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氣的孟子

作者:李興濂 發表:2009-05-18 23: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二千多年前群雄割據、諸侯爭霸的戰國亂世中,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就是孟軻﹙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孟子所創立的學說像一道犀利的閃電,劃破了歷史的長夜,給人們帶來一絲民主的光亮,它代表了中國知識份子內心剛正不阿的正氣和對世俗保守勢力的抗爭的力量。孟子的學說影響到當代中國和世界。人類社會已進入了公元第三個千年的大門,然而,孟子提出的命題,諸如貧困、戰爭、人權、民主、民生、教育、環保等困擾人類的社會問題,至今仍需要人們還要像孟子一樣繼續努力地想方設法加以解決。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說:"孟子的著作肯定對中國人有影響。雖然他對儒教的影響遠不如聖•保羅對基督教的影響大,但是他無疑是一位有巨大影響的作家。......全世界也只有幾個哲學家有過這麼大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也說:"孟子學說的價值是一個很複雜而且值得深摳的領域,......目前,我們還不能瞭解他們所體現的內心世界。"有的學者甚至說,孟子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偉君子形象留存於世界的,他是那個世界裡最富有創新意義的歷史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與他同時代的歐洲哲學大師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人相比毫不遜色,甚至遠遠超過他們。的確,孟子作為孔子學說的重要傳人,一生繼承和發展孔子學說並融於社會現實為己任,在各種矛盾中,他充滿自信的喊出了五百年舍我其誰的豪言壯語,為我們今天留下這些珍貴的激揚文字。

宣揚"仁政"思想

性善說,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貫穿於整個思想體系之中。為人的自我修養、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為用教育的方法來解決人的問題乃至社會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他主張人生來都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仁、義、禮、智的發端。孟子發展了孔子的"禮治 "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張"仁政"。"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內容。他系統闡述了"仁政"型社會和諧理論,這一理論以經濟和諧為基礎,以道德和諧為核心,以上下和諧為主幹,以善政善教為兩翼。他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暴力治國,認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重民輕君" 是他"仁政"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不遺餘力地宣揚仁政思想,在與齊宣王討論治國之道時,總離不開仁政,齊宣王一聽就頭疼,因為他不施行仁政而實行"霸業",所以,他用種種託辭,拒絕仁政。齊宣王說:"我有個毛病,愛聽音樂。"孟子說:"愛好音樂那好啊!你把這個愛好推廣開來,讓全國人民也享受到音樂的快樂,那就是王道的仁政了。"齊宣王說:"我有個毛病,愛武功。"孟子說:"這好啊!愛武功保家衛國,是使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勇,就是大大的仁政。"齊宣王說:"我還有個毛病,就愛錢財。" 孟子說:"愛錢財好啊!像周人的祖先公劉在創業時發展經濟,藏富於民,才有了八百年的基業。"齊宣王見用"好樂"、"好勇"、"好貨"都不能把話題引到他想聽的"霸業"上來,就說:"我還有個毛病,愛女人。"其實他並不是一個好色之人,非但不好色,在所有的帝王中,唯獨他敢娶一個其醜無比的無鹽做正宮娘娘。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這位正宮娘娘真名叫鐘離春,無鹽是地名,她出生的地方,後又被封為無鹽君,後世的人反而忘了她的芳名,只知無鹽了。俗語說"美如西施,醜如無鹽",指的就是她。齊宣王之所以說"寡人好色"只是想套出孟子說出"霸業"來。孟子說:"文王也好色,他天天都帶著他的外國太太姜美人,可他行仁政,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歸順他。如果大王你對民眾好,讓他們幸福美滿,你好色也沒關係,只要使全國百姓都能過上美滿生活,豈不是大好事!"齊宣王自稱 "聲色貨利勇"五毒俱全,全被孟子的仁政否了。孟子接著向他講了治國道理,其中談到要知人善用時,齊宣王說:"我下面那麼多人,我怎麼知道誰好誰壞,哪個該用,哪個該免呢?"孟子說:"您有一個臣子,把妻子和孩子托付給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國遊歷。等他回來的時候,看到妻兒卻在受凍、挨餓。對待這樣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宣王說:"和他絕交。"孟子說:"假如一個官員不能很好地管理他的下屬,應該怎麼辦呢?"宣王說:"把他撤掉。"孟子說:"假如一個國家四境不治,亂得一團糟,又應該怎麼辦呢?"宣王無話可說,於是左顧右盼,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了。

