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批評不對縫

作者:孫豐 發表:2007-02-07 08: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孫豐:小唐,批評不對縫!
你彈的與我們就不是一個曲!


我想,我所幹的只是一種認真的研究,這種研究自有它的閱讀圈子。這種圈子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各種圈子也自然而然地培育出它的行話。

行話--就是專門的述語,現在叫它學術語匯。

我寫文章是衝著我所想像的那個圈子,雖然不知誰與誰。這可不是有緣來相會,而是靠琴音來相識。老薑接渣是因他能用圈子的行話來接我撥的琴音,我對老薑的應答也是行規下的行話。發生在我和老薑之間的是一種唱和,這種唱和式的討論自有它的樂趣,但只有在行話裡才有這種趣味,滋味在個中,也只有個中人才品得。可網路是公眾的,一經言論也就公眾化,所以誰發貼子誰批評貼子都屬於自由,在法律的角度上就叫做不犯法。但人的行為不只有個犯法不犯法,還有個放矢有的沒有的,交流只有發生在圈子裡才有意義。不能用李白的才高八斗去評品愛因斯坦,也不能用義和團的刀槍不入去批評認識論。許多年前,中學裡考試,有的學生平日只知淘氣,一考試就翻白眼,凡回答不出的試題就寫「毛主席萬歲」,還畫上好幾個「!」號,叫老師哭笑不得。你呀,小唐,就是這些淘氣孩子,瞎扯一通,連寫些什麼東西自己也鬧不清,要弄懂自己的所說著不著邊際,還得二十年,這裡不存在看起看不起這種關係,學問的嚴肅性來不得半點虛假,好像咱倆也打過幾回招呼。你可以去挑選或拒絕貼子,也可以發些非圈子的議論,但要想說我孫豐那種行話,你什麼都別干,到南牆下去頭懸樑,錐刺骨,也得二十年!我可是付了這個努力的,六百頁的《純粹理性批判》我工工整整抄了十遍,也就是相當於《三圈演義》抄十遍,你有這份耐心嗎?有了這十遍,才造成那種言談的風格。

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漫步學派,它的創立者教導學子們說:「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只能在事物本性所允許的限度內,去尋求每一類事物的確切性。要求一位數學家去接受一個沒有定論的說法,正如要求一個演講家進行證明一樣,都是愚蠢的」。

中國年年邀請華人大學生去國內參加大學生辯論,其實這種辯論所培養的只是機智和應變,並不是對著道理真假的,辯論的目標是制勝,決不是求真,你就屬於這種類型。我喊你聲孩子決沒有看輕你的意思,你喊我叔都不行,至少也得喊聲老伯吧,我可以不自量地賣賣老充充屺上老人,你可連下橋去執行那個分咐的份也夠不上。那兩年咱倆還通過信吧?你可別自已刮了目。藉著你的話,我謅它幾句:你讀懂了就安安分分去讀書,不懂呢,你就照現在這個樣去寫!

我筆下說的這個黨,就像在上物理或化學課,是對著一個對象,追究它內含的性質。比如鐵,有空間性--即形態性(高矮、長短、方圓),有重量,受擊有響聲,受熱後能傳熱,導電,有不可入性,氧化性……等等。這些都是它自身的事,是天然的,不是因了我們在研究它才有的。我們研究得出什麼結論,不應受我們態度情緒的影響,而只應訴諸無情事實。這是一種立場,這種立場的本質就是揭露,並且僅僅允許揭露,揭露意味著不許有任何的強加(即綜合)。怎麼揭露呢?通過觀察、測量、放進氧裡、火裡--這是方法,這方法叫實驗。相對著對象來說才叫揭露,從我們的立場來說呢?揭露就成了認識,因為對對象的揭露造成了的是我們內在能力對相對對象的知解。所以科學意謂的是人的一種認識行為,這種行為必須是對著對象的,有限性的,實證的和訴諸無情事實的。從這個立場上做研究這種立場就叫科學。這也就奠定了科學的本性--必須是對著客體對象,以搞清對象是什麼--求其性質、關聯、變化為目的的探求活動。但在日常言談中往往把什麼都說成科學。比如:

