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菜鳥代操 散戶驚魂

發表:2009-07-03 11: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股市"牛氣"衝天,但留不住公募基金經理人,光是 6 月份,幾乎每隔 2 、 3 天就有 1 位基金經理人離職。這些離職的經理人,有的投奔私募基金,有的怕看錯市場暫時走避,有的甚至可能犯下"原罪"急流勇退。但不論如何,基金經理離去,由菜鳥代操,才是小散戶的風險所在。

香港《大公報》報導,資訊公司研究顯示,最近 2 個月基金經理的離職率大幅上升,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粗估 6 月共有 21 只基金發佈基金經理變動的公告, 其中約 10 單涉及基金經理離職。

據瞭解,現任 376 名基金經理人當中,僅有 30 位基金經理崗位從業年限在 5 年以上,佔整體不足 8%,這與美國基金經理平均任期在 5 年以上大相逕庭。中國內地超過 2 成 (22%) 的基金經理年限不足 1 年,年限 2 年以內的佔整體 46% 。

近期密集離職的一些基金經理人中,不少堪稱星級和大佬級的重量級人物。這群人選擇在股市回暖時離職,可能是轉投私募或調任基金公司專戶理財相關部門,為投資金額達百萬、千萬級的大戶服務。

雖然轉戰私募所承擔的壓力不小,但豐厚的報酬不 失為最大誘因。按一位管理規模超過 10 億元的基金經理為例,一筆 1 億規模的私募基金 去年的行情翻 1 倍就是 1 億元,基金經理人2000萬元 輕鬆入袋,而一般基金經理去年的收入還不到該數字的 1/10 。從某程度上可說是棄"公"投"私"的吸引之處。

有的基金經理對近期市場的火速回暖表示困惑,他們或看不清下半年走勢而不看好短期操作;也有具名氣的基金經理避免對行情做出錯誤判斷而名聲掃地,在現階段暫時休息,等待行情明朗時再重出江湖。

此外,近期監管機構連串打擊"老鼠倉"活動,也令一些犯下"原罪"的基金經理在"牛市"中急流勇退。《證券法》規定,證券從業人員不得直接或者化名, 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

而事實上,每一家基金公司的發家史都可能存在過"老鼠倉"行為,所以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人離開屬於身不由己"。

中國證監會今年 3 月份發布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管理指導意見》明確,基金經理頻繁變動的公司要向證監會等機構作書面說明,並要求基金公司不得聘用離任其他公司未滿 3 個月的基金經理。然而, 有關條款對"堵截"基金經理離職作用不大,也未能保住基金公司及小散戶的權益。

有小散戶憂慮手頭的資金淪為"菜鳥"基金經理的"練手"工具。某基金公司行政人員明言,不能讓小散戶的錢沒人管,就算揠苗助長,也要先把空缺補上。

然而,將股票型基金交給新來沒有任何經驗的基金經理打理,對基金公司和散戶都危險。另外,也有散戶指責離職的明星經理不負責任。




来源:鉅亨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