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青銅器大發現找到了神秘古國(組圖)

作者:胡增春 發表:2011-08-20 15: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第三次青銅器大發現

考古上有很多發現源於偶然,甚至越是重大的發現越是在偶然中產生。2003年1月19日,一個堪稱「重大」的偶然,出現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一個叫做楊家村的偏僻小村。

當天下午,村民王拉田等5個人想取些土墊豬圈用,便到村北一磚場邊的土崖上挖土。土崖高近十米,下午4時許,王拉田一镢頭下去,一大塊黃土被刨得滾下崖去,正在他奇怪為何自己有如此神力的時候,眼前露出的一個土洞已經讓其他人驚訝不已。他們趴下來往土洞裡小心地看,這一看嚇了一跳,洞內依稀是一個土窖,窖內堆藏著大量青銅器,發出幽幽的光亮。

這個被稱為中國考古史上的第三次青銅器大發現,共出土西周晚期器物27件,件件有銘文,合計銘文4000餘字。這些文字清晰地勾畫出了西周的歷史,以至於被稱為是一次「夏商周時代的信息風暴」。

蝴蝶在陝西扇動翅膀,信息的氣流波及到了黃河對岸的山西。研究者發現,在27件青銅器中,有一件和山西境內的一個古國緊密相關,這個古國就是一直處於撲朔迷離中的楊國。

洪洞境內有楊國

史籍上對於兩週時中國存在的諸侯國有一次比較全面的記載,在《國語·鄭語》中,史伯對周宣王之弟鄭桓公友說:「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這諸多國家中,「楊」國,一直被史學家認為在我們山西的洪洞縣境內。

傳統的說法,洪洞縣名,因城南有「洪崖」「古洞」兩個自然地貌而得名。該名始於隋末,此前,此地在西周時有楊國,秦漢時設立楊縣。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因厭惡隋家皇帝姓楊而改縣名。而秦漢時楊縣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這片土地上有個古楊國。據考證,古城在今縣城東南18公里的範村附近。

春秋史籍中有記載,楊國為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後來被晉國所滅。滅國者有清楚記載,但建國者是誰,眾說紛紜,其中主要的說法之一,是周宣王之子「尚父」被封在此地立國。


四十二年逑鼎

也許正是冥冥之中的天意,陝西楊家村出土27件青銅器中,有一件後來被稱作「四十二年逑鼎」和楊國建國有關。

該鼎有一篇280多字的銘文,記的是周宣王四十二年,「逑」(qiú)這個大臣征伐犬戎的一支「獫狁」有功,而得到周王賞賜土地的事情。其中的75個字很關鍵:「余肇建長父侯於楊,余令汝奠長父,休。汝克奠於厥師。汝唯克型乃先祖考,□獫狁出捷於井阿、於歷岩,汝不艮戎,汝□長父,以追搏戎,乃即宕伐於弓谷,汝執訊獲聝,俘器、車馬。汝敏於戎工,弗逆」。翻譯成白話,大意是:周宣王我把我兒子長父封到楊地為侯,下命令給逑你予以輔佐,讓長父在楊這個地方安定下來,你發揚了你的老祖先與獫狁一貫的戰鬥的精神,與他們交戰,追擊他們於井阿、歷岩、弓谷等地,斬獲頗多,你對軍事很有的一套啊。「四十二年逑鼎」的銘文相當於確定了一個史實,周宣王確實封了他的兒子在楊國立國,不過這個開國之君名字是長父,後人演繹成尚父。

建國只為防獫狁

不得不說陝西的百姓真是善於發現歷史。


多友鼎

在「四十二年逑鼎」面世之前,1980年,陝西長安縣斗門鎮下泉村村民在河邊挖沙時挖出了一件國之重寶「多友鼎」。該鼎279個字的銘文記述:某年十月,獫狁大規模侵犯西周境內,大片土地被侵佔,威脅到京師的安全,於是周王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抵禦,雙方激戰半個月,在採阝、龔、世、楊塚等地多次大戰,殺敵350餘人,俘獲23人,繳獲戰車127輛,將獫狁逐出周境內,並救回了被俘虜的周人。武公將多友的戰績轉告給了周王,於是周王賞賜給多友包括青銅在內的若干財物,為了感謝周王,也是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多友便把周王賞賜給他的銅器鑄造成鼎,作為宴請賓朋好友的器具。「多友鼎」沒有具體年代,專家研究後說,此事應該發生在周宣王的父親周厲王時。

從這件鼎和前述「四十二年逑鼎」以及其他史料來看,當時的獫狁對周王朝形成了長期的威脅,發生大戰的楊塚,一般被解讀為楊國人的墓地,後來這裡成了雙方攻守的重地。這也充分說明,周宣王在楊建立侯國,目的就是防備獫狁侵擾。

還有另外的楊國?

其實,早在該鼎出土前,山西的考古工作者已經發掘出了另外一個楊國的重要物證。


楊姞壺

1993年,在曲沃縣曲村鎮北趙村西南的晉國故絳遺址,編號為M63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對帶有「楊姞」字樣的銅壺,銘文作「楊姞作羞禮壺,永寶用」,專家們由此命名其為「楊姞壺」。

「楊姞」是什麼人?專家們對此有過激烈爭論,李學勤、王光堯、李伯謙三位著名考古學者根據「楊姞壺」銘文指出,歷史上曾經存在一個文獻沒有記載的「姞」姓楊國,「楊姞壺」正是這位「姞」姓楊國的貴族女子,嫁給了晉國國君穆侯邦父。

據考證,「姞」姓為黃帝后裔,他們在歷史上建立過很多的諸侯國,建立一個楊國並不為怪。只是,按照通常的說法,楊國該是周天子的子孫所立,國姓為「姬」,怎麼出來了一個姓「姞」的楊國?

解答這個疑問就是推斷和考證並行了,周宣王封兒子長父是在他的「四十二年」,而此時是晉穆侯的二十六年,而到第二年晉穆侯就死了,所以晉穆侯娶的楊國女子確實是姓「姞」不姓「姬」。也就是說,在長父建楊國之前,確實有過另一個國君姓「姞」的楊國。這個國家如何沒有了呢?專家推測,應該就是被頻繁入侵的獫狁滅掉了,晉穆侯邦父夫人楊姞很有可能就是「姞」姓楊國君末代的公主。

在洪洞有坊堆——永凝堡——北秦遺址,從出土文物推測此處應該為古楊國遺址,從1954年開始,這裡就有人意外挖出了商時期的青銅器、帶卜辭的甲骨等等諸多文物,多年來的發現讓人們遐想,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應該早在商時就有一個遙遠的古國,這些發現會屬於「姞」姓的楊國麼?

據史料,由長父建立的楊國,持續了100年後,在東周初期被晉國武公滅掉。滅楊國後,武公把他的小兒子「伯嶠」封在了洪洞。這已經算是另一個楊國了,不過,這個楊國太過於短暫。

晉武公實際是晉國國君旁支,他的晉國國君地位實際是由從翼城的晉君嫡子孫手中奪來的,也就是史稱的「曲沃代翼」,正如後來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奪了柴家的江山一樣,這在當時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也是一塊心病,晉武公死後,為防止祖宗的故事在後代重演,晉獻公對內嚴厲打擊宗室貴族,「伯嶠」的楊國就在此時被剝奪了。

楊國的歷史就此結束,但關於楊國的種種,目前仍籠罩著層層迷霧,在大膽的猜想中,還需考古學家們進一步求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