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孩接納弟妹?(圖)

發表:2010-11-18 13: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獨生子通常獨享父母的關心和寵愛,當家裡出現新生命,如何顧及他的心情,讓他接受並愛護弟妹?又該怎麼帶他體會手足情深的意義。

「手足可以情深,也自然會有對抗的天性,尤其是搶奪爸爸媽媽的愛。」教育系教授林進材表示,如果有生育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計畫,有幾點技巧要注意:

1. 事先與小孩分享 生弟妹的意義

譬如告訴孩子「弟妹未來將是除了父母之外跟他最親的人,可以依靠、作伴」,並且用「你長大了,要成為保護弟妹的大哥(大姊)!」等正面方式鼓勵孩子,讓他不會因為害怕既有的寵愛被剝奪而心生排斥。

懷孕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多去感受弟弟妹妹的生長,比如:媽媽在懷孕過程肚子會隆起且有胎動,可以讓孩子用觸覺去感受「弟弟妹妹妹在長大!」因為參與而得到期待感,才不會讓孩子感覺弟妹是天外飛來一個與他不相干的生命體。

2. 避免孩子與手足 年齡相差太大

生育計畫應該在組織家庭時就有規劃,避免讓孩子之間的年齡相距太遠,這樣一來父母辛苦,二來孩子彼此之間也沒有同儕的歸屬感。

3. 小孩爭執時 父母別急著排解

孩子在一起難免會爭執,譬如:為了爭奪玩具、食物、電視遙控器等,做父母的,有時候要適時「冷眼旁觀」,孩子才會在過程中學會如何協商、溝通。若父母太急著去排解,總是指責年紀較長的一方「怎麼不讓小的」,或偏袒搶不贏人就哭的那個幼子,都會讓孩子埋下父母不公平的陰影。除了先嘗試讓孩子自己去溝通,若要介入仲裁,最好一一聽完每個孩子的陳述,並依理公平賞罰。

增進獨生子的人際社交

親子教養專家黃琬玲指出,雖然現在把小孩送來托兒所或是幼幼班已很普及,不少家長其實還是捨不得,認為是讓孩子辛苦了,那麼送出來的原因是什麼?多半是因為孩子的發展需求與醫師的建議,要多讓孩子體驗群體生活,才能刺激能力發展,也透過同儕的相處才有分享、接納、合作機制。

「孩子的群性來自於多元的社交環境。」黃琬玲表示,學校固然是一個很好的群體環境,但父母也不應該把責任與期望都寄望在學校而已,畢竟人格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累積,父母平時還是要撥出時間與孩子互動,多發掘可供親子活動的場所,例如:縣市鄉公所活動中心、社區公園、親子館等,或是多安排家庭之間的聚會,讓獨生子女有更多的機會認識同伴,學習如何與他人交往、溝通。

父母是獨生子女最密切的互動者,要加強他在人際上互動的能力,林進材建議從與父母的互動做起,譬如:養成早上起床、晚上回家都有道早問好的習慣,平時也可藉機讓孩子與左鄰右舍禮貌性的互動,而不是把小孩都保護在「溫室」中。孩子就學後會開始認識同儕,也可透過辦理慶生會等機會,協助增加孩子與同儕之間的關係,讓孩子更樂於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来源:《大家健康雜誌》8月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