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官代會」,何苦叫"人代會"

作者:徐林林 發表:2006-03-06 01: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月20日,湖南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進入第二天,當地主流媒體都在「特別報導」專版推出了代表專訪。其中,《三湘都市報》專訪了益陽市市長、湘西自治州州長;《長沙晚報》專訪了常德市市長、岳陽市市長;《瀟湘晨報》則讓株洲、湘潭、衡陽三市市委書記「談湘江保護」。

瀏覽上述專訪,發現官員代表所議之事大都是老生常談,確有見地的創新性點子並不太多,有的訪談內容甚至既大又空,讀之如同嚼蠟。本人雖然沒有把媒體對整個會議的報導都看完,但從以往數年的人大會議報導習慣來看,其餘市長、書記也會陸續圖文並茂地在媒體露面的。當然,還有部分重點市縣的人大常委會主任和相關廳局的行政首腦也要在媒體露面。

很多地方的媒體自覺的把人代會報導成了「官代會」,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代表結構不合理,導致官員壟斷話語權。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黨校教授王貴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我國各級人大代表中官員佔百分之七十的構成現狀,就曾大聲疾呼「代表中的官員之多是世界罕見的,人民代表大會不是官員代表大會!」(中新浙江網2005年2月23日電,原載當日《華夏時報》)在話語權向官員代表大幅傾斜的情況下,平民代表的聲音相形之下也就變得十分微弱了。何況,官員代表多半能說會道,擅長勾勒出種種美妙的藍圖,而這正好切合「以正面報導為主」的宣傳基調,於是媒體只得不惜版面與時段,爭相推出官員代表專訪了。

其次,平民代表人微言輕,正當訴求難以表達。身處官員扎堆的人大代表圈中,原本人數就極其有限的平民代表有幾個敢鬥膽立言,如實反映社情民意特別是群眾疾苦的?你想啊,身邊坐的不是書記,就是市長,不看僧面看佛面,說話總得留點神吧?在這樣的語境中,一些平民代表要麼盲目附和官員代表的建議、意見,要麼不痛不痒地反映點民眾呼聲,有的甚至還不忘巧妙而間接地給「父母官」們吹點牛皮呢。敝人有幸做過一屆人大代表,所以親眼目賭了這種被當地媒體描繪的「生動場面」。從做新聞的角度而言,某些平民代表的提案或發言的確大欠火候,實在不好也不宜做什麼「專訪」。

為改觀這一讓媒體左右為難的局面,筆者以為,對社情民意不置一詞的官員代表,應該建立相應的會議制約機制,及時請他們就此打住或立馬更換話題。同時,理當盡量為平民代表營造一個暢所欲言的自由表達環境。如此,在代表構成現狀暫時無法調整的前提下,相信「官代會」的氣氛會相對淡一些。媒體呢?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總是處於被老百姓指指戳戳的尷尬境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