一次,齊宣王說道:周文王的豢養禽獸、種植花木的園子,有七十里見方,應該說是不小了,老百姓卻還以為小。而他齊宣王的園子,只有四十里見方那麼大小,比周文王的園子差得很多,可老百姓卻還嫌大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孟子的回答,可謂精彩之極:"周文王的園子,七十里見方,但割飼料和打柴草的人,可以到裡邊去,打野雞、獵兔子的人,也可以到裡邊去;文王和老百姓一同享有園子的利益。那麼,老百姓認為這個園子小了,豈不是很正常嗎?我聽說在首都的郊外,有一個屬於陛下的園子,誰要是射殺了裡面的麋鹿,就等於犯了殺人罪。這不是就在國土上挖了一個坑,等人掉進去嗎?而且這是一個四十里見方的陷阱,那該怎樣坑害老百姓呀?所以,老百姓嫌它大,難道不應該嗎?"聽了這番話,齊宣王又是無言以對。

孟子認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引言均出自《孟子》下同﹚只有懷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夠成為在道德上無可指責的君子。而君子的最大特徵就是能夠以仁愛人,以禮敬人。只要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仁愛、寬容、克制和關懷,社會就會朝好的方向轉化。孟子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在孟子看來,以威服人不是心服,而是口服,長期下去下屬只能靠假意的奉承來服從權勢。這種假的服從發展下去,就會把人完全變成一種玩偶,一種工具,甚至會導致權勢的滅亡。孟子的"仁政"思想基礎是民本主義或古代樸素的人道主義,即以人為中心,以民為本。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比政權重要,更比天子重要。"得民之道"在於得民心,孟子告誡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天"更多地指向"民意",天意和民意的統一,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民意的背向決定著一個政權的存亡。他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觀點,都成為流傳不息的千古名言。孟子繼承孔子仁學,並把它推廣到政治心理上去,把它視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從而把仁學修養學發展成仁學政治學,這是孟子思想對孔子思想的獨特發展。

孟子主張仁政,還體現在法治上。有一次,弟子桃應問:"舜身為天子,任命皋陶當了法官,舜的父親瞽瞍卻殺了人,那該怎麼辦?"孟子說:"把他抓起來就是了。""難道舜不能阻止嗎?"桃應又問。"舜怎麼可以去阻止呢,皋陶去逮捕瞽瞍是依法辦事。""那舜該怎麼辦呢?"孟子說:"舜可以把天子之位視若破鞋一樣拋棄,偷偷地背起父親逃走,住到海邊去,一輩子都樂而忘返。"孟子的回答體現了法律、道德高於王權的思想。天皇老子犯了罪也應法辦,哪怕是聖人舜的父親,也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體現在他的政治理想上,還體現在他對待自然生態上。他說,不違背節令而按時耕作,糧食可以吃不完;密孔魚網不許入水,魚鱉才可以吃不完;在適當時候上山砍伐,林木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才能使老百姓養好活著的人,安葬好死去的人而不再有缺憾了。孟子還說:"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十分關注自然資源的保護,提倡愛惜萬物,因為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萬物,愛惜萬物就是仁愛百姓。他舉齊國的牛山為例,原本林木茂盛,生機盎然,後因砍伐無度,成了荒山禿嶺。孟子呼籲"山林之綠"和"人類之善"同是重要的美。這種生態觀念,與當今的公益廣告語"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如同一轍。

蔑視王公權貴

孟子對貴族階級持一種反叛和批判的態度,對國君更是大不敬,表現了孟子的民主精神和批判精神。"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孟子說梁襄王"不似人君",就等於說他不是個東西,比成語"尸位素餐"還差勁!有一次,齊宣王問計於孟子,孟子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齊宣王又問:"湯放桀,武王討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的回答很清楚,皇帝昏庸無道,他就不是皇帝了,殺掉他,是可以的。殺掉厲王、紂王這樣的暴君不是"弒君",這些暴君恣意榨取人民的血汗,已經成了披著君王的外衣的吃人野獸,人民不打倒他,他就要吃掉人民。孟子甚至說,如果能殺掉那暴君來安撫百姓,就好像及時雨從天而降,是大快人心的。歷史上能以這種口氣對君王說話的政治家古往今來確實少見。孟子初見梁惠王時,梁惠王客氣地說:"先生不遠千里而來,能紿我國帶來什麼利益呢!"孟子劈頭就是一句:"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一句話把梁惠王噎回去。第二次見面是在王家花園裡,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聽了,從《詩經》說到文王,從文王說到亡國之君夏桀,連那句咒罵帝王們的話"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都用上了。這麼掃興的話,也只有孟子說得出。

