方法。20世紀60年代,隨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發射一枚核導彈以及第一枚氫彈的爆炸,中國的國防學說開始從 「人民戰爭」轉變為「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在這一時期中國軍方採取的是一種「前沿防禦」的態勢。根據美國國會公布的《考克斯報告》,中國曾經獲取了美國最先進的熱核武器的有關信息,而且還「獲取或以其它手段得到足以提高自身能力的美國導彈和空間技術」。中國通過獲取美國最先進的武器信息,證明它正在採取一種新的作戰形式--信息戰,這對一支21世紀的軍種來講至關重要。

信息戰

作者提出,美國空軍目前所津津樂道的大部分重要的優勢都集中在信息戰領域。中國應該比其它許多國家對此更加理解。隨著計算機時代的來臨以及美國政府對於電子網路的依賴,一個「阿基里斯腳踝」已經悄然暴露--這是一個適合中國人作戰胃口的罩門。

中國國防科工委下屬的北京系統工程研究所前高級工程師張盟曉(音)曾建議,中國的武器和軍隊單位應該全部「強化信息能力」。他使用「拳手」來形象比喻信息對於非對稱作戰的重要性。「信息強化作戰的方法就好比是一個中國的拳手,他對人身的關節骨骼特別熟悉,他只要使用最小的力量就可以將對手打倒在地」。張認為「信息優勢」比空中和海上力量重要得多,而且他還將「信息威懾」等同於核威懾。他寫道,「即使兩個對手在武器方面的能力大致相當,信息能力弱的一方除非能夠有效地削弱對方的信息戰能力,否則的話他將很難有機會贏得戰爭的勝利」。

一些人敏銳地觀察到高技術信息戰實際上早在2400年前就存在了。當時的中國軍事家孫子所著的《孫子兵法》一書直至現在仍被認為是軍事領導人和企業家的必讀之書,特別是在美國。一本中國軍事讀物就指出,「一些有名的美國軍事院校,包括西點軍校經常將中國《孫子兵法》列為學員的必修課程。美國將軍在他們的著作中也以引用此書中的概念和段落為榮。」孫子就將「不戰而屈人之兵」列為戰爭的最高境界。這種思想對於幾十年來一直落後於美國空軍的中國空軍來講,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孫子強調一名優秀的指揮官必須「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些幾千年之前的名言在今天看來仍然是不變的真理。

美國空軍借鑒孫子的思想,強調信息優勢是一種核心的能力,並且詳細說明瞭為什麼空軍是推動國家信息戰努力的最好軍種:「信息優勢就像空中和空間優勢一樣,就是指收集、控制、利用和保衛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要限制敵人具備這樣做的努力。它包括取得信息領域的控制權,全面利用軍事信息的作用……今天的空軍是空基和天基情報、監視以及偵察系統的主要實施者,是能對所提供信息做出迅速反應的最有力的一個軍種。」(摘自美國《空軍基礎條令》第31章)

牛津大學教授諾曼.斯通解釋道,「孫子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知道如何利用敵人的界線和弱點,然後加以利用,最後將其轉變成自己的優勢。」在可能與美軍的常規作戰中,中國很明顯處於下風。然而,中國一直致力於尋求的是一種「兔子(中國)擊敗大象(美國)的方法」。通過將與美國的競爭從傳統戰場轉移到類似角逐智力的國際像棋式的非傳統領域,中國的確擁有擊敗美國的機會。

作者認為,對於中國來講,對強國空軍的信息系統實施的一次集中信息攻擊可以在千里之外完成。實際上,發動攻擊時中國空軍的部隊甚至不需要進行集結。通過不懈的訓練和明智的投資,中國空軍能夠培養出計算機黑客,來監控並在可能的時候對敵軍基礎設施實施破壞。這些黑客分散在中國各地,能夠不受監督地隱藏在對方空軍的力量無法到達的地方徹夜工作。 「這些計算機間諜可以舒服地坐在自己國家內寬敞明亮的試驗室中,神不知鬼不覺得獲取其它國家的秘密信息,而且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他們可以在幾千里之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取另一方的核心機密,靜悄悄地打開另外一個戰場」。在從前的空戰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不出動導彈或飛機就可以從千里之遙發動進攻迫使對手應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世界上的「間諜戰」一直比較複雜。現在,戰場已經靜靜地擴展到計算機網路這一無形的空間。