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就是一個不著邊際的例子。

其實,只有在講知解的場合(知解只能對著對象發生),我們用來說具體領域的概念,才叫範疇,範疇表示它只有內涵性,而決不被別的概念所內涵的。比如,物理學包括力學、聲學、熱學、電學、高能物理……它物理學卻不被這些概念的任何一個所包含。

當我們只說我們自身的能力--理性時,概念就成為觀念。觀念的意思是我們借了它能明白世界、明白自身的那東西,它是讓人達到明白的介體,工具。就概念來說--只有必然性的概念才算是觀念。

有了這兩個定義,我們就不難理解,凡是觀念的(即觀念的對象)都是不能直面經驗的,也就是說不能像實驗科學那樣訴諸無情事實,比如「幸福」是一個觀念,它可被體驗和意會,卻無法像指著一棵樹,一道河那樣說這是一棵樹或這是××河,人指不出一種叫幸福的對象來;再比如「自由」,當你受到限制時就能感覺到什麼是不自由,卻不能指著一個東西說它叫自由。幸福、自由都只可被內體驗而不能相對做直面經驗。但人的認識卻必是對著對象的,可直觀經驗的,所有科學家都是對著人人都可感覺的對象來做研究的,所以凡科學必是經驗的--意思是像蘋果墜地那樣人人肉眼可見。但是觀念在人心裏,看不見測不著,是外感官無從證實的。由於我們民族沒有文藝復興的歷史,設有伽裡略和笛卡爾開創的理性史,所以我們根本沒完成範疇與觀念,也就是知解與理性的區分,日常中就往往把觀念和概念混同,把知解和理性混一。

這種情況所犯的是:把思想的主觀條件當成了對象的客觀條件,這種性質的錯誤,所滿足的是我們理性的假設,獲得的是一些貌似真理的獨斷。咱們就以描述境界的「層次」為例,「層」是一個可直觀的概念,誰都清楚它的涵義,竹筍、棒子都一層層的,可以一層層地剝向深處,可用肉眼來辨。可是「次」呢?是個頻率問題,你只能用心來體驗,不能用視覺來辨認。所以「高層次低層次」,往「高層次上帶」都是犯有把思想的主觀條件做為對象的客觀條件的錯誤。所得結論是武斷的和經不住理性檢驗的。

做為概念的「科學發展觀」也是這樣的獨斷。

這種錯誤天天在犯,又不容易發現。「科學發展觀」這話所犯的錯誤叫「形而上學的武斷」。那位洗滌我們理性的導師說:「若離開了經驗的範圍,就必須作仔細的考察,以保證我們想樹立的任何建築的基礎是穩固的。方法是:對已有的知識,若沒判定它是從哪裡來的,就不要使用;對一切不明根源的原則,都不要信任。也就是,凡理性要加以連接的,都必須首先經由知性的確認,以保證它做為知識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其價值與範圍。凡是未經知性確認的就不要使用」。用視覺去辨別「層」,辨別了就是由知性確認了,但「次」卻是感覺而非辨別,沒有做這種區分就是沒經知性的確認,將「次」與「層」相綜合,就不是可靠的和確切的,做為知識的一個原則,「層次」根本不成立,凡說到「層次」的地方,大家所理解的只是表示境界階段的那個「層」,而「次」純是蛇腳。

凡觀念都是具有必然性的概念,具有必然性的就是先天的,因而凡觀念都是先天的。「科學發展觀」這個概念的中心語是「發展觀」,嚴格地說只是其中的「觀」。因「發展」並不是觀念,而是描述,有關社會發展的問題只屬於社會或政府,而「觀」卻是一個時代的人都無從避免的。「觀」反映的是人對生活的嚮往,是看待世界的態度,因而是人生的立場問題,對自己與世界所處位置的體驗和態度--是只可內感而不能從外部直觀經驗的。而社會發展在任何條件下都只是個路線、計畫、政策、方針問題,是人工的操作,是後天的,並不是先驗觀念。因而它只屬於把智慧用於社會發展的那一部分人,永遠不可能成為普遍的觀念,觀念必須是不可抗拒而成的,自覺不自覺它卻非形成不可。而社會發展涉及的範圍幾乎無所不包,可視的不可視的,相對的不能相對的,想像的,信仰的,都囊括進來,既不是個觀念問題,也不是機械的相對立場能包括得下的。

