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香港的似水年華(圖)

作者:譚衛兒 發表:2008-04-15 22: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香港政府計畫將當地建設成為無線城市 

提起香港, 你我會想到什麼? 人潮熙來攘往的中環, 旺角, 彌敦道? 名店林立的 "血拼"中心大小商場? 遊客摩肩接踵的尖沙咀星光大道? 維港兩岸閃爍的霓虹燈光? 香港, 給你怎樣一個記憶? 她是購物天堂; 是繁華的大都市; 是永遠急步向前的 "永動城"; 總令你有點喘不過氣來; ...... 總之, 香港可以令你興奮, 令你著急, 令你有壓迫感, 但就是難令你心平氣靜。

事實真的如此嗎? 是這個城市太忙碌? 還是我們太忙碌而忘掉了停一停, 欣賞身邊的風景? 我們的身邊, 原來躺著許多等著我們去發現, 去欣賞的美麗。只是, 要在香港式的繁忙中偷空, 我們又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呢? 這些問題, 最近悄悄地呈現於香港社會面前。

月前, 應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之約, 和同事一起, 與這位特首曾蔭權口中 "好打得", (很能幹)的官員午餐, 這位快人快語的局長慨嘆, 她身為 "發展局"局長, 但上任以來所做的工作, 似乎是 "保育"多於 "發展" -自去年夏天香港清拆天星碼頭, 皇后碼頭等建築物後, 一股 "集體回憶"潮席捲香港。 香港人變得集體多愁善感起來, 目睹著一座座載滿兒時記憶的舊建築被拆掉重建, 香港人突然爆發出一股集體力量, 要共同去追憶香港的似水年華。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特區政府推出了一個新概念:"活化"有價值的古舊建築。 雖然官方和民間, 對 "活化"這兩字怎解釋, 似乎有點不甚了了, 又有點南轅北轍, 唯一大家都明白的是, "活化"需要大批金錢, 也就是說, 需要納稅人共同去承擔。而林鄭月娥的發展局, 正是要負起這大任的部門。她慨嘆, 需要在其工作中, 為保育與發展找出一個合理的平衡點。是的, 若非如此, 香港人可能以為她這個發展局長只懂 "保育", 不懂 "發展"呢。政府去年公布了五百座被列為古蹟保育價值的建築物。但要為這些建築物注入新生命, 離不開一個很市儈, 但又很實際的字: "錢"。 而且民意也對發展與保育孰重孰輕也眾說紛紜。

集體回憶

香港是個很有個性的城市。 走在香港的鬧市, 你不會懷疑自己置身於一個世界級的大都市; 但當你轉入特別的區域或路段, 你又會看到彷彿與一個現代都市的五光十色有點格不入的許多老舊建築: 如那些門坎小小, 櫃靠高高予人神秘感的當鋪; 那些能替你遮擋雨的戰前 "騎樓"; 更不用說那些令香港人情感交集的殖民地風格建築, 如灣仔警署, 域多利監獄等; 那些場景, 令人有如時光倒流, 一如普魯斯特在其名著 "似水年華"裡所描述那種情懷: "回憶是人生精髓"。是的,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個特別的對象, 無論大小, 一段特別的音樂, 無論激越或慢板; 都會勾起你我特別的記憶; 而一座古舊建築物, 更是盛載了人們不知多少的回憶。

本來, 回憶是很個人的感受, 但香港近年卻出現了 "集體回憶" -市民共同追憶特定的時間內所發生的特定的事情, 因此有有了一種要求去共同保謢能喚起那種記憶的所有東西。 但一向崇尚獨立思維的香港人, 何以會有這種集體的思維? 看來沒有別的解釋, 只因為大家都愛這個城市, 便期待她的生命的延續可以生生不息。 普魯斯特曾這樣形容人的回憶的重要: "昔"就是 "今", "今"就是"昔", "今"與 "昔"的結合, 就是真正的生活。 回憶, 也就是我們生活的延續。香港, 就在人們的"集體回憶"中, 不斷地發展著, 延續著她的精彩。

日前, 特區政府推出了中環新海濱設計方案。 這是政府在去年拆除皇后碼頭後, 對整個中環海濱區重建的一個規劃。 在社會一片環保, 保育聲音下, 這個新方案大幅增加了綠化面積, 一改以往以高樓大廈為主的風格。同時, 為了保住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政府將把已清拆了的皇后碼頭和天星碼頭的一些組件重新置放於新的海濱區。 如此一來, 勢必減少可以興建商業大廈的土地, 政府賣地收入因此大減, 有測量師估計, 政府因此會少收一百億港元的賣地收入。 難怪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上, 以 "代價很沈重"來形容新方案。

香港要發展, 但香港也有令人緬懷的過去。發展, 不代表忘記過去。因為, 今天是昨天的延續, 沒有延續就沒有生命。要追憶逝去的似水年華, 不能像普魯士那樣, 把房子關上, 門窗關上, 室中無光, 晝夜顛倒, 以為這樣就是時針向後退時光倒流可以贏取時間。但是, 普魯士的情坑, 卻是忙碌的香港人要學懂珍惜的, 只要香港人能明白, 要保住那似水的年華, 不能光靠喊口號, 也不能靠示威抗議, 我們每個人都要付出代價, 而且代價還不菲。

有人說, 香港是個很實際的城市, 而香港人更是實際, 這從香港人的口頭禪"一分錢一分貨"就能看得出。保住回憶當然要付出代價, 但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會說 "我願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