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游資炒作物價的推手

發表:2010-11-26 13: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究竟誰是農產品價格上漲主推手?多個部門曾經認識不一。發改委認為游資炒作是主因;而農業部官員表示,炒作不是農產品價格上漲主因;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更認為農產品不具有投資品的特性。顯而易見,如果診斷不一樣,對於「價格瘋漲病」的治療就不一樣,相關部門能否進行一次會診?

天氣原因、供需失衡、游資炒作是不同部門眼中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但我更認同游資炒作,原因很簡單,從基本面上看供應並不短缺,而價格卻是輪番上漲,農產品市場更是頻現投機者身影。可以說,游資炒作推高這一輪農產品價格,已成為部分官方機構與經濟學界的共識。

那麼,誰又是游資炒作的推手呢?這個問題似乎不言自明:貨幣發行過量。但我們不能把板子打在貨幣身上,而應該去追問發行貨幣的人。

為應對後金融危機,監管者不斷出台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些政策的本意是刺激經濟增長、支持實體經濟,然而,大量游資炒樓、炒農產品,人們禁不住要問,貨幣發行量為何沒有根據實體經濟需要「量體裁衣」?監管者發行的天量貨幣究竟多少真正進入了實體經濟?

為避免貨幣超發引發物價繼續上漲,金融監管者一方面採取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來收縮流動性,另一方面嚴查信貸資金炒作農產品。但這些舉措到底能收到多少實效還是一個未知數。因而,金融手段調控物價的力度和頻率還值得反思。

經過金融手段調控,是否意味著農產品價格就能回歸理性?答案顯然是「不一定」。因為是多頭資金參與農產品價格炒作,既有國內資金,據說又有國外游資。毫無疑問,多頭資金炒作農產品也與我們長期以來的投資渠道過於狹窄有關,而國外熱錢流入農產品市場也與缺少監管有關,有關部門不該為此深刻反思嗎?

在有關部門連出重拳控制物價的背景下,國際著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日前在最新報告中,大幅上調了大豆和棉花價格預測,而調整後的玉米、大豆和棉花價格預測遠高於此前的遠期價格曲線。高盛集團這次上調農產品價格原因是「耕地戰爭」。這是因為,中國各地的菜地減少,已經讓公眾嘗到了蔬菜價格快速上漲的苦果。當城鎮化、房地產與農產品爭奪有限的耕地時,我們不得不從農產品價格上漲中去反思耕地問題。以北京為例,北京市郊的菜地面積已從17萬畝縮減至1萬畝以下,蔬菜自給率僅為10%。我們是否進行過這方面的深刻反思?

来源:證券時報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