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楓丹白露邂逅圓明園(圓明園國寶首次亮相)(組圖)

發表:2009-12-08 23: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次的法國之行神情閑淡,因為是給李坤的漫畫展做綠葉,所以既無嚴陣以待的工作也無繁複的社交壓力,更由於對法國的那些名勝如數家珍,所以也很難再捕捉到 那種朝聖者般心態。彷彿自己家的後花園。若無季節轉變,陰晴圓缺的提醒,便變得索然無味。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所以當他們信誓旦旦的吵著要去楓丹白露時, 我腦子裡閃現的居然是弗朗索瓦一世的那張喜感的老臉。這種視覺殘像伴隨著苦澀的咖啡。讓人覺得不爽。所以我想我還是在賓館看書或者畫畫吧。

怮不過李坤夫婦的軟磨硬泡,加上清晨那一縷和煦的陽光。心情不免變得柔軟,拿起長焦的相機便和他們一起成行了。這一念之間的柔軟也便成就了我與中國圓明園國寶的邂逅。

楓丹白露宮在巴黎遠郊,沒有直接的便利交通,所以來參觀的人稀稀落落,諾大的一個宮殿遊客和管理員加起來不足百人。我們去的是早上,遊人更少。桑德拉和塞 琳娜去向管理員買票,並簡單介紹了我們的來意。今天的負責人是個中年女人。聽說我們是來自中國和美國的藝術家,對我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們也給了她這次 在法國漫展的宣傳冊,還有在法國出版的書。她看了又看,表示很喜歡。說:你們來自中國,我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我可以帶你們去參觀中國藏品,這個藏品館平 時都不對外開放的,要是有重要的客人,也要提前預約的。不知道你們可有興趣?

我們一聽,心裏竊喜,這真是百年難得的機遇。當然,當然,我們當然願意去看,那裡的中國珍寶已經與我們闊別160年。不知經歷過多少人的手,看過多少人的故事與興衰?何況是在這異國他鄉,這座夢幻般的宮殿。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這個屈辱的場面。我們都知道有大量的國寶流失,但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刻,又有多少人能知道我們流失了 多少?恐怕連深諳宮中事故的老太監也未必能描述得清,說得詳細,何況在那措手不及的失重心情下。之後的這道傷口在中國人的記憶中很難抹去。但究竟遺失多少 對於中國人來說,甚至世界來說都始終是個謎。滿清皇庭的統治者更不願公布自己的這樁醜事,打腫臉充胖子的轟然死去。

所以今日得以一窺便顯得更加珍貴與驚喜,甚至是歷史的僥倖。

即便我腦海中勾畫了多少奇珍異寶的想像,但是當我第一眼看到中國館門前這個香爐時,還是深深的窒息了。「聚寶龍庭」,也許法國人會讚嘆這個圖案的微妙,這 個色彩的艷麗,這個造型的巧妙。但是他們能讀懂多少這四個字和後面中華民族的信仰呢?一個與神相連的國度。一個天人神鬼共生的繽紛世界觀。的確,現在的中 國人再沒有幾個相信有神龍了。但是驕傲自大的現代人應該記得,這個偉大的民族相信了神的存在5000年,並且創造過人類最輝煌的盛世。

沈重的大門被緩緩打開。裡面一片黑暗,一個沉悶而有隆重的氣息扑鼻而來。這裡沉睡著一個古老大國的驕傲和傷痕。心情突然變得複雜。拿破崙三世為了歐仁妮皇后建立了這個中國館。在150年後迎來了一群他不曾想過的中國人。懷揣著孤獨的心緒。

管理員打開燈。把厚重的窗簾拉開。當想像的光怪陸離被現實的光影凝固。彷彿歲月的塵封也悄然甦醒。我突然間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展覽館,怪不得楓丹白露從未 公開展出這些珍寶。也沒有讓遊人參觀,這只不過是一個倉庫。把那些他們搞不懂的奇珍異寶填鴨似的塞在一起。所有的珍玩擺放德既沒有章法,又顯得廉價。

誰也沒有想到,我進屋的第一句竟然是一聲嘆息。這一嘆就是150年。


這個擺在櫃子裡的兩個金花瓶,是拿破崙三世送給皇后的,而中間那個乾隆年間的金質景泰藍水壺有一個同樣的一對,現在是故宮的鎮殿之寶。


據說 這一對金色的價值連城呢,而我更看重他的歷史和那個擁有泥瓦匠稱號的拿破崙三世,法蘭西最後的帝



這個乾隆年間的水壺據說是乾隆最喜愛的玩物之一.絕對的國寶級,故宮裡那一對的品相要比這個差很多.


誰家的三寸金蓮,儒家走向末法的陋習,


 


這裡原來是個客廳.大有大西方合璧之感.


這就是主堂正中央的寶物了,金舍利塔.大約是1770年間制.


連凳子都那麼親切.


就是這一對藍色的獅子,讓我們人人都有想據為己有的慾望.


彩釉大瓷盤.



這裡的玉器都是可望而不可得,他們擺放的使其顯得很廉價.注意左上方那個紅色的獅子,是南海罕見的紅珊瑚彫刻而成的.也是乾隆間的.空間太小,光線太差,鏡頭太長,我是帶錯鏡頭了.

 

過去現在未來佛被拿破崙三世用來裝飾屋頂了.


清宮皇后的套具.


喜歡那個玲瓏剔透的白玉杯子.


罕見的紫玉琱.劉伶醉酒?


每一件都值得細細玩味,玩味這些的又曾幾何人?