孟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殺人爭地搶財的時代,面對殺人暴行,孟子對梁惠王脫口罵出:"不仁哉,梁惠王也!"-這梁惠王真不是個東西!因為他"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為了爭奪土地,不但犧牲無辜百姓,連自己的骨肉也豁出去不顧了。孟子就是這樣桀驁不馴,睥睨天下,對國君的不仁不義,敢怒敢罵。跟那些大人物說話,別把他們太當回事,搞得自己像個縮頭烏龜樣。他有豪宅怎麼啦,他有美女如雲怎麼啦,他有美酒佳餚,寶車怎麼樣,他到處吃喝玩樂又怎麼樣?大爺我不尿他!孟子一句"大人則藐之,吾何畏彼哉",簡直如一口痰吐在大人臉上!翻開《孟子》就會看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這樣言辭犀利、敢於逆鱗的話,比比皆是,對於這個老"憤青"刺頭,經常使國君們"勃然變乎色",或者無言以對,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好在那個時代還算寬容,但到了明朝,朱元璋看了這些話可就不一樣了:"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乎!"﹙全祖望《鮚崎亭集》﹚這老東西要是活到今天,非把他剁了不可。並命令把《孟子》裡的這些話統統刪去。孟子確實是中國笫一位具有現代精神氣質的知識份子,他為中國知識份子樹立了第一塊碑石和路標,糞土當年萬戶侯,敢對權勢者說不,並投以輕蔑的一瞥。

為民申求權利

孟子在政治急速轉型、社會紛亂重組、經濟急劇發展的戰國時代,他以全副的生命投入救世的事業,心援天下,手援天下,奔走呼號,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主體的政治主張,堅持在戰亂頻仍的苦難中為黎民百姓伸張權利,為生民立命,充分展現了一個知識份子的堅定使命感。

孟子肯定眾生人格平等,國君、大臣和庶民在人格上並沒有高下之分,"人皆可為舜堯",在等級分明的古代社會,這一思想無疑是大膽而帶有民主意識的。孟子指出社會的不合理,貧富不均,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餓死凍死在路邊,有口氣的流浪各地乞討為生,官府卻富得流油,錢多得沒處花,那些官員有誰想到過飢寒交迫無家可歸的老百姓呢?官府當回事嗎?這樣做,遲早要還債的!官員們應該少惦記著些銀兩,多想點怎麼能給老百姓辦點人事,使他們對上足以事奉父母,對下足以蓄養妻子,並應規劃經濟的措施。君王不應與他國交戰,而應與大家共同的敵人-貧窮相抗衡,因為貧窮和愚昧才是罪惡和混亂的根源。孟子說,老百姓沒有穩定的收入,心裏就不踏實,心裏不踏實,就很可能鋌而走險,等老百姓犯了事,就動用國家機器來處罰,這就是罔民。孟子對人民充滿了同情關愛和尊重之心,他第一次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提出"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政治行為觀,體現了"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的心為心"的科學的政治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老幼"觀就是他向整個社會發出的呼籲,人活在世上,不僅要愛自己,還一定要愛他人,愛社會。

孟子主張"民有恆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他設想了"井田制"這一自然經濟,使"黎民不飢不寒",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體現了孟子心中所描繪的百姓生活豐實和諧的社會理想。二千多年過去了,世界各國人民仍在為解決生存、貧困問題而努力。孟子提出的"民事不可緩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制民之產","薄其稅斂","取於民有制","民可使富也",這些主張就是在今天聽來也發聾振聵。

孟子對大富大貴的君王講"先義後利",為飢寒交迫的黎民百姓申述"先利後義"。有恆產者有恆心,"恆心"源於教育,無恆產者無恆心,是因為無力接受教育。所以,孟子再三申明,當黎民百姓不飢不寒時要"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貧困消除了,並不意味愚昧也會隨之自動消除,消除愚昧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才能"有恆產者有恆心",否則儘管飽食、暖衣、逸居,卻仍"近於禽獸"。這些體現了孟子關注民生、注重教育的思想。

孟子提出,天子、諸侯、大夫、國家都是可以改立變置的,只有民眾是無可改換的,因而人民是最根本的。國事由國人來決定的古代民主論。他說;"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孟子的民主思想,在當時雖不能達到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反封建的認識高度,但在二千多年前能有這樣的認識,也是難能可貴的。
堅守獨立人格

