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海蜇全嗑藥:中國水產品都是「藥水泡大的」?

發表:2006-11-29 14: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多寶魚事件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水產養殖廠裡養出的水產品,很多都用了藥。」記者近日在山東萊州一帶採訪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這樣表示。不幸被其言中,香港食環署近期在抽檢中發現,11個桂花魚樣本含孔雀石綠,已呼籲市民暫時停食桂花魚。

多寶魚、北美蝦(白蝦)、海參、海蜇,採訪中記者發現,這些離我們餐桌很近的水產品,均沒有逃脫「嗑藥」的嫌疑。山東萊州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水產養殖業十分發達,出產的多寶魚、海參、扇貝、蟹、鮑魚等遠銷全國各地。

11月22日,記者來到多寶魚的主產區之一──萊州,和在另一主產區榮成一樣,這裡的餐館中也從來沒賣過多寶魚。在金城鎮一家打出「海鮮種類齊全」的海鮮餐館內,正忙著招呼客人的老闆娘一聽記者提起多寶魚,話匣子就打開了。

老闆娘說:「我這兒開業五六年了,從來沒賣過多寶魚,我們這兒也沒人吃。那魚剛引進時,要200多塊錢一斤,沒什麼人吃得起。三四年前,養的人多了,用藥的事兒也傳出來了,大家又不敢吃了。和多寶魚一樣的,還有北美蝦。」

「在我們這兒,大人小孩都知道,北美蝦從小就是在藥水裡泡大的。」在萊州開出租車的劉師傅的說法與那家海鮮餐館的老闆娘如出一轍。隨後,在當地人的指點下,記者來到位於萊州城港路街道的一家養殖北美蝦的私人養殖場。

「確實,我自己也不吃這北美蝦。」面對記者的提問,養殖場的蔣老闆很痛快地說。說著,蔣老闆從門後的角落裡用腳踢出了兩個深色的空藥瓶,「效果好得很,只要連續投十幾天藥,就連免疫力最低的幼苗也很少再犯病了。」

蔣老闆告訴記者,為了節約成本,通常,蝦池內養殖的北美蝦密度很高,而這種蝦又很嬌氣,經常鬧病,所以從它還是幼苗時,就要每天投兩瓶甲醛到池子裡。另外,蔣老闆還告訴記者,除了用甲醛抗病,技術員還會經常用高錳酸鉀消毒液刷洗養殖池,用藥多少也沒有嚴格的標準。「見效不快,下次就多加點唄。」蔣老闆說。

在金城鎮,大海邊上建有許多大型養殖水池,初冬的海風將一池池的海水吹得蕩起圈圈漣漪。在一家養殖基地內,值班的老劉告訴記者,他的老闆姓李,基地裡養的全是海參,批發價是每斤25元。

在老劉的值班室對面,一間小儲物間內擺著兩個直徑約有1米的大塑料盆,每個盆內有200多隻被清水泡著的海參,老劉分別往每個盆內倒進了一小杓白色粉末,然後輕輕攪動盆裡的水,直到粉末徹底溶解。

發現記者盯著看他工作,老劉顯得有些難為情,並警惕地帶上了房門。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老劉終於開了口:「剛才我放到盆裡的是青黴素粉,這些海參的背上都花了,是感染了病菌,必須要消毒,不然,它們會把病菌傳給其他海參,要是滿池子的海參都染了病,就會化成水了,至少要賠30多萬呢。」

據悉,用青黴素溶液浸泡兩個小時後,病菌會被消滅,受感染的海參就會康復了。在萊州城港路街道,另一位海參養殖戶道出了他們的苦衷:「眼下海水污染越來越嚴重,水產品的價格競爭也特別激烈,大家都是大密度養殖,海參肯定容易得病。我們嘗試過用中草藥來增加參苗、魚苗的免疫力,但效果不明顯,還很貴,用青黴素、氯黴素不但價格便宜,見效也快。」

「這不是禁用藥!」採訪中,蔣老闆一再強調,「我們村附近的幾家養殖場,不論是多寶魚還是北美蝦,都用甲醛,效果很好,價錢也便宜。另外,氯黴素、硝基呋喃也用過,基本上一噸水加一克藥就夠用了。」蔣老闆不知道的是,在此次多寶魚事件中,多個城市抽檢的多寶魚樣本中,甲醛含量均已超標。

