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強大,社會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昌盛,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其科技與文化對鄰國甚至歐洲影響深遠。異域文化也從不同的領域影響著唐王朝並被接納,文化與文化之間得到了廣泛的交流與融合。思想文化領域的儒、釋、道「三教」並立與合流是這一時代的一大特徵和總的發展趨勢。崇實尚文的美學思想實現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發展並豐富了民族藝術傳統,賦予作品新的內容和形式,給作品帶來了新的氣象。詩文、樂舞、書法、繪畫以及文論莫不繁榮昌盛。寬容開放的時代精神蘊育了繪畫藝術步入煥爛而求備的輝煌時代,繪畫如同文學領域中的詩歌一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盛唐繪畫代表作 《步輦圖》圖片來源: 網路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把當朝與前代的繪畫作品做了對比,認為初唐、盛唐的作品是「煥爛而求備」。他所指的是繪畫精神、美學追求、藝術表現和包括構圖、造型、筆墨、色彩等技術因素在內的完美統一,魏晉南北朝的繪畫完成了「跡簡意淡而雅正」向「細密精緻而臻麗」的演進過程,尚未達到「備」的境地。而富有創造精神的唐人則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基礎上,大踏步地進入了繪畫表現領域的完備期,使民族繪畫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歷代帝王圖》描繪了13個帝王像,畫家閻立本力圖通過帝王的各種形象特徵來表現其精神狀態,嘴部的表情,疏密軟硬的鬍髭,眼睛的大、小、尖、圓,目光的上視、平視、低視,人物的坐立變化等動態都是畫家依照繪畫主題和創作思想精心處理的。線條的粗細、輕重、堅柔,運用得體,精練準確,生動傳神,極富表現力,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我們可從其作品中瞭解13個帝王的功德差異,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尉遲乙僧的《降魔變》是一段生動的佛教故事,描繪了釋迦牟尼得道前與魔王波旬作鬥爭的情景。在段成武的《洛寺塔記》裡,對其作品有這樣的描述:「四壁圖像及脫皮臼骨,匠意極險,又變形三魔女,身若出壁。」很顯然,作者把畫面中的形象進行了有意識的藝術誇張,把釋迦牟尼畫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骨瘦如柴的苦行僧模樣。同時又以色彩的暈染強化和突出三女魔的立體感,產生了「身若出壁」的藝術效果。使觀者在正道與魔道,老朽與青春、骨瘦如柴與肉體豐滿的藝術對比中判斷現實生活的是是非非。尉遲乙僧以自己的色彩方式和凹凸畫法豐富了唐代繪畫「煥爛而求備」的內涵。「畫聖」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地獄變相圖》是其人物畫中的傑作。吳道子在用筆和線型的表現上改變了顧、陸以來巧密細潤作風,吸收了漢以來民間繪畫誇張、自然的優秀傳統,正如蘇東坡形容的「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行筆磊落大膽、自由豪邁,有「吳帶當風」的藝術感染力,豐富了線的美學因素,增強了線的表現力和生命力。當朝的張彥遠說他畫的人物「虯鬚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這說明瞭畫家觀察生活之深入,表現技巧之高超。吳道子運用色彩也有自己的特點,元代湯垢在《畫鑒》裡概括他的用色方法:「其傅彩也,於焦墨痕中薄施微染,自然超出絹素,世謂之吳裝。」吳帶當風的氣派「吳裝」的形成,體現著吳道子的美學思想和審美標準。北宋米芾對唐代繪畫作了這樣的總結:「唐人以吳道子集大成而為格式,故多似」。足可見其繪畫風格對當朝和後世的影響。
《 天王送子圖》 圖片來源: 網路
唐代的「綺羅人物畫」一改前人「不近閭裡」之習,將仕女畫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梁武帝曾有一首《詠美人觀畫》詩:「殿上圖神女,宮裡出佳人,可憐懼是畫,誰能辨真偽……」。可見唐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不少仕女畫佳作。仕女畫發展到唐代,時風所趨,愈益廣泛。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無論是卷畫還是壁畫,都是以現實生活中的婦女為繪畫主體。安史之亂後,經濟衰敗,但在江南和西蜀新興的大地主、大貴族大發「戰亂財」,他們營屋造舍,繪畫自然而然成為他們的奢侈品之一,黃金和美女是他們的共求。荊南商賈紛紛前往西蜀買「川樣美人」畫,用以妝點庭堂和自賞。仕女畫也開始落入世俗,走進市民階層。以張萱、周為代表的綺羅人物畫派也在這種社會條件下應運而起,寫下了中國仕女畫史中光彩奪目的一頁。《虢國夫人游春圖》是張萱的代表作,描繪了楊貴妃的姐妹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等一行七人踏春賞景的情景。畫中人物臉型圓潤、體態肥碩、肌理細膩,透過披紗顯露出貴婦人們豐滿的肌膚和溫潤香軟的體姿,是上層社會婦女真實形體的寫照。畫家通過構圖筆墨、線型、色彩等繪畫元素再現了貴族婦女嬌奢雅威的形象以及閑浪聊賴的精神狀態。
《虢國夫人游春圖》 圖片來源: 網路
唐代是民族繪畫體系的建構時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各個門類在這一時期都以獨立的姿態面世,表現技法也日趨成熟和完備。宗教人物畫繼先代之長並加以發揚光大,表現題材和表現手段都有所拓展和提高,出現了閻立本、尉遲乙僧、吳道子等傑出畫家。仕女畫也在張萱、周等人的創作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山水畫範疇中的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開始分道揚鑣、爭放異彩。吳道子開了水墨山水的先河,使山水畫的畫法和表現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形成了一種新的樣式,奠定了宋元及以後各代山水畫發展的基礎。盛唐以來出現了許多有突出成就的水墨山水畫家,據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有盧鴻一、王維、鄭虔、劉方平、畢宏、齊喚、張、王墨等十多位優秀畫家。可見水墨山水畫在盛唐以來得到了蓬勃發展。這些水墨山水畫家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當屬王維,他被畫家奉為「南畫之祖」。其藝術思想與主張影響著傳統繪畫體系中文人畫的完善和發展方向。
王維《江干雪霽圖卷》圖片來源: 網路
花鳥畫繼山水畫之後獨立畫壇。中晚唐時期出現了一批知名的花鳥畫家。邊鸞是被美術史家稱為「花鳥畫之祖」的大家,他對五代的花鳥畫家有很大影響。其構圖多採用「折枝」式,「折枝」式的構圖是我國傳統花鳥畫特有的民族形式,是花鳥畫的優良傳統。工筆重彩成為中國花鳥畫的一種表現方法之後,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時至今日仍為當代工筆花鳥畫家所採用。唐末五代花鳥畫家刁光胤、五代宋初黃筌畫派都直接承襲邊鸞的繪畫風格。另外唐朝出現了眾多繪畫理論家,如初唐的彥驚、李嗣真,中唐的張、朱景玄,晚唐的張彥遠等人。他們的畫史、畫論、文論以及學說和主張,與當朝繪畫創作一道共同演奏了大唐繪畫的輝煌樂章,完備了民族繪畫這一龐大而獨立的體系。
唐代畫家人數眾多,風格各異,承先啟後。他們共同完善了民族的繪畫體系,把唐代繪畫推向了「煥爛而求備」的新時期。
来源:拙風文化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