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斑斑 揭開卑詩最大華人淘金場面紗(圖)

發表:2010-08-27 05: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卑詩省內陸列頓(Lytton)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一個原住民保留區,有一大片石堆綿延數公里,蔚為奇觀,這裡並非自然奇景,石堆全由人手經年累月堆成, 「創作者」是百年前的華裔淘金客。據原住民向《星島日報》表示,該處應屬於卑詩省內陸最大的華人淘金場。
 
在加和會創辦人朱偉光和原住民保羅(Bill Paul)帶領下,記者等一行人駕車離開列頓,橫越菲沙河,由大路轉入小路,在數分鐘車程駛過之處,路旁儘是大小石塊砌成的石堆。

記者下車步行一段石路之後,攀上石堆高處,看不到石堆盡頭,而在石堆之中,更留有一些凹陷痕跡,相信是當年礦工所造的引水槽,用來沖掉沙粒。

在卑詩省內陸不同地方考察過的保羅說,暫未有專家在該處做正式研究,暫不能確定石堆覆蓋範圍,只知長度超過兩公里。周圍還有很多零星的石堆,顯示這裡曾是個很大的淘金場。據他所知,這裡應該是卑詩省內陸最大的華人淘金場。

據朱偉光解釋,華裔淘金者一百年前來到這裡,從山上及河邊把可能含金的泥石連沙帶石運至,先把石塊扔棄一旁,剩下的沙用水力衝去較輕的沙粒,留下較重的金子(早期淘金法詳另文);而這些石堆,就是淘金時扔下的石塊堆成。

他又說,這裡除是最大的華人淘金場,也是淘金者較易到達之處。他指由於淘金場面積大,涉及建築水槽引水到此,相信開採時間至少15年,參與淘金人數目不會少,且該有多過一群華人在此工作,甚至可能幾代人曾到此淘金。保羅指出,早期淘金需要大量的水,而淘金場的位置沒有水源。他估計當時淘金者從附近的施泰因河(Stein River),經搭建的水槽引水使用。

石卵堆起淘金血淚

本報記者最近去到卑詩內陸採訪尋金熱時期的遺址,看到一個石卵堆起的百年前淘金場,那是逾兩公里長的岸灘,下臨菲沙河,高出河道的樹林裡,石頭滿坑滿谷,令人思考到,遠自唐山到此的華人先僑如何艱苦尋寶的故事。

記者馮瑞熊和何良懋,日前隨加和會創會人朱偉光乘車,從烈治文出發,經二埠(New Westminster,又稱西敏市)、芝裡華克(Chilliwack)、賀普(Hope)去到耶魯鎮,該鎮是卡裡埔商道(Cariboo Wagon Road)南面入口。這條古商道,百年前是淘金者的交通要道,以及殖民者伸展權力範圍的大動脈。稍事休息後,記者一行人再驅車至列頓(Lytton),這兒是菲沙河與支流湯普遜河(Thompson River)的交匯處;然後中午過後,駛抵19世紀80年代中葉華人淘金重鎮的利魯厄特。

19世紀50年代末,大批自南面加州舊金山(今三藩市)蜂擁而至的淘金客,絕大部分來自廣東省,要在這裡採金。當中不乏給人「賣豬仔」的華裔。我們想像一幅百年前菲沙峽谷(Fraser Canyon)典型場景:肯披荊斬棘進入河谷一帶的人,適者生存,一派西部牛仔味道。可華人當時整體上屬於弱勢一群,多少與清末弱國無外交有關。
歷史紀載,第一次卑詩內陸尋金熱在1858年(詳另文)。菲沙河南面淘金路第一站是耶魯鎮(Yale)。 150年前的卑詩是英國殖民地,淘金者要先到大埠維多利亞申請許可證,才可自耶魯北上「掘金」的。

記者坐著旅行車,去到峽谷末段的大型淘金場遺址,看見那連綿兩公里、遍佈大小石卵及石塊的舊礦場,感覺是震撼的,好像來到「石卵萬里長城」。當年淘金者可不是來做「陶侃搬磚」,略舒筋骨,而是天天勞動,挪開灘岸無數的石頭要從沙中瀝金,端的用血汗換取生活。我們到此一遊,不帶走一片雲彩輕輕的走了;可昔日他們像給釘在窮山惡水的旁邊,鎮日出賣勞力,甚至落得黃金夢落空收場也說不定。

這裡是如假包換卑詩淘金故事的歷史現場,位處原住民土地上,平日人跡罕至,如不是得到原住民領袖陪同,不易進來。先僑遠走他鄉,尋夢又尋金,頗有大宋岳飛那「不斬樓蘭誓不回」氣概,可惜金礦總有掘光一天,而床頭確有金盡時;正當冒險家及華工窮途末路到處頻扑之際,種族歧視變本加厲,何止區別對待,簡直華人免問;你要求生,他要關門。 1884年,卑詩省議會通過兩項排華法案;到了1885年,聯邦政府開始徵收人頭稅。

看到百年前的歷史弔詭,石卵堆成的歷史大現場,再想起今天華裔在此生活所享受一切時,能不心存感恩嗎?
 

来源:星島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