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想吃「特供菜」
最近,坊間傳說中有關單位自給自足的「農場」、「菜地」,讓無緣一嘗「特供菜」的普通人艷羨不已。
近年來,通過各種渠道曝光出的「特供菜」,既有選定專門供應商對口供貨的,也有索性自建生產基地的。雖然市場裡的蔬菜瓜果本來就分級分檔,但這些特定產地、特殊生產、特別優質且特供某些部門的「特供菜」,還是讓普通民眾心裏不太舒服,這些「特供菜」為什麼就不能變成「大眾菜」呢?
普菜成本每公斤1.2至1.5元,有機菜每公斤6至8元
菜農說,特供菜跟我的菜沒大區別
一家自稱為某些國家機關供應「特供菜」的有機食品公司在簡介中寫道,該公司提供的是「零污染」有機食品。按照業內人士提供給記者的數據,有機菜的成本是普通蔬菜的4倍以上。而即便是和普通菜質量相差不大的非有機菜,加上人工和管理費用,「特供」的成本也要比「大眾菜」的市場價格高出不少。
有機蔬菜從業者:
有機蔬菜成本極高。拿廣東菜心來說,5至8月份普通種植方式產量一般為500至600公斤,成本為1.2元至1.5元/公斤;而有機種植方式的產量一般為100至150公斤,成本為每公斤6元至8元。生產廠家為了保本,銷售價格可想而知。
但是現在專門做有機蔬菜的企業不多,種植面積也非常微小,其種植目的主要是營造品牌,套取政府補貼。
青島即墨菜農:
從新聞裡來看,「特供菜」大棚和我家大棚質量上沒什麼差別。我家大棚施肥雞糞、豆粕、有機肥料,因為大棚溫度高,基本沒什麼病蟲害,一般只用點殺菌藥。
「特供」大棚應該就高在人工成本上吧!雇一人一天50元,一年下來5萬塊,我們一個大棚一年也賺不了3萬。再一個,大棚種久了會有線蟲,這個就必須靠農藥和高溫悶棚,需要一個月時間。對農民來說,很難把大棚空這麼久,「特供菜」大棚估計無所謂。
批注
特供大棚一天雇好幾個人
成本能不高嗎
「他們的菜跟我的一樣!我大棚裡的生菜,也是摘下來擦擦就吃。只不過沒人找我們集中供應,就是因為我們散戶不連片兒,缺個經紀人唄!」順義的一名菜農如是說,離他的菜地不遠,就有某「特供菜」大棚,「我去市場賣1000斤菜,按兩毛錢一斤批發,收入是 200元,要扣進門費12塊,兩口子摘菜裝車就得半天,油錢都7.79元一升了,還不如打工。我們賣菜的價格是不算人工的,‘特供’大棚一天雇著好幾個人,成本比我們更高,要按正常價賣更賠錢!」
高成本低售價,「特供菜」錢從哪兒來?
在公開的部門預算中很難找出答案
雖然「特供菜」提高了成本,但不少機關單位的封閉性食堂卻一直提供著遠低於市價的各色菜餚。「黨參杞子烏雞盅:2.5元;四季豆炒豬肝:1.5元;蓮子紅棗銀耳湯:1元;蝦皮冬瓜塊:0.5元……」這是去年被網友晒上網的某省會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網站上的「每週菜譜」。
這種「不差錢」的底氣從何而來?記者希望能從今年以來正逐步公開的政府部門預算中找找答案。但是,查閱了四個不同級別部門的預算收支表之後,粗略籠統的項目讓人很難找出和「特供菜」相關的具體信息,在幾個繁簡不一、格式各異的預算表中,能跟機關食堂的食品掛上鉤的也許只有「商品和服務支出」、語焉不詳的「機關服務支出」或者籠統的「其他支出」了。
一名專業會計跟記者做了這樣的推測:按經驗,對於購買特供產品的國企和行政機構,花樣很多,比如機關服務大類下的食堂原料採購、職工福利開支,行政運營下面的辦公用品,單列共建單位建設費……
批注
到機關食堂蹭飯是值得「晒」的生活細節
「俺曾經在市政府食堂搭伙,4元管夠!」 「我一想到後面幾天要有幸吃到排名前五的某著名部委食堂了,就好激動啊!」……在微博上,有幸能到機關食堂「蹭飯」,對普通人而言,是一件值得「晒」出來的生活細節。
「特供菜」能否變成「大眾菜」?
