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大不易

發表:2008-09-15 20: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為人生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今渠述作與同游。"

這首七言律詩為杜甫所撰題為〈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首聯即開門見山毫不保留地,以堅定的語氣,表達在詩作上自期要求盡善盡美的目標,並竭盡所能尋妙覓奇,企冀能有陶(潛)謝(眺)細緻的思緒和絕妙的手筆。

與此同時也寫述了詩人不為外人所知的苦況。李白在〈戲杜甫〉詩中即以關心的筆調說:"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既惜杜甫的才氣,也抒發自己身為詩人的苦楚與傲氣。

古人有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文如此,寫詩尤然,必須是盡心盡力的,所以說寫詩作樂,實則是苦中作樂,困裡求解,於身受其苦之餘,不少文人雅士皆抒發了切身的感受。

賈島,唐代的苦吟詩人,著有《長江集》。史上留下許多關於賈島艱苦吟詩的趣聞,如〈題李凝幽居〉詩中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原本他對於用"敲"或 "推"字猶疑不定,沉吟許久後,恰巧遇上文豪韓愈,才以"敲"字定案。"推敲"一詞因而流傳後代,表示為文的苦思。據說在此之後賈島就寫下了另一首知名的〈題詩後〉,十分能反映出賈島作詩的刻苦用心:"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唐朝詩人盧延讓在他的〈苦吟〉中,寫到詩人尋思佳句的景象,更挖苦了自己作詩時的辛苦與狼狽:

"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不目文賦易,為著者之乎。"

宋代葛立方所著的《韻語陽秋》一書中記載:"陳去非,嘗言:唐人皆苦思作詩,故有所謂: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裡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生。"

明代朱承爵所撰寫的《存余堂詩話》也說:"詩非苦吟不工,信乎,古人如孟浩然眉毛盡落,裴祜袖手衣袖至穿,王維走入醋瓮,皆苦吟之驗也。"

好句妙詞難得可貴,儘管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有時就是一字難求,時而靈光一現,時而如波光水影;有時遙不可及,有時擦肩而過,難怪詩人比喻詩句猶如"人家走失的貓",遍尋尋不著,不尋倒找到了!

創作中不為人知的困苦,正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所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果真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来源:人間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