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二十四日發表年度報告,批評許多國家和包括歐盟和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處理如中國、烏茲別克等國人權問題上表現「怯懦」,不夠強硬施壓這類國家尊重人權,而是顧慮其他相關利益,越來越常採用「靜悄悄對話」(quiet dialogue)和合作的方式敦促改革,但又無法確保人權狀況確實獲得改善。
人權觀察組織刻意選在歐盟在爭議聲中會晤烏茲別克獨裁總統卡裡莫夫的同一天,在布魯塞爾發表「二○一一年全球報告」,該組織執行長羅斯在這份報告引言中,抨擊「受期待的人權提倡者未能對侵犯人權情況有所回應」,在他眼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其他領導性人物所犯基本錯誤,就是著重「沈默外交」,這通常是「其他受危害利益」的委婉說法。羅斯說,對話和合作有其位置,但責任應是侵犯人權的政府要展現真正改善意願,在沒有展現這種政治意願下,就應該施壓促其結束壓迫。
他舉出,「在對抗中國越來越加強打壓基本自由上,出現近乎一致性的怯懦」,就是各國未能強硬施壓改善人權的一個例子,許多國家著眼與中國經濟合作,擔心在人權問題冒犯北京,使得沈默成了較受青睞的方式。報告說,美國歐巴馬政府「似乎決意淡化如人權這種或會增加美中關係緊張的任何議題」,英國、法國和德國也都被批評討好北京;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不理會激怒中國,把和平獎頒給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則受到讚揚。
其他例子如,歐盟「對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的逢迎、巴結」,大量能源利益主宰了歐盟與這些國家的政治、貿易關係;西方國家對「幾個受青睞的非洲獨裁者的軟回應」,如盧安達總統卡加米、衣索比亞總理梅勒斯等,以及亞洲夥伴對緬甸壓迫人民的「不痛不痒」回應。
報告尤其對歐盟和聯合國對侵犯人權國家的「輕聲細語」嚴詞批判,「儀式性的支持與壓迫人民的政府進行對話和合作,太常被當做在人權上不作為的藉口」。報告說,「歐盟的‘建設性對話’是這種全球性趨勢中最糟糕的例子」,聯合國對斯里蘭卡內戰暴行和緬甸、蘇丹有差別待遇,歐巴馬言語動人的聲明,並非總是伴隨具體行動,美國國防部、駐外使館等政府單位也常在人權問題上「傳達不一致訊息」。
報告說,只有在政府壓迫行為太過分到超過其他利益,如伊朗、北韓、蘇丹和辛巴威的情況,這些西方領袖才會介入,而且「他們自己反恐濫權」也讓他們更小心翼翼地處理這些國家。
原標題 人權問題 聯合國遭質疑表現「怯懦」
来源:自由電子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