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幼兒園血案引發媒體大討論

發表:2010-04-30 21: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4月29日上午9時, 江蘇泰興市泰興鎮中心幼兒園發生一起傷人事件, 一名男子持刀衝入校園, 砍傷31人,包括28名幼兒、2名教師、1名保安。目前受傷者已被送往醫院搶救。持刀男子被當場制服。官方新華社說,5人傷勢較重,有生命危險。但當地的消息卻說,有四個兒童當場死亡。目前官方還沒有公布最新的死亡數字。

《明報》引述市民消息說,目前官方不許家長探視搶救中的兒童,市民稱「說沒死人,我們是不信的。」並表示懷疑,「可能等開完了世博會(開幕式),他們才會公布消息。」中國的輿論監管部門則下令,趕往當地的外地記者都被要求撤回,事件僅用中央和江蘇黨媒稿件,不對網民開放評論。

泰興市的這次血案,正發生在殺人凶犯鄭民生被執行死刑後的第二天。3月23日,南平男子鄭民生闖進南平一個小學,砍殺小學生,致8死5 重傷,經兩審定讞被判死刑。

4月12日,廣西合浦一小學附近也發生一起類似事件,2名死者中一個是8歲小學生,另一名為老年女性,另有5名傷者。4月28日,廣東雷州也發生一起校園血案。17名師生被砍後送醫。記者發稿時,今天早晨(4月30日)7點,山東濰坊再次發生一起襲擊校園的案件,凶犯自焚而死,5名受傷學生被往醫院救治。

兩個月內連續發生的五起校園血案,震撼了整個中國社會。一般認為,校園慘案一再發生,是中國社會矛盾激化的表現。

童話作家鄭淵潔在泰興幼兒園凶殺案之寫了一首小詩,「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上學去啦。希望這不是永別,我要活著回家。親愛的老師校長,我來上學啦。您不能讓壞人碰我,我要活著回家。親愛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學啊。您有不滿去上訪,我要活著回家。」但上訪能解決問題嗎?似乎很難。

因此有網友認為,如果民眾再沒有適當的途徑反映疾苦,沒有值得信賴的渠道主持公正,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恐怖事件。

不過,就最近的幾個校園血案來看,似乎都有模仿南平凶手鄭民生的成分在內,因此,媒體在類似事件中的自律,他律,新聞自由及其邊界都成為最近中國輿論,尤其是網路輿論討論的焦點話題。

中國門戶網站,昨天,以海量新聞著稱的新浪網的總編輯陳彤在微博上說,「如此的亂世環境中,媒體顯然不應該「有聞必報」,特別是近日屢發的砍殺兒童事件。大肆渲染報導的效果之一是大家都不願意看的:越來越多喪心病狂之徒鋌而走險。」

一名網友寫道,「接連發生三期這樣的案件,媒體的記者們有何感想,希望你們別只顧賺稿費,多想想你們的社會責任,多想想新聞的負面作用,不要無形中當了教唆犯!」

對此,有新聞人就告訴本臺記者,「中國媒體人真是有聞必報麼?這類悲劇的發生多少與信息長期封鎖,大眾被不明真相,找不到準頭有關吧?像報復當局報復貪官國家機器的報導能大幅報導過麼?雖然媒體人可以說這是當局的管制原因,但我們多少在被動為惡吧? 」

博客作者連岳說,「在名人自殺的新聞後,會出現跟風自殺的現象,這除了媒體自律,不過多渲染細節以外,重要的是對粉絲的心理撫 慰工作啟動,禁止報導沒人做得到。校園血案也是如此,為防止示範效應,只能迅速瞭解血案後的動機,才有利於社會提升防範能力。」

討論中,新聞人普遍認為,凶殺案件中暴力、刺激的細節,無助公眾參與討論並不起必要作用,還會加深公眾的不安。最需要知道的、最能讓公眾受啟發的,是與案件背後原因直接相關的事實而非細節本身。

新聞人安替介紹,「西方媒體對涉及兒童事件、對暴力事件,為保護受害人,媒體會隱去其受害者相 貌或身份、暴力過程不做渲染,但沒有對事件不報導或者克制報導的,這些當是百分百突發頭條,這樣才能警惕社會加以防範、正義才能聲張。」

而有北京媒體人則認為,「從禁令下的那一刻,討論新聞倫理沒意義了。倫理是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情況下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而沒有自由的話,只有被選擇。」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