不可能就社會發展形成觀念--觀念是不可抗而有,並非人工的建造。

而科學必須是對著對象的,可操作的,科學就無從與觀念相聯繫。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觀念的科學化這個問題。

既叫了科學,那就是科學而不會是觀。

既是觀念就不能再混同進科學。

胡錦濤說的這些話就不是行話,他身處寶塔之巔,前呼後擁,秘書成群,怎麼會正天不倫不類呢?今天有張鶴慈者貼了《胡錦濤還是清華大學的政治輔導員》,是為指出他離我們這個現實時代有多麼遙遠。也可以看出,我在做為反對黨的立場以外,僅僅就文明的方向對胡錦濤個人理性的批判是客觀的,恰當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迫切的。他這個人不具有活躍的開放精神,沒有境界,也培養不出境界,就阻得了社會的前進。請看張鶴慈的批評--

看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網路文化建設的講話的胡錦濤,就像又看到了一個四十年前的大學政治輔導員.除了有一些名詞是21世紀的,講話的精神和腔調都是四十年前的那一套.

從俞可平,潘岳,劉亞洲的講話和文章,你會感到他們是你同一時代的人.你可以不同意他們說的內容,但你起碼可以和他們對話.而看了胡錦濤的講話,你就會覺得很難和他對話.

客觀的講,中國今天的領導人,是官越大,說話也就越是黨八股.而且,像網路控制這一類敏感話題,一個中共的官員也的確難講.

胡錦濤的智囊那裡去了?就會搞什麼八榮八恥那一類的蹩腳演出?起碼應該想到,不能在封殺網路,整治媒體的戰線,把胡錦濤推上前臺.

科學就是揭露。揭露只有對著對象才能發生。

咱們人也像我剛才說的鐵一樣,是實在的客體,好幾門對人做研究的領域也屬於科學,如:生物學、醫學、人體結構學,實證心理學……也有一些研究不屬於科學而屬於理性的運用。就說「政黨」吧,黨雖是人建的,但人並不是天然就有創建能力的,得等理性形成併進化到相當高的階段--即到我們能自如地識別世界和識別自身時,才由於這種識別造成的聯繫而導致出看法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和利益要求的分野又不自覺地導致出集團,逐漸地進化成為黨,起初是由地域因素起作用,所以叫「鄉黨」,當文明衝破了地域的限制,活動達到更高的水平更廣大的範圍,就完全由政治上的不同見解來支配了,就是因政見不同才形成集團。所以黨做為事實不是人主觀上想結就能結出來的,而是只要有了理性能力才必定要形成的,政黨並不是人的產物,而是理性的產物,只是因只有人才有理性,我們在這裡實施了一次簡化。所以,政黨就有些根本的性質和特徵,缺了這些根本的方面,就不是黨了。比如一雙鞋,鞋的功用是保護腳,其特徵是有底有幫,你把一雙鞋的幫割去它就不是鞋,因它不具有穿到腳上並保護腳的功能了,它只能是鞋底。黨也一樣,有一些根本的性質,比如:集團性、整體裡的一部分,互相對抗性,類性質,對正義的追隨性與圍繞性…等等。這些考察不是帶著情感,也不是擬人化的,是中性的,我就是在這一意義上說共產黨不具有政黨的一般性質。我的老友也是在這一意義上與我相唱和的,這叫呼應,或者叫答和,我們彼此對唱和有充分的領悟。

但在你小唐和我們之間所發生的卻不是在思維的範圍裡,我與老薑浸泡在邏輯思維裡。而你卻是用情感、形象來作回應的。請看你的話:

「關於共產黨,無論你依據個人的經驗或知識,以「執政黨、霸王黨、竊國黨、專政黨、代表黨、革命黨、流氓黨、強盜黨、一個黨」等等詞語來概括它,都沒有「邪靈」、「邪教」、「邪魔」的評判準確和到位。無論你說共產黨是什麼,只要沒有點出其「邪魔」本質和真相,在它「死豬不怕開水燙」和「沒有明天」的今天,它根本就懶得理會你,隨你講好了。但只要你說它是魔,它立刻就緊張」。

