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盜掘朱元璋墓的人都未得手?

發表:2007-09-24 21: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明孝陵為何能在數百年間躲過賊手?曾主持明孝陵申遺工作的南京大學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所教授賀雲翱告訴記者,自1997年起,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測等高科技手段對明孝陵進行了長達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證實,歷史上沒有一次能夠盜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盜措施、歷史機緣以及地理位置共同決定的。

經過勘探,明孝陵所在的獨龍阜原本是一座堅固的石頭山。有些皇陵是從上往下扒開一個深穴,建好後再封起來,但明孝陵卻是橫向鑿入山體,從內部掏空建玄宮。「這種橫穴式的方法雖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堅固。在沒有炸藥的情況下,古代盜墓賊從頂部向下打盜洞根本行不通。」賀雲翱說。

橫穴式設計使墓道成為盜墓賊的唯一通道。為了隱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費盡心機。通過精密磁測,考古人員探測到,墓道並不是人們想像中那樣在正中間,而是偏在一邊,這種反常規的設計讓許多盜墓賊無功而返。

除了橫穴和側墓道,考古人員還在明孝陵寶頂高高的封土堆下發現了厚厚一層圓潤的鵝卵石。賀雲翱介紹,鵝卵石本來應當出現在低窪的山澗中,它們現在出現在獨龍阜的山頭上只有一個原因——這是人們背上來有意鋪設的,不僅便於雨水迅速滲透到寶頂排水設施中流出去,更為重要的是防盜。「這類似於古代一種流沙防盜法,當盜墓賊挖開一個洞時,鵝卵石就會從四面八方滾落下來把洞填滿。」賀雲翱說。這也是現在連盜掘的痕跡都很難找到的原因。

雖然明孝陵採用了三大有效的盜墓措施,但是如果遇上像東陵大盜孫殿英那樣握有重兵和炸藥的軍閥,也難逃一劫,幸運的是,歷史機緣卻讓明孝陵逃脫了這些大賊的魔爪。賀雲翱介紹,雖然明代以後南京城屢經戰火,但每個新政權無一例外地對明孝陵加以保護。清朝建立後,通過保護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區的抗清思想。甚至康、乾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來明孝陵祭拜,康熙還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洪秀全、孫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權後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滿清、恢復中華的決心。

賀雲翱認為,明孝陵躲過賊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離南京城太近了,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城裡立即會知道,這讓盜掘活動不可能延續太長時間,只有無功而返。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