中國某報紙曾使用了一組令人信服的數據解釋了「計算機黑客」攻擊美軍的可能性:「美國軍方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計算機網路系統,稱作『國防信息組織』。這個巨大的系統由2.1個計算機終端、1 萬個區域網、100個寬域網、200個控制中心和16個大規模計算機中心組成。在世界所有武裝力量之中,美國軍方是最依賴計算機網路的,從軍事指揮和武器準備再到部署部隊、支付薪水、補給部隊,所有的事情極大程度上都依賴計算機網路。」

人民戰爭是實施這種戰略的關鍵之處,因為中國已經尋找到了超級大國軍事力量的軟肋。「隨著計算機網路應用的擴展以及巨大數量的秘密信息經過這些網存儲和傳輸,許多間諜都將目光瞄準了這一新領域,網路間諜正準備上陣來滿足這一需求。」中國,已經將計算機作為對抗強手的重要戰爭工具,無疑看到了網路信息作戰的光明前景。

高效的計算機黑客是一種巨大的威脅。一旦網路黑客突破進一個重要的計算機系統,特別是如果他們得到進入特權的話,他們就能夠隨心所欲地不斷竊取大量重要的秘密信息,受到入侵的一方可能永遠也不會意識到所造成的損害。網路黑客基本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他們在工作上具有絕對的靈活性。讓黑客助力,軍事弱小一方完全可以全面地實施一種現代化的 「人民戰爭」。

結論

作者認為,中國並沒有專門為空軍制定五年計畫和專門的發展計畫,空軍也不是中國邁向全球軍事大國的主推動力。但是中國空軍要想完成一系列的長期目標,必須制定強化的近期發展計畫。

作者在文章最後發表了對中國空軍發展的一點自己的看法:中國空軍必須繼續發展最重要的人力資源,科學家和工程師隊伍的加強必定能夠推動中國空軍的發展,使其具備一支可以在東亞實施力量投送能力的戰機部隊。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中國空軍將繼續依靠「非對稱作戰」特別是信息戰來縮短與超級大國的軍事差距。由於衛星和高科技監視設備將主導現代戰爭,因此中國的國防投資將繼續重點向信息系統傾斜。明智的投資和長期專門的訓練是建設一支具有競爭力的中國空軍的主要因素。

作者眼中的中蘇、中俄軍事人才交流

作者提到,中國最近的目光開始轉向國外,尋找並吸引一些出眾的人才。作者提供的資料稱,「五角大樓現在相信俄羅斯一直在秘密地幫助中國的核力量實現現代化」。蘇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幫助可以追溯到毛澤東時代,當時中國得到了蘇聯的大批援助。在朝鮮停戰以及隨後的幾年中,蘇聯人向中國慷慨地提供了大量的坦克、飛機、火炮和彈藥。這些裝備往往都是陳舊過時的。 「然而不管怎麼樣,它極大地升級了中國的武器庫」。除此之外,「隨著這些物資一起到來的還有數千名蘇聯顧問……實際效果是蘇聯對於中國的發展實施了強大的影響」。然而,20世紀60年代開始,這兩個國家之間就出現了重大的分裂。隨著蘇聯的解體,這種友好關係才得以修補,相互交往的大門重新打開。