其中:「無論你依據個人的經驗或知識」,你可以這樣「不論」,而我們卻必須區分,否則我們就不是認識論了,就不是理性的批判,我們也談經驗,但經驗只是做為知識取得所必須的材料,否則就只是鬥爭,毫無疑問,你小唐並不是以理性為條件展開的活動,雖然你也使用理性,總體上你是以意志為條件的活動,你是與共產黨作鬥爭,不是在理性的原則下對共產黨作的客觀認識。在我們說的「執政黨」裡,是若干概念間的過渡,構成為一個發展著的鏈條,其中有許多環節和步驟,是個過程,這是你根本無從把握的,在我們也選用幾個形象思維的概念時,是依附在我們的分析內,服務於我們的邏輯鏈環,你根本就不「物以類聚」,比如「邪靈」、「邪魔」這都是形象思維的用詞,不是可以用向量來考察的,能表達出情緒,不能完成認識論的揭露,我不是車寫詩歌!我們怎麼能在認識論裡引入「1+1=魔鬼或邪靈呢」?那只能表達憤怒與仇恨,我們的武器是是你願說就使勁的說,可認識論立場不會採用。

就以「假黨真魔」為例,這是神話裡的用詞,論證裡只能使用邏輯詞彙,因為邏輯詞彙是絕對的公允,「1+1」在共產黨那裡和在共產黨的敵人那裡都「=2」,「黨」做為名詞在共產黨與我們民主黨都是一個份量,多出一些或減少一些不是因為它們是「黨」,而是在「共產」或在「民主」或在「民進」裡,「黨」的內涵是絕對客觀的、穩定的,只有實際政黨的理念才是主觀的,因而個別的、不穩定的。說「納粹」、「共產」不是黨,意思是由於這兩個主觀性的加入,其所含的的個別性和不穩定性動搖了「黨」的客觀所涵,使它喪失了「整體裡的一個部分」、「互相對抗性,顛覆性」、「處在類之中」、「只圍繞著正義」因而就是「政權合法性的條件和橋樑」……等等根本性質,所以說它不是一個正宗意義(即不是合法的)黨,但政黨上述本性還建立在「集團性」上,共產黨失去了做為政黨的其他本質性,但沒失去集團性和力量性,我只在這一點上對老薑的立論做出提示。而形象思維的「魔」不可能對學述有任何增益,且不是量化的描述,其實「霸佔性」、「駕馭性」才是準確定性。我們不是在畫漫畫,貼海報,喊口號,不是演活報劇,而是嚴格意義的證明。

「姜福貞先生關於「共產黨是一個黨」一文,以共產黨「只是一個壟斷一切權力的政黨,一個長期佔據國家權力並由此取消國民權利的政權本身」的結語,來概括共產黨的「原罪」,對共產黨實在還是太溫情。因而《原罪的共產黨》的作者孫豐迅速做出回應:不同意姜福禎關於「共產黨是一個黨」的立論。孫豐明確地說:「共產黨不是黨」,「共產黨是一個功利集團。」

我的《原罪的共產黨》尚未開始張貼,我說的很清楚,因孫郎才盡,就停下寫作重去讀書,一年多未上網,寫些時評是為發表《原罪的共產黨》熱熱身,你還鬧不清什麼是「原」,什麼是「罪」,更無從瞭解「原罪論」所要內涵的究竟是什麼,就要參入到這種唱和中來,是太倉促了一點,在老薑和我間就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礙,我是在借他的話蒂來闡發,在我們兩之間是種意會,又借意會向讀者表達。要參入到一種敞開的批判生活中去,不是只了是解一下當下形勢就能夠的,那得不停止地補充,得為自己築起一個批判的根基,使你的批判總是被統御在一個始發概念下。只有不斷地補充才能及時排泄,才能保持與時代的脈博相同步。老實說你和你們團隊還處在鬧不清什麼是嚴肅的知識,還未體驗過什麼是「知不足」,我讀你寫的東而根本看不到你的思,而是思與想的混雜,你倒是應紮紮實實地去學,不學不足以議論。我是在五十多歲後才把玩到「今是而昨非」和「學而後知不足的」,越把玩越覺甜絲絲的。你還沒有這種把玩。

你後邊說的話太離譜。那些東西一文不值,那也叫文章?我現在有一百多件《原罪的共產黨》,倒不出時間來理論,如果我寫完此文時共產黨還沒垮,我們就來論戰。

在發稿時我又割去一大部分。寫文章就希望批評,在批評中才能發生頓悟,才能噴湧,但得對題。你的批評與我們對不上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