 

藍色鑲金的景泰藍麒麟,據說是法國歷屆文化部長最喜歡的器物,而邊上的那一對純金的鐘更是巧奪天工.

 
 

這個櫃子就是管理員向我請教的問題之一.櫃子上的圖案都是什麼?

是上洞八仙,中間是唐朝詩意圖,我認出了楓橋夜泊,9月9日憶山東兄弟.清明等.


留一張影吧,不知何年何月會再次與你重逢.


感謝這個管理者,聊以紀念.

看得太多,就看得不忍,看得太多,就看得心有餘悸,看得太多,就看得傷痕纍纍。這個黑洞洞的房間裡關著一個死去的大國,關著一個天朝盛世的鼎盛。關著一個 古老民族的榮耀。圓明園這個人類歷史上的最華麗之宮。被熊熊烈火吞噬,剩下一副猙獰的骨架,這個溶華人智慧與精湛技藝於一身的藝術殿堂,其驕傲被飄洋過海 的封鎖,留下了屈辱和悲憤。正是由於這些寶物的遺失,才引出了中國這150多年的滄桑歲月,正是這些寶物的流失,才把中國一步步引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也這 是這些寶物的流失,才改寫了一個民族的命運,恰恰正是這些寶物的流失,才看到了文明的掙扎原來比戰爭的殺伐更為慘烈。

這批珍寶的流失,伴隨著圓明園的熊熊烈火,滿清王朝終於不再以天朝自居了,開始了他漫長的改革開放,立精圖強之路。以挽救他衰亡的命運。洋務運動於是轟轟 烈烈的走上了歷史的舞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治國綱領的引領下。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大膽的改革和實踐。以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很快的就在工業化的指標上趕 上了英法。強大的海軍。強大的鋼鐵產量與同樣強大的槍炮讓他們充滿自信。也有理由驕傲。然而1898年甲午海戰的爆發,以同樣的錯愕震驚了世人,我們居然 敗得如此慘烈,如此痛心疾首。

有識之士意識到,比經濟體制改革更重要的是政治體制的改革。

於是迎來了第二次改革浪潮,效仿英國光榮革命之路,走君主立憲制之路。百日維新卻遭遇了晚清體制內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彈。不推翻這個滿人統治,就不可能 實現真正的民主,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孫中山意識到這一點。才痛徹心扉的喊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意識民族的獨立才是富強的關鍵。於是我們也看 到,在政治體制改革之上的是民族意識的獨立。

於是辛亥革命成功了,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的紀元,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巴黎和會上。然而凡爾賽協定的不公平待遇,卻讓這個新生的共和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和尷尬。於是在中國有一群激進的學生頭腦充血,走上了街頭。燒了趙家樓,痛毆了章宗祥。雖然這種義憤填膺顯然是魯莽的,是沒有任何方向感的發泄。但人們不 得不思考:民族已經獨立了,體制已經走向共和了,為什麼還是弱國待遇?部分人把這種不公待遇的矛頭指向了無辜的老祖宗。藉此否定了中國的一切傳統文化。誓 死要把中國傳統文化拉下馬,甚至要改良中國人的品種。這種激進的情況下,直接導致了西來邪靈的入侵。

中國有著5千年燦爛的文化,傳統的道德觀念根植在中國人的靈魂深處,要想做文化上的徹底革命,無疑是漫長而深遠的。一個新政權因此而建立,發動了浩瀚的文 化大革命,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否定,歪曲和破壞以後。新一代的國人,已經完全塑造到了毫無仁義,不知文明,喪失誠信,道德墮落,成為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及 時行樂的行屍走獸。在中國經常聽人提起,現在人信仰的是金錢?道德算什麼?其實那是人與神的契約,沒有道德的中國人會怎樣?

無疑這一場救國的復興之路,沒有變成中國的復興,反而變成了中國文化最慘烈的凌遲。這150年的中國人,如同那個丟失了珍寶的老太監,在尋找珍寶的同時更丟失了自己。

所以當我們置身在昔日圓明園的輝煌之中。難免有尋尋覓覓,淒淒慘慘慼慼之感。150年前強盜的行徑,卻使這些文物和珍寶得以保存。

而在遙遠的祖國,不知有多少比這這些更有價值,更彌足珍貴的文物被付之一炬,被摧毀,被破壞,被逼良為娼。試想若不是這些珍寶在楓丹白露,若不是還有些珍 寶零星在海外。我們怎能尋覓到這些氣若游絲的驕傲古國的龐大氣宇?可是即便如此,我們這些曾經的天朝子民,一群因無知而無畏的當代人,在面對這些文物時表 現的漠不關心,氣定神閑,彷彿在唏噓別人家的痰盂為何如此擁有無聊般的華麗。對於中華文明來講,還有比這更淋漓盡致的痛徹麼?

好一個漫長而曲折的富強振興之路啊,好一場薄霧冥冥的歷史騙局啊。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騶狗,我在楓丹白露遭遇圓明園。卻回望了150年的風雲叱吒。有些事 情在歷史的河床沉沉睡去,已經難辨真為,有些故事還沒演完,那就姑且作罷,世界如轉輪,畢竟物是人非。畢竟桑田滄海,畢竟再名貴珍寶離開了文明的撫摸無異 於亂石瓦礫,而一個承載民族命運的哪怕一塊頑石,一棵小草也會熠熠生輝。古國畢竟依然沉睡。我們只不過誤入了一個歷史的荒塚。得以一瞥帝國的余暉。換我縱 橫千古的一嘆……

欣賞作者更多漫畫: 大雄漫畫

来源:正牌郭競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