孟子所處的亂世,"布衣可以致卿相",以孟子的才能,完全可以以三寸不爛之舌,躋身於官僚階層。但孟子始終堅守一個知識份子的獨立人格,卓爾不群,特立獨行,不隨俗俯仰,保持個人的尊嚴。孟子可以像當時許多說客那樣,投其所到國家的嗜好,說之以爭奪霸權的實力政治,得到功名富貴,以淵博的學識和辯才,像蘇秦那樣,相印挂身,或者像淳於髡那樣,"安車駕駟,束帛加璧,黃金百鎰"。但孟子始終堅守一個知識份子的獨立人格,卓爾不群,特立獨行,不隨俗俯仰,保持個人尊嚴。他以不苟時尚的高貴行為實踐自已的誓言:"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紅塵滾滾,汲汲於功名,拚命擠進"彀中"。而孟子"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與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無官一身輕,進退有餘地。孟子是何等瀟灑!但他不忘一個知識份子的責任,他說:"天之生此民也,使先覺而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孟子認為知識份子為民眾的先覺先導,是知識份子的天職。孟子懷抱強烈的使命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不出賣自己,也不被權勢收買。齊宣王打算給孟子建一座豪華府第,再賜給他一份萬鐘粟的俸祿。這在孟子看來卻是莫大的侮辱:"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孟子的剛直氣概和獨立人格,還表現他對權勢上。有一天孟子已經穿好朝服,準備前去上朝面君。這時宮中來人傳話說宣王本打算接見他,但是因為身體不適,原定的會見不得不取消了。請先生在明天早朝前來一見。孟子立刻回答說:"我本來也要去看他,但是不幸臨時生病不能去看他了!"孟子就是這樣的獨立人格。正因為如此,他為中國幾千年來的知識份子樹立一個新的楷模。縱觀專制時代多少朝代更迭之中,如牆頭草般的投機分子及曲學阿世的知識份子比比皆是,相形之下更能顯示出孟子獨立的人格和尊嚴。

善養浩然之氣

孟子認為,正氣是充滿渾身的力量。這種氣最偉大最剛強,用正直去培養它,就能充滿天地之間。孟子所說的"吾養浩然之氣",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行為,而是對一個社會良知和正氣的呼喊,對正義戰勝邪惡充滿了信心。正氣,就是充滿胸間的正義精神和力量。孟子用這種浩然正氣去宣揚自已的政治主張,去喚醒民眾向罪惡的統治作鬥爭。

孟子的"浩然之氣"就是人格之美,至剛至大至勇,是一個人的人格成就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就可以舍生取義,無所畏懼;有了它,就可以隨心所欲,戰無不勝,"塞於天地之間""上下與天地同流",這是天地人合一,小我與大我相融,精神與肉體同一,思想感情與精神氣魄相互生發,自然精氣與道德意志互為表裡,將一種宏大的精神境界展現在天地人生之間,成為人格的楷模和人生的理想境界,閃耀著人格美的光輝。

孟子說"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君子有志於學道,不達到一定成就就不能通達。人應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斷開闊胸懷,勇猛進取。孟子還十分注意人格修養,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對於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對中國歷代優秀知識份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孟子從魚與熊掌不可兼說起,論述了生命與道義不可兼得而舍生命以取道義的人生主張。把道義看作高於生命,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苟且偷生,決不屈從避死。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這種崇義尚道,舍生取義的崇高人生精神,後來發展成為泱泱中華的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浩浩歷史上無數慷慨悲歌,仁人志士。

孟子說:"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認為艱辛困苦,磨難了人生,砥礪了人生,鍛練了意志,從而使他們能在以後大有作為。孟子有著強烈地憂患意識和自強意識。他說:"入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種意識,深深滲透在中華文化精英的血脈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幾千年來激勵了中國一批又一批知識份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濟世報國理想而嘔心瀝血奮鬥不已。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我善養浩然之氣"則成為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精神內核,足以光照千秋,給知識份子以高大、健全的英武之氣,足以讓人迴腸蕩氣,豪氣干雲,成為千古知識份子追求的典範。

孟子在戰國亂紛紛的時代,他通過著述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來止紛息爭化干戈為玉帛。他的文字就是他的吶喊。對於他所處的時代,他盡到了一個讀書人的責任。《孟子》就像那暗夜中的一盞燈,雖然世道昏昏,但那盞燈依然不屈的亮著,給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以暗示,以後來的民眾以溫暖。孟子離開我們已經兩千多年,他的思想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在國外也得到廣泛傳播,《孟子》一書早已成為世界文明的瑰寶,孟子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