與二戰後的德國很相似,蘇聯在90年代初解體後也經歷了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大批出走。許多人去了西方,也有一些人前往了中國。這一舉動支持了並將繼續增強中國自主研發軍事技術的能力。這種公開市場將會使中國加大力度吸引全球最好的技術人才。就像一支有著出色總經理的運動隊一樣,取得冠軍的最快捷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國外聘請一流的教練,同時自主培訓教練。要使中國空軍在世界大舞台上一展風流,中國必須進行明智的投資,而且有許多跡象顯示中國正在這樣做。一些觀察家估計「超過2000名俄羅斯技術人員正受雇於中國的研究所,在激光技術、核武器微型化、巡航導彈以及天基武器方面進行攻關」。隨著中國與美國搶奪人才,一場「新型冷戰」可能即將開始。美國情報機構現在甚至聲稱,中國正非常熱心地邀請國外科學家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提供智力幫助。

令人矚目的中國空間事業

作者不止一次的提到,隨著中國國家領導人清楚地表明他們要在空間事業上更加突出中國的位置,超越地平線向空間進軍已成為了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主要目標。中國計畫在2010年前登上月球,而且還要進行可能的月球開發。中國空軍領導層,如空軍指揮學院的明曾福上校(音)在談到現代戰爭時就明確指出了空間競技場的重要性,「空間戰場將具有決定性的重大意義」,他說 「誰控制了外層空間,誰就控制了地球」,「要想保持空中優勢,必須控制外層空間」。

作者認為,隨著中國「神舟」五號的成功升空,中國希望趕超美國和蘇聯的記錄,將更多的飛行員送入軌道,而且希望他們的滯空時間更長。建立空間站也已進入中國人的目標日程。據報導,中國最近已經在他們的空間項目上花費了13至30億美元。不過,一些西方科學家認為中國的注意力放到了錯誤的目標上,「當美國和俄羅斯啟動空間項目時,……他們已經是常規飛機生產方面的領導者了,雖然中國進行了不斷地嘗試,但中國並沒有製造出客機或高性能的戰鬥機」。

中國空軍的海外軍事技術背景

作者認為,隨著中國空軍繼續深化軍事現代化進程,他們越來越多地依靠俄羅斯的軍工產業。「中國確實已經利用萌芽的商品經濟所帶來的利潤,購買許多先進的武器系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包括從俄羅斯採購50架蘇 -27SK(殲-11)重型戰鬥機以及生產200多架該型機的專利權」。據稱,中國的瀋陽飛機製造公司運用俄羅斯提供的配件以每年25架的速度生產該機。

據傳聞,截止2004年2月份中國已經從俄羅斯購買了76架蘇-30MKK戰鬥轟炸機,該機是蘇-27的改進型,具有結構先進和「一機多用」的特點。除空戰能力外,該機還具備很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可以攻擊地面雷達、指揮控制中心、地空導彈、海上目標,此外還可以作為空中加油機。另外它還能完成空中預警與控制任務,能同時引導4架同型號飛機或蘇-27系列飛機作戰。該機可攜載近程、中程空空導彈以及空對地集束炸彈,作戰半徑達15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 2馬赫。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公司於2003年初獲得生產蘇-30戰鬥機的許可證,目前正在準備實施蘇-30戰鬥轟炸機的生產。

中國空軍還正在與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協商交易。該設計局與俄烏軍方關係密切,正準備向中國出售「即將通過鑑定」的安-70短距起降運輸機。美國和英國正在合作研發的三軍通用F-35戰鬥機也具備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這種能力。安東諾夫設計局相信安-70的設計將「使軍事運輸行動的秘密性和突然性提高 1.5倍,使飛機和傘兵的生存能力提高10倍」。

與中國空軍相關的裝備交易並不僅限與俄羅斯。美國、以色列、法國、英國甚至伊朗都曾向中國供應過武器系統和零部件,包括空空導彈、極需的空中加油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直升機部件和相關航電設備。然而,美國近年來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的政策限制了中國獲取先進技術的努力,特別是以色列2000年取消對華銷售A-50I費爾康預警機一事極大地觸動了中國,中國空軍的裝備採購重點除俄羅斯以外,現在已經轉移到法、德等歐盟國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