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該來場經濟衰退?

作者:Peter Stein 發表:2011-08-03 12: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造成至少40人死亡的溫州動車悲劇可能會促使中國接受較低的經濟增長率。不過,中國真正需要的或許是一場經濟衰退。

毫無疑問,經濟明顯放緩是中國領導人所不願看到的。他們已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均增長率目標下調至7%,但創造就業以避免社會動盪是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實際擴張速度其實一直都超過了官方目標。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如此巨大,以至於國際投資者看到中國經濟出現疲弱跡象時會感到不寒而慄。

過去幾個月,有關中國實際債務規模的爭論越來越多,隨之出現了對於中國經濟疲弱的擔憂。其中,特別令人擔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它們不僅舉債修橋、鋪路,還借錢給自己建造豪華的新辦公樓,而這些都是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刺激計畫的部分內容。據中國國家審計署前不久的估測,那些地方債務總計達人民幣10.7萬億元(合1.66萬億美元),約佔中國2010年GDP的27%。

上述估測可能對地方債的規模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中國央行暗示,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提供的貸款規模接近銀行總貸款的三分之一, 2010年底時約為14.4萬億元。銀行業稱,地方債的不良貸款比率很低。但由於幾乎無人關心如何償還這其中的很多債務,所以預計會有相當大一塊債務變成壞賬。

中國絕不是希臘,不太可能爆發全面的債務危機。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政府的總債務規模介於中國GDP總量的60%至90%之間。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Dragonomics)說,因為地方債務的結構問題,中國只有約25%至30%的公共債務的利息由政府收入來支付。再加上中國政府的資產總額龐大且增長強勁,這意味著中國爆發全國性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很低。

大多數貸款其實是一個國企欠另一個國企(國家運營的銀行)的款項。一旦發生債務人違約,問題的重點不是市場會作何反應,而是將由哪個政府部門來承擔損失。如果中資銀行需要進行資產重組,它們預計會求助於政府,並獲得相應援助。政府既可向銀行資產負債表中注資來提供直接幫助,也可通過國有企業支持的股票公開發售來提供間接幫助。無論哪種方式,最終買單的都是納稅人。

不過,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急切地想控制住失業率,中國會盡量掩蓋銀行或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上的窟窿,而不為這個爛攤子追究任何人的責任。如果因決策失誤導致壞賬卻不必承擔後果,銀行最終將在依據商業條件而非政治考量進行操作方面倒退一大步。讓地方官員和有後臺的人得以將巨額公共資金中飽私囊的貪腐或欺詐行為就不會得到曝光。在這種情況下,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強調不惜一切保增長的做法依然沒變。

當國家主導型增長戰略中的缺陷公開時,民眾的失望情緒會不斷加劇並最終爆發。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對7.23動車追尾事故的憤怒就是佐證。鐵路部門官員將這起兩列動車追尾的事故歸咎於信號設備的嚴重設計缺陷。高速鐵路系統是2009年經濟刺激計畫的一項核心內容,不過如今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質疑說,這個項目是否將支出看得比質量控制更重要,從而造成了嚴重後果。

分析人士已經對此次追尾事故的深遠後果進行了預測。在上週出爐的一份報告中,花旗(Citigroup)寫道,動車追尾事故有可能促使政府未來幾年放緩GDP的增速,花更多時間來解決人為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問題。

對中國可能更有好處的是一場衰退性的泡沫破裂,這會為一輪新的迅速增長掃清道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亞洲投資策略師瓊斯(Brad Jones)說,1790年至一戰期間,美國的GDP每三年就有一年是下滑的,這種「淨化和復興」週期最終為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通過國有企業的改革以及後來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清除了經濟中存在已久的一些問題。不過,30多年來,中國的增長軌跡一直與斷層類似,這增大了一場最終的衰退將是災難性而非清理性的風險。

瓊斯說,你要麼經歷一些小規模但卻頻繁的衰退,要麼經歷一次大規模的衰退。你不可能兩個都不選。經濟規律不是這樣的。

中國領導層非常清楚的風險是,一場衰退將考驗中國政治穩定的侷限性。不過,一場更大規模衰退的突然爆發是他們很難承受得起的。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