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坑殺20萬秦軍之謎

發表:2007-05-08 13: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兩千多年前,20萬秦軍降卒一夜之間被項羽的軍隊坑殺殆盡。歷史記載的坑殺之處就在今天的義馬二十里鋪一帶,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纍纍白骨。如今存在的遺址是一個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的土坑。風蝕雨淋,漸漸頹敗,周圍生長著青翠的莊稼和白楊。不過,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圖上,並沒有對這個遺址的
官方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這塊土地真的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嗎?

  殘暴的殺戮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第四》記載:「項羽將諸侯兵四十餘萬,行略地,西至於河南。」這是公元前206年10月,收復了六國舊地的項羽,率領大軍開始向秦地進發。在這支進攻秦朝大本營的軍隊裡,收編著剛剛投降的20萬秦兵。當部隊行至新安古城安營紮寨時,在軍營中流傳的「小道消息」,引發了曠古罕聞的大屠殺。

  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告訴記者,距離新安古城百餘公里的山西晉城高平西北隅,是秦兵和趙軍大戰的遺址,那裡是秦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地方。而在相隔54年後,新安古城卻上演了另外一場驚天悲劇。

  只不過這次施暴者是曾經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國兵士,他們用同樣的方式,把秦軍當年的暴虐還給了秦軍。

  歷史學家認為,此次大屠殺的根源,依然在於秦始皇的暴政。這個君王在統一中國後,不惜民力,頻繁徵調六國勞役建陵墓、筑長城、修馳道,讓那些被奴役的人們飽受屈辱。義軍的兵士們沒有忘記這些屈辱,現在他們有了機會,開始在路上隨意虐待秦兵俘虜。

  我們無法揣測降兵當時的心態,為了保命,他們或許只有忍辱負重。可是當隊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馬上就要西出函谷關,秦軍將士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

  《史記》項羽本紀描述這段歷史時說,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這些投降的秦軍既擔心項羽勝利,他們自己成為引狼入室的秦姦;又擔心項羽失敗,秦朝會把他們的父母妻兒全部殺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將是難免的。但是這些悄聲的議論,並沒有逃過楚軍的耳目。

  《史記項羽本紀》說:「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據說向項羽報告秦兵降卒動態的是九江王黥布,關於這點史書中並沒有確切的記載。如果是真的,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料到,這種小道消息,會給20萬秦軍降卒帶來如此慘重的殺身大禍。

  項羽得到報告後,就跟黥布、蒲將軍商議,最後三人拿出意見,認為「軍隊裡秦兵眾多,如果入關後不聽指揮,或者臨陣倒戈,那麼取勝就非常困難,不如及早殺掉,以免後患」。於是,「楚軍夜間突然動手坑殺秦卒二十餘萬人於新安城南。」

  悲愴的新安古城

  根據史料記載: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鎮,這裡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人們通常所說的位於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的這裡。《括地誌》說:"漢新安縣城,即坑秦卒處。"同樣的說法在《史記項羽本記》中也有記載,說"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萬於新安城南"。新安古城就是今天的義馬二十里鋪村西李杏灣村。

  不過記者從地方史誌辦公室瞭解到,彼時的新安,並不是今天那個自隋代重建的新安縣城,而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設立的縣治。新安古城位於新城東北方向,二十里鋪村下石河一帶,西距澠池13公里。呈長方形存在的古城遺址,東部邊緣大部分被澗水淹沒了,考古曾經發現地下夯實的城牆土層,同時存在的,就是那個裸露在地面的、經歷過若干風雨的"楚坑"。

  斗轉星移,時空變幻,歷史早已經歷若干次輪迴。那座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被稱為"楚坑"的遺址,在二十里鋪附近居民的眼裡,只是收藏了無數遊魂的「萬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兩千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見證了一場暴虐的屠殺?

  坑中挖出大量人骨

  今天的「楚坑」遺址,在當地被稱作「萬人坑」。它的南面,是發源於陝縣境內的澗河,坑的北面則是土嶺和李杏灣村,東西為平地。記者翻閱義馬和澠池縣誌發現,"萬人坑"遺址右面原來還有一座白龍廟和一口八角青石井。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時,它們全部被毀,原貌不復存在。

  可是,歷史的發現和巧合,往往就在這樣的毀壞和重建中生成了。當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李杏灣村施工時,深入地下的鐵鎬卻從土中挖出了纍纍白骨。當地的地方志記載,這就是歷史上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遺址,只是此時軍閥混戰,遺址並沒有得到繼續挖掘或保存。

  河南大學歷史學院有關專家說,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民在坑內平整土地時,還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如今又是很多年過去了,楚坑雖然風蝕雨淋,其勢頹敗,而規模卻依舊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楊和蔥綠的麥田當中,同遠處幾家散落的農家小院一樣,守候著一派清新的田園風光,任人如何想像,都無法把它與20萬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聯繫起來,拼接出屍骨鐵矛、悲叫連天的殺戮年代。

  但是,歷史畢竟來過。只是,真的有20萬之眾在這裡被一夜間殺掉嗎?

  數字懸疑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第四》記載:十一月,「羽詐坑殺秦降卒二十萬人於新安。」

  按照史書的說法,20萬秦軍降卒在新安古城被殺似乎是確鑿的事實,除了將領章邯、司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沒留。《項羽本紀》透露,「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

  但研究歷史的人認為,這個數字是值得懷疑的。既然項羽讓長史欣統領秦兵降卒,就證明秦軍已經接受改編,並不是被收繳了武器,「被裹挾前行」。這樣以來,讓20萬士兵一夜之間消失,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擅長古代戰爭史的秦漢專家、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朱紹豪分析說:被殺的秦軍降卒可能只是一部分,是跟隨章邯投降而中途又想背叛作亂的秦軍士兵,因為在當時的背景下,降軍通常有一種膽怯心理,缺乏鬥爭的勇氣。當他們的一些夥伴面臨殺戮時,根本沒人站出來真正反抗。這樣以來,投降的秦兵編製被打亂了,這個20萬建制的部隊也就不復存在。

  「另外,也不否認虛報殺敵數字的可能。在古代戰爭中,有的將軍打了勝仗,出於邀功的需要,會故意多報。」

  秦軍降卒是如何被坑殺的

  關於這一場殘暴的殺戮,史書沒有詳細記載。

  要殺數萬手持武器的兵士,難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難來臨,恐怕沒有人會甘心引頸待殺。所以,在坑殺秦兵降卒之前,項羽應該是設計了一套計謀來矇蔽兵士的。

  根據《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第四》描述的「羽詐坑殺」,歷史研究者推測,降兵必須首先被集中起來,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或許就是挖坑。在新安故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裡,秦兵降卒被六國的兵士驅逐著挖坑。當然,或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被勝利之軍欺負慣了而逆來順受的秦軍降兵,忍氣吞聲的按照楚軍的吩咐,開挖大坑。當大坑開挖到兵士無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監督他們幹活的六國士兵,突然變得猙獰起來。無數的長矛鐵槍對準坑內的軀體,瘋狂的刺殺,鮮血和泥土,哀嚎和悲鳴、求饒和怒罵交織著,一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就在我們目光無法企及的地方蔓延開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