我這樣沒權沒錢的人,
只能多交些農民朋友了
無論列在開支裡的哪一項,最終為「特供菜」埋單的都是每一個納稅人。用行政資源來保證食品品質的做法,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時刻,格外刺激普通民眾的神經。那麼,這些令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特供菜」能否推而廣之變成「大眾菜」呢?
李再貴(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用政府的錢也就是納稅人的錢給自己買好菜吃——這些「特供」食品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隱性腐敗。
(記者問:「特供菜」的存在是因為食品安全的監管很難到位嗎?)
要看怎麼管了,不用說政府部門的特供蔬菜了,供應香港的蔬菜豬肉,這麼多年了出過問題嗎?所以說不是管不住,而是怎麼管。
有些部門不是為了把事情管好,而是為了獲取利益——這種思維不改變,食品問題很難管好。比如,最近曝光的「瘦肉精」事件,檢查檢疫那麼多環節,只要花錢就行了。如果花點兒錢就能通過檢查,即使你有一百道關也沒用!
李昌平(著名三農問題學者):
食物不安全,特供當然有需求了。不僅有權的人搞特供,有錢的人也會搞特供。我這樣的既沒有權也沒有錢的人,就想著多交一些農民朋友獲得安全的食物。
要想讓大多數中國人都能獲得價廉且安全的食物,最有效的辦法是政府在扶持農民組成生產合作社的同時,也扶持城市居民組成消費合作社,並扶持二者聯盟。
扶持農村生產者和城市消費者的合作並聯盟,是提高產品生產質量和安全並打破中間商和政府部門對農產品流通環節的定價權壟斷的最有效措施,是「價廉物美」的基礎性制度保障。如果沒有農民生產合作社和居民消費合作社聯盟的制度安排,中國的農產品價格經常性大幅波動且極不安全的局面將無法改變。
批注
不僅有權的人搞特供
有錢的人也會搞特供
在順義,一個菜農告訴記者:「那邊兩個大棚一共5畝多地,據說是××集團(國內某著名電腦品牌)一個副總包下來的。雇倆人,一人一月工資就1400。」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所謂的「包地」,和周圍連片兒的普通農家地沒什麼區別。「和我們種的菜都一樣。安全?我們自己也吃,你說安全不安全?」菜農們說「包地」價格每畝每年約需2000元,這5畝多地帶大棚,一年也就是「萬把塊錢」。(張棻 秦亞堙 宋溪)
圍觀
請與百姓同食同吃
今年2月,包括廣電總局食堂在內的十多個中央部委食堂對外開放,和社區居民共享資源,讓普通人眼熱的「特供菜」大棚們能不能也和民眾共享呢?
@馬啟兵不是兵騎馬:
食品安全的雙重標準比食品不安全更加可恥。後者可以說是利益使然,但前者就是對人人生而平等的嘲笑。
@詩人橡子:
強烈請求清理各部委的內部食品供應體系,讓官員和老百姓吃一樣的「放心菜」、「放心肉」。特權不除,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證。
@左式小人物:
二戰初期,美國空軍降落傘合格率為99.9%,每一千個就有一個出事,非常影響士氣,軍方要求必須達到100%。軍方改變檢查質量的制度,從降落傘中隨機挑出一個,讓廠商負責人親自從飛機上跳下。奇蹟出現了,不合格率很快降為零——食品安全要讓全國人民放心,就是取消一切特供,與老百姓同食同吃!
@咚竟其糠:
又一新政:讓一部分人的食品先安全起來。
@川外劉國強:
我也建了一個特供蔬菜種植基地,特供自己及家人。不過我得親自種,親自供。恨不在國家機關。
@李楠Fiona:
基本國企食堂都弄自己的菜地啊!
@鯤鵬:
……何時可讓我們去偷菜呢?
来源:北京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