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建築精品覺山寺塔(圖)

作者:劉康 發表:2009-12-26 21: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覺山寺又名普照寺,位於靈丘縣城東南紅石塄鄉,距縣城10公里。寺內磚塔是我省保存較好的一座遼代密檐式磚塔,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丘縣誌》(2000年版)載,覺山寺創建於北魏太和七年(483年)2月28日,孝文帝下詔敕建,時有僧侶500餘名,為當時規模較大的佛教寺院。遼大安五年(1089年)10月4日重修。明天啟六年(1626)7月地震,除磚塔完好無損外,寺廟全部倒塌,明崇禎三年(1630)重建寺廟。清康熙二十七年(1638)再次重修,後又傾頹。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寺僧龍誠在四鄉民眾資助主持重建佛寺。該寺現存建築共有三條軸線五個四合院,依山傍勢,前低後高。寺內佔地4493平方米,殿、廳、樓閣130余間,現保存完好。

 

 磚塔為全寺建築中的精華,北魏創建,後傾圮,遼大安六年(1090)重建。塔隨寺坐北朝南,為平面八角磚構十三級密檐式,總高43.54米。塔身第一層由塔壁和內室組成。平面八角,南北開券門,東西為假門,其餘四面假置欞窗。轉角砌以圓形壁柱支撐,柱首施普柏枋、欄額與上部斗拱相交。轉角鋪作、補間鋪作均置一朵,出雙抄,轉角斜面拱。塔室中置塔心柱,柱南雕有臥佛一尊,柱北塑千手觀音。四壁69平米的遼代壁畫,經國家文物部門專家鑑定為遼代原畫,極為珍貴。室內檐八邊均施斗拱,各出雙抄,雕作精巧華麗。塔第二至十三層用斗拱支撐挑出密檐,每層檐子上層與普柏枋相交。上用斗拱,為單拱計心造。塔層密檐逐步遞減,有收分。頂部作成攢尖式,上置鐵剎。鐵剎由天球、相輪、傘蓋、仰月、剎桿等組成。傘蓋上用八條鐵鏈與塔脊固定。塔身通體均施遼代流行的溝紋磚,質地堅實,工藝精湛。

 

  覺山寺磚塔的立面形象雄渾剛健,磚雕精美,玲瓏壯觀,是我國現存遼代磚塔的典型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考古研究價值,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雕塑史、美術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