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才知道:年輕10歲的「秘訣」(圖)

發表:2008-03-19 00: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在一個社交場合,來賓們拿著酒杯三三兩兩地在談天,我也與一個德國女教授有一搭無一搭的閑扯。話題中不知怎樣就談到了年齡,在國外多年的我當然知道年齡是西方人尤其是女人的國家級機密,當然不會去問對方的年齡,但是對方卻在無意中透露了玄機:"你們東亞人的年齡我們西方人永遠猜不出來,不過我多年的經驗是加上10歲就差不多。"我聽出來了,她的意思是說,如果東亞(含中、日、韓、越等國)人看上去是30多歲,那麼一般他(她)已經是40多歲了;如果看上去是40多歲,那麼他(她)八成是50多歲了,以此類推。我聽了大笑:"照這麼說,那麼我看你40多歲了,就要減去10歲嘍?她無奈地說:"我們西方人看上去多少歲就是多少歲。"

所以說,中國人既不用化裝也不用化妝,只要是一到國外,在西方人眼裡立馬就減去10歲,這便是我要與各位獨家分享的年輕第一個"秘訣"。當然,日本人、韓國人也有同樣的"待遇"。比如下面這張圖,一位韓國網友比較了同年(1980,1982,1987)出生的韓國和西方女性名人,韓國人看著年輕許多。

不過如果僅僅是憑著天生一張娃娃臉減去10歲,未免有點淺薄,出了國的中國人減去10歲其實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我記得多年前剛出國到法國那陣子,我觀察一同出國的中國留學生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在與法國人打交道時原本外向的同學突然變得內向了,原本內向的同學近乎木訥了。原因很簡單,我們法語水平不高,想用法語幽他一默調侃兩句也不會,只會用簡單的詞彙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即便是在國外居住了幾年甚至更長的中國人,用外語與操母語外國人交流時遇到最敏感最核心的話題,依然不免有詞不達意的尷尬,往往要躊躇再三試圖找最恰當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搞不好連"這個、這個"的漢語口頭語都會冒出來。這時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當然也包括其他操外語的外國人)就顯得有幾分不成熟,這麼著中國人就又年輕了10歲。所以減去10歲的第二個秘訣就是到了國外也有意無意地堅持說一口不流利的外語。

如果說以上兩個"秘訣"都是外國人的幻覺,那麼長期出國的中國人回到國內面對自己的同胞時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記得我們大學同學聚會,中年的朋友們來相會,我觀察20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又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在國外的同學,不論混的好壞,一律是50年不變的架勢,清瘦矍鑠,國內的同學們見了不覺就生出幾分憐憫:咋讓資本家剝削成這樣了?反觀國內的同學們,乍一見他們幾乎都不認識了,就想起文革樣板戲《沙家浜》"軍民魚水情"的經典唱段:"一日三餐有魚蝦。人人都說是這樣長期來住下,只怕是心也寬,體也胖;路也走不動,山也不能夠爬,怎能上戰場把敵殺。"當然這最後一句唱詞中的"戰場"不再是真槍真跑的陣地,而是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的商場、官場、學術圈。相反,在國外的同學們朝九晚五,不請客、不送禮、沒有應酬、沒有夜生活,也不用琢磨老闆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到底是什麼意思,久而久之腦袋就變得清純起來,除了學歷高什麼指標也不高。所以與國內同學相比,在國外混的同學們不論是體型還是思維都年輕不止10 歲。這種奇異的現像在第二代身上表現的愈加明顯,國內同學6-7歲的孩子,個個如精靈一般,說起話來和小大人一般滔滔不絕,滴水不漏,常有驚人之語。在他們面前,國外同學10多歲的孩子們往往不是聽不懂,就是插不上話,一幅很傻很innocent模樣。

記得文革後作家諶容曾寫過《減去10歲》的小說,那是幽默也是幻想,我今天透露的這個秘訣才是真格的。簡言之,中國人年輕10歲的秘訣就是到國外去混,口語也不用學的太地道,不與天鬥,更不與人奮鬥。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