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近期難推QE3

作者:何志成 發表:2011-06-10 12: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聯儲2010年11月初決定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計畫在2011年6月底前,每月大約買入750億美元長期國債,總額為6000億美元。當時美聯儲就留了一手,聲稱會根據美國經濟復甦情況,適當調整買債計畫。所謂調整絕不是減少,而是增加。鑒於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緩慢,有觀點預測美聯儲將在6月底被迫啟動QE3,即從7月開始每月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包括中長期債券。但筆者認為,未必。

首先要明白美聯儲為什麼要買美國政府國債。很多人會認為是為了刺激美國經濟。其實如果想通過購買國債來刺激經濟,必須買更多國債。美聯儲明白,QE2是雙刃劍,買多了國債雖然對經濟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副作用更大。有經濟學家曾經算過賬:如果購買1萬億美元的國債,可能降低失業率0.2個百分點,但相當於降息1.25個百分點,對通脹率的推升作用可能達到0.5個百分點,這樣的結果得不償失。而實踐的結果也證明,QE2是溫和的,雖然對美國經濟沒有起到多少刺激作用,但起碼沒有使它更壞。

現在美國政府很著急,一方面是美聯儲的QE2就要到期;另一方面是財政部的公共債務上限已再次碰到「天花板」,白宮既要還債,還要維持政府日常的開支,很多新列的開支項目還等著花錢。錢從哪來?

這兩件事其實也是一件事,因為美國財政部要發新債,最大的買主還是美聯儲——必須由它帶隊買,各國投資者才會跟進。美聯儲不買了,美國國債也很難賣出好價錢。那麼,美聯儲會不會推出QE3,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呢?由於機制方面的原因,美聯儲是美國的,但不是美國政府的附屬機構,其是否推出QE3不僅要考慮維持政府開支,更要顧及美元信用,因此其未必支持美國財政部繼續發債。筆者注意到,在美國財政部申請擴大公共債務上限的問題上,美聯儲的表態耐人尋味。美聯儲從來不說:「再不擴大公共債務上限,美國就完了」這種聳人聽聞的言論,它更多是強調:「美國急需拿出解決預算赤字問題的可信的長期計畫」,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要實現「令就業最大化並保持價格穩定的雙重政策使命」。很顯然,美聯儲對美國發債規模不斷擴大的看法與財政部不太一樣,它必須兼顧美元幣值穩定及就業擴大,而幣值穩定與隨便開印鈔機是矛盾的。美聯儲比財政部更明白:一味地靠發債生存,沒有上限控制,美國就是未來的希臘,而且是無法救助的希臘。

美國有自己的美元戰略。在歐巴馬、伯南克身後是一個龐大的美國金融資本集團,由它決定著什麼是美國的根本利益,並制定美元戰略。從金融角度考慮,美國更需要強大穩定的金融體系,而不是撈一把就跑。無休止的發國債,其實質就是不停地印鈔,而以美國目前非常龐大的國債規模,美聯儲不帶頭買,一定沒有人敢買。美聯儲並不僅僅是代表歐巴馬政府,還代表美國利益,而這個利益最終也會影響歐巴馬政府。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聯儲與歐巴馬政府是一致的。

美國靠金融立國,它的根本利益包括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而沒有了美元信用,美國的金融市場就沒有了根基,全球金融市場也沒有了「定海神針」。這個傷害顯然更大。為了維護美元的國際信用,美聯儲可能會默許國會更多地警告美國政府。默許民眾更多地批評美國政府(最新的調查顯示,65%的美國民眾不希望繼續赤字財政):別總指望「印鈔機」。當然,在有一點上美聯儲可能比美國政府更著急,那就是美國國債不能違約。

美國公共債務規模若不提高上限,美國國債將違約,全球會因此陷入新一輪金融危機,這肯定不符合世界利益,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當國債利率高企,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再次惡化,次級債問題會再度暴露,實體經濟將嚴重衰退。筆者堅持認為,美國國債不會違約。在要命的8月2日到來之前,國會一定會通過法律修改公共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將繼續賣新債——當然,它要想著美聯儲在不動聲色地進行制約。因此美聯儲本月底前推出QE3的可能性很低;未來會不會推,還要看美國經濟復甦進展。

来源:中國證券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