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國在出口污染

發表:2006-01-09 22: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松花江污染事件使得中國的環保弊端再次成為各國媒體的話題。有的媒體驚呼:「世界工廠」的中國在出口產品的同時,也在「出口污染」。但同時,也有媒體指出,雖然問題發生在中國,但是責任不全在中國,因為中國是應世界市場的需要而生產的。
路透社記者Emma Graham-Harrison的文章說,如今,中國政府領袖開始漸漸感覺到了多年來不惜一切代價推動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政治影響。但是,當局尚未意識中國環保問題對國際社會的潛在威脅。吉林事件爆發數天後,中國政府才通知俄國,毒水將流入俄國境內。

文章說,水源污染、缺水、空氣質量惡劣和工廠廢氣,只是中國當前一些常見的環保問題,現在的問題是,這些問題開始殃及越來越多的鄰國。已躋身於經濟強國的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商品出口國,其中,尤以紡織品出口為最。但是,由於環保意識不足,中國的環境一直在惡化。如今,中國的污染出口已經如同其紡織品出口一樣常見。今年,吉林省發生化工廠爆炸,有毒物質污染了松花江,毒水流至俄國的事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中國的工業煙霧甚至已經飄過太平洋,到達美國西岸,導致的酸雨在侵襲南韓和日本,就連遙遠的非洲森林也有受到破壞的痕跡。專家分析說,這些不受歡迎的「污染出口」,將影響到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的形象。

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的常務副院長馬中(Ma Zhong)教授說:「目前,中國的高層領導還沒有認識到環保引發的衝突能夠對國際關係產生的重要影響。」「他們更關心的是經濟和社會關係」,他說。

對中國的鄰國來說,中國的環保和開發已經與他們密切相關。英國國際發展部的顧問萊奧•霍恩(Leo Horn)博士指出,世界上有幾乎一半的人口,是居住在水源來自中國的河流盆地。

其中,包括源於中國(稱瀾滄江)的湄公河和源起於中國西藏的印度河(Indus)等亞洲主要河流。雖然,到目前為止,這些河流水質尚未達到如黃河等中國國內河流的那樣的污染程度,但是,北京政府已經因為水壩建築工程與鄰國不歡而散。預期未來將有更嚴重的外交衝突。

根據湄公河下游的東南亞國家的統計,湄公河的河水有高達九成用於農業灌溉,是下游盆地百分之七十五人口的經濟命脈所系。環保組織說,由於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筑壩,和進行各項開發計畫,已經危及湄公河的魚群,並加重其污染程度。環保團體地球組織表示,中國還計畫在湄公河興建八座水壩,並打算爆破障礙,好讓船只能順利通行,這對湄公河構成最大的威脅。該組織的發言人韋通說:「由於河水氾濫的模式受制於中國的能源需求,而非季節變化,我們已經見到有農地受到災害,還有很多侵蝕情形。」韋通表示,「此地區八成的人仰賴魚類攝取蛋白質,而所有魚種都面臨了威脅」。

作為東南亞五國的生命之河,湄公河近年來的污染和其他許多問題的產生被東南亞國家的一些政客統一歸結為中國的問題,但評論家指出,事實上,包括泰國在內的沿岸國家的行為也影響到湄公河的水質和生態,把一切問題都歸結到中國頭上並不公平。

流經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印度河源於青藏高原,過去河的源頭是一個無污染的美麗境地,被視為神仙居住的地方。如今冰川退縮、植被破壞、高原湖泊的萎縮污染,越來越多的河流源頭地已不再清潔如初。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由於修筑河堤、工業和農業污染、排放污水及漁民捕捉,包括長江、恆河、印度河的亞洲各大河流的海豚正瀕臨絕種危機。

《中國水源危機》的作者馬俊(Ma Jun音譯)說:「國境並不是國內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但是,依據我們經濟的擴展速度,這些邊境地方的經濟活動會增加,環境問題將越來越嚴重。」

中國的自己的水源就已經危機四起,中國的水脈黃河源頭星星一般多的湖泊大半已經消失。水源不斷減少使得黃河動輒斷流。而黃河流域中50%的水源質量甚至沒有達到最低級別。專家指出,中國的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包括黃河和長江在內的幾條主要河流流經的區域。

長江流域總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9%,長江水質近年迅速惡化,江面的「白色污染」等飄浮物嚴重污染了長江水質,破壞了長江水面景觀。

水資源相對豐富的珠江目前也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突出問題,原因是隨著流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泄入河,致使流域水污染日趨嚴重,造成珠江流域大多數城市出現水質性嚴重缺水,水鄉無水可用已成為一種嚴峻的現實。生態環境也嚴重惡化,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尤其是廣州的水污染異常嚴重,所排放的廢污水已經站到整個珠江水系的58.6%。

無論是水污染問題還是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水對人的傷害,但本質上是人對水的傷害造成的後果。因此,在防止水對人的傷害的同時更要注意防止人對水的傷害。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指出:「破解中國的四大水問題,最核心的理念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中國的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包括黃河和長江在內的幾條主要河流流經的區域。一些水利專家警告說,由於人口劇增、水源乾涸和污染問題,中國將在2030年面臨用水危機。中國工程院湯鴻霄院士說,中國雖然水資源豐富,擁有200多條河流,但總體來說卻處於缺水狀態,其中可再生水資源量僅佔世界的6%,而人口卻佔世界的22%。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口發展到16億時,人均水資源量將為1760噸,接近1700噸的水危機臨界點。

專家分析,實際上中國採取的不願意為更乾淨的環境而犧牲經濟增長的政策,甚至在一些更邊遠的地方都造成環境問題。

但是,以往中國當局認為資源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環保是小資思想的觀念也在改變。中國最高層領導最近聲稱,要下功夫解決中國的的環保問題,規劃和提高能源效率,這些要在今後5年內成為中國經濟藍圖的一部分,同時,要度量污染帶來的經濟損失。

但是,對有些國家來說,中國著手解決自己國土內的問題時,這些國家也面臨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上世紀90年代末,北京政府在發現森林退化是導致大規模洪水的主因後,已經下令禁止大多數伐木工作。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木質傢俱出口量的增加,以及封閉自己樹林的政策,加大她對木材的需求。迫使中國公司進入緬甸、賴比瑞亞和鄰國印尼購買木材。

英國人權團體「全球證人」(Global Witness)的蘇珊娜•坎貝爾(Susanne Kempel)說:「中國的國內和出口需求量都在增加,但是,國內可以合法砍伐的樹木卻很少,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實際上,她在把自己的森林退化問題出口給其他國家,而且,這些國家往往都有自己的內部問題。」

去年,從盛產木材的緬甸北部地區非法越境到中國的木材量達100萬立方米。

即便在中國還沒有大規模地直接獲取其他國家資源的時候,中國的遍佈全球的公司,為了能源需求和礦產,也已經因為管理不善的煤礦或者開採而製造出了種種問題。

霍恩說:「中國人的貿易和投資決定中,都缺少對環境問題的考量。」

問題是,中國應不應該為所有在中國境內的由於生產所帶來的污染負責,因為,許多產品都是為了滿足西方國家的市場需求而生產的。環保組織希望,來自消費者的壓力能最終迫使公司開始注重環保問題。

馬俊說:「中國現在是一座世界工廠,當西方人在享受那些廉價商品的時候,我們卻在把所有廢棄物扔到我們自己的後院和河流裡。」他補充說:「在這方面,消費者有責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