蔣老闆更不知道的是,氯黴素可以抑制人體骨髓造血功能,從而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藥品,則具有緻突變以及致癌作用。蔣老闆知道的是,他養殖的「被藥水泡大」的北美蝦,已經賣出去1000多斤了。

在萊州,海蜇雖不是養殖水產品,但每到夏天,很多漁民都會下海打撈,將海蜇肉醃漬後再出售。長期醃漬海蜇肉的老闆劉連喜一直處在矛盾中,擔心自己賣出的海蜇會對人體有害。

「海蜇醃過後,皮變薄了,也香了,熱炒涼拌都不錯。但在醃漬中,因為海蜇容易化掉,所以很多人都要買來白礬,摻在鹽裡,然後一起抹到海蜇上,就可以避免海蜇化掉。我也知道白礬是化工產品,人吃多了沒好處,但實在沒辦法,大家都這麼用,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我是不會這麼干的。」劉連喜無奈地說。

11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萊州金城鎮、港路街道附近的幾個水產品添加劑銷售店。在一家店內,聽到記者打聽是否有氯黴素、紅黴素等藥品時,一名店員立即將記者從上到下打量了一遍,然後說:「我們這裡不賣這種禁藥。」正當記者轉身要離開時,一個店老闆模樣的人順口拋出了一句:「你是上面來檢查的吧?」隨後一直「目送」著記者離開店舖。

一小時後,記者請一名當地人再次來到這幾家添加劑銷售店,卻順利地買到了魚用氯黴素、紅黴素等藥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添加劑銷售店老闆告訴記者,他過去也搞過水產養殖,「只要是大棚養的,就幾乎沒有不用藥的」。

在萊州,扇貝也是主要的水產品,產量也很大。採訪中記者發現,相對於聞多寶魚、北美蝦而色變,當地人對扇貝則情有獨鍾。在賣海鮮的餐館,食客們大都喜歡點上一大海碗的扇貝湯,可口又放心。

據當地人介紹,扇貝可以放心吃,因為扇貝是被裝進網兜中放養在大海裡的,投藥的機會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即使養殖戶想投藥,藥性也會馬上被大量的海水沖淡,所以對扇貝幾乎沒有影響。

今天上午,萊州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幾天,他們已對除多寶魚外,養殖戶養殖的其他水產品進行了抽檢,並對獸醫站、小藥店出售違禁魚藥的問題進行了檢查。這位負責人說,目前,當地正準備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以對各環節抽樣備檢的方式,來查明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養殖戶不直接面對市場,中間還有經銷商、運輸等環節。目前,即使養殖戶沒用違禁藥,但在以後的經銷、運輸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板子都會打到養殖戶身上。因此,我們正考慮採取抽樣制,一旦產品出了問題,不至於把整個行業一棒子打死。」這位負責人說。

南京農業大學水產系主任劉文斌副教授告訴記者,之所以被禁多年的孔雀石綠、呋喃類藥品又在水產行業出現,主要是因為目前海洋水質受到污染,長期使用中成藥或其他容許使用的藥,也使水產品出現耐藥性。「如果回過頭來再用那些多年不用的違禁藥,取得的效果會更好,這是那些人的‘老藥新用’法。」劉文斌說。

「政府的職能部門應加強對違禁藥的管理,不能讓它們在市場上流通,這也可以杜絕那些小養殖戶濫用違禁藥。」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教授說。多寶魚被查出硝基呋喃,桂花魚身帶孔雀石綠,這新聞再出下去,魚這東西甭說再上飯桌,恐怕得成過街老鼠了。

據上海的一名水產專家透露:「這集中反映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的不足,就在孔雀石綠被農業部列為禁藥的前一兩年,這種藥還被作為推介藥在水產雜誌上推廣。」可以給魚消炎、防腐,讓魚看起來更光鮮照人,價格也不貴,何況還是權威雜誌推薦的,這一舉多得的好事,養魚的、賣魚的憑什麼不用?

我們大多數的農民、漁民文化程度還不高,在他們心中,那些權威人士、專家恐怕和神也差不了多少,神的話能有錯嗎?但神不負責後果,所以,出問題了,得農民、漁民們自己扛著。

多寶魚出事後,「監管鏈」問題成了眾矢之的,但是,監管什麼是不是也要聽專家的?如果問題出在這一環,監管又從何談起?監管是不是可以從這裡開始,讓專家們也「文責自負」?

来源:法制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