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歲常見教養錯誤大公開(圖)

發表:2010-11-05 15: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家有山大王!?

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部主任譚合令指出,處於0∼4歲階段的嬰幼兒難以抓摸、情緒變化快,翻臉就像翻書一樣,好像任性是他們的專利,常令家長們難以理解孩子的行為。

這歸咎於幾個原因:

1.小嬰兒是自然人,尚未社會化,當尿布濕了、肚子餓了等,自然就會出現哭鬧現象;
2.孩子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
3.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因此以哭鬧做為宣泄情緒最有力的表現;
4.孩子之前有成功的耍賴經驗,因此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使孩子遇到同樣情況時故技重施。

譚合令表示,對於孩子的負面情緒或行為,不一定要抱持負面的角度看待,多站在孩子的高度想,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可能不是您原本想像得那樣不可理喻;譚合令舉例說,有些1∼2歲的幼兒喜歡打人、推人,細究原因,原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尚不成熟,他可能只是看到別的孩子感到很興奮,卻用力過猛把他推倒,或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候家長可以示範給他看─當遇到別的幼兒時該怎麼做;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跟照顧者缺乏耐心,使得孩子也有樣學樣,用粗魯的行為對待他人。

幼兒需要父母的陪伴,尤其是0∼3歲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對人產生信賴感及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一旦管教不當或太過冷漠,皆可能致使孩童未來人格、認知與能力產生偏差。因此,本文針對這階段的幼兒,提出家長們最容易犯的七大教養錯誤,趕快來看一下您是否在無形中也犯了這樣的錯誤吧!

0∼4歲常見教養錯誤大公開 

Error1陪伴時間太少

現代父母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往往是在週末甚至假期,才有時間與孩子相處,即所謂的週末父母、假期父母。有些父母認為自己每天都打電話關心孩子,難道陪伴還不夠多嗎?譚合令表示此階段的幼兒,特別需要父母陪伴在身邊,電話那頭的聲音並不能取代實質的陪伴,因此家長們要多花些時間跟孩子相處、建立關係;否則孩子覺得父母對他都漠不關心,導致孩子在長大後對人容易產生不信任感,或是對環境沒有安全感。

適合做法:

●撥時間與孩子相處,共度快樂的親子時光。
●參與孩子的生活,瞭解孩子在做什麼。

不當作法:

●用一些東西以為可以取代愛或陪伴,像是過度縱容、降低標準、用禮物收買孩子等。
●漠視孩子情感的需求。

Error2缺乏耐心

對於孩子哭鬧、發飆的行為,父母不要只是一味的責備,您要努力嘗試去瞭解您的孩子,您會發現他小小的腦袋瓜裡,其實有很多令你出乎意料的想法。享受孩子當下正在經歷的階段,不要急著將他推向不符合此年紀該有的表現,讓孩子做符合他性情和年齡的事情,有時陪伴孩子一起玩耍、胡鬧,您跟孩子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親密。

孩子並不是全按照著同樣的時間表整齊劃一的成長,可能孩子某件事常敎不會,或是某個習慣一直改不掉;令父母心中備感挫折,產生比較心理,進而對孩子失去耐心;建議父母們不要急躁,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和包容,您將會滿懷喜悅地發現孩子的轉變。 

適合做法:

●時常告訴孩子您愛他。
●透過肢體接觸表達情感(如擁抱、親親)
●真心讚美孩子的表現或努力。
●給孩子時間去適應或改變。

不當作法:

●硬逼孩子去做不符合他性情或年齡的事情。
●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較。

Error3管教方式不一致

譚合玲指出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常常依時間、地點或是情境不一樣,對孩子同樣的行為卻有不同的管教方式,使得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父母的處罰標準到底是什麼。父母以及周遭的照顧者(如家裡的爺爺奶奶、保母)彼此最好能在一些主要管教原則上,共同建立規範,達到默契。

適合做法:

●管教原則和態度保持前後一致。
●身教勝過言教。
●規範孩子的固定作息,養成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
●和配偶或是其他主要的照顧者,在教養原則上達成協議。

不當作法:

●規定朝令夕改,改變無理可循。
●照顧者自己內鬨,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

Error4動輒打罵

譚合令提醒,打罵策略不能過了頭,有些家長往往在氣頭下失控,痛打孩子一頓,忘了他還只是個弱小、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她並不贊成體罰,長期以暴力行為管教孩子,會引起幼兒的模仿效應,以為碰到事情可以用以暴制暴的手段,恐怕孩子將來會產生攻擊的傾向和行為。其實孩子非常的聰明,他也會觀察父母的忍受極限點,並瞭解自己行為會遭受的可能處罰,因此,透過制定清楚公平的規則與獎懲辦法,可以讓孩子知道「禁區」在哪裡。

此外,許多父母也會犯了過度使用「限制、制止」等負面用詞,像是「不可以」,或是常常罵幼兒:「你不乖、你不好」等,漸漸地,可能扼殺孩子的自信心與自主能力。

適合做法:

●制定必要的行為規則與約束,引導幼兒瞭解與遵守。
●用孩子喜歡的事物或嗜好,作為溫和的懲罰辦法,比如「不帶你去散步」。
●當知道自己是對的,就要堅守原則,不輕易讓步。

不當作法:

●認為孩子不聽話,就要用打的。
●覺得麻煩或是受不了孩子生氣,就放棄立場;妥協只會使孩子下次更變本加厲。

Error5過度保護

2∼3歲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概念,開始有獨立自主的慾望,表示孩子正在發展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像是想要自己吃飯、洗手、穿鞋等,父母應該給孩子多點自由、包容和耐性,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譚合令表示,許多父母親不相信幼兒有自理能力;若家長一直在期望孩子長大,而幫孩子包辦生活所有的大小事,可能會累一輩子!

家長在提供必要的保護之外,儘可能讓孩子在有限度的範圍和安全的探索環境裡,可以隨意做想要做的事。此舉不但能夠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和對自我能力的信任度。

現在的家長都非常疼愛孩子,有時候很容易成為過分保護孩子,事事為孩子設想;因此而養出驕縱,缺乏同理心、團隊能力差與自我主義的孩子;父母應該注重品格教育,時常在生活中提醒孩子該有的禮貌和行為(例如:尊重長輩)。

適合做法:

●在自由和約束間保持平衡。
●容許孩子嘗試,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想辦法幫助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若做出正確決定,就好好誇獎一番。

不當作法:

●因為無法忍受孩子弄得亂糟糟,或是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敗;就什麼都先幫孩子做好。
●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
●認為父母的決定一定都是最好的,完全沒有商量餘地可言。

Error6電視、電腦保母

譚合令指出,曾有研究結果發現,2歲以內的小朋友每天多看1∼2小時的電視,7歲以後注意力不集中的機率增加10∼20%!提醒家長們,2歲以下的幼兒應極力避免給他看電視電腦,因為銀幕的聲光效果對於幼兒過度刺激,對其未來的認知和語言能力皆有很大的不良影響。有時候媽媽在看連戲劇,將寶寶放在嬰兒車裡,以為他沒在看,其實電視的聲光和內容此刻也已經悄悄入侵孩子尚在發育的眼睛和心靈。

陪孩子看電視

如何陪伴孩子看電視,可不只是坐在旁邊就好!過分依賴電視,將使孩子未來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產生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情形,譚合令建議,針對2歲以下的幼兒,應盡力避免讓其接觸電視電腦;2∼4歲階段,看電視的時間控管在30分鐘之內。陪伴孩子一起看電視,幫孩子過濾節目,像是打打殺殺、情慾糾葛的內容皆不適合;當孩子看不太懂時,家長也可以解釋給他聽。

Error7溝通不同調

譚合令表示:「家長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跟他交談。」尤其是0∼2歲的孩子,知道的字彙比較少,因此當他在說話時,即使發出的聲音不明確,父母也要仔細聆聽,並且試著給予適當的反應;若發現孩子聽不懂,那就換句話說;同時利用豐富的語調和臉部表情,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對待他。

另外,從2歲起,寶寶開始會問很多問題,家長應該嚴肅且和善地面對孩子的問題,並且盡量回答,透過正面的回應,能鼓勵寶寶擴展他的心智。

適合做法:

●專心傾聽,以和善態度跟孩子說話,並給予適當回應。
●主動徵詢孩子的觀點。

不當作法:

●漫不經心聽孩子說話。
●動不動就叫孩子閉嘴或打斷其談話。
●三言兩語打發孩子的問題。

来源:娃娃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