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對《詩經》印象最深的篇章,還是《關雎》。初中的時候,在老師的嚴威之下,背得字句不差。那個時候,似懂非懂,說得最多的就是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隨著年齡的增大,即使對某個女孩「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嘴上也是不說的了。但《關雎》裡面的荇菜,卻叫我忘記不得。老師講解《關雎》的時候,說我們君子不能整天好逑窈窕淑女,要從中間學會做人。意志力強,可以做蓮藕,出淤泥而不染;意志力不強,就做荇菜,絕不生於污穢之地。這句話不僅成了我的做人格言,也成了我教導學生的順手素材。
(網路圖片)
《詩經》作為上古人們的歌唱,作為周代人們的謠曲,能夠從無紙的年代傳承至今,已經被公認為中國最美的文字。這次和《詩經》走得近,是緣於這本《美人如詩草木如織》。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詩經》裡的植物。萬物有情,草木含靈,讀完《美人如詩草木如織》,我再一次深深感到人是可以和植物對話的。
清雅的封面上,你可以看到熟悉的兔子絲,有千年韌如絲的蒲草,有包裹傷痛、苦難如鐵沙的荊棘,穿插雜草間的是鳴蟬、蜻蜓和螞蚱、蜜蜂,相諧成趣,靜謐之中有無限生靈。
書的封底,是這樣幾行描寫蘆葦的字:在東門,我初見你,你夾在人群裡,像飄絮,像鳥鳴,像春風;在黃昏的溪邊,我又見你,你在汲水的女孩子中間,如倒影,如水聲,似煙霞;三月三的上巳節,眾人注目的舞台上,我看著你,你是烈火,是妖魅,是飛霜。你,是我的驚雷。
隨便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熟悉的白茅,因為耐腐爛,在農村是蓋房的上好料,也難怪,杜甫先生的草屋也是白茅所蓋。盯著白茅的照片,似乎明白了這風羽之物為什麼在古代會作為美人玉手的別稱,可能不止它的又白又嫩,還有一種不開口、會說話的溫柔在。看看它飄飛的絲絮,有一種滄桑,有一種心動,這可能也是詩人挂懷天下寒士,心憂山河國家的原因吧。
細細翻看,原來《詩經》裡面的植物,我們是那麼地熟悉。看著圖片,看著文字,意象橫飛。「莠」就是狗尾巴草,兒時以此撓同伴痒,你追我打的童年生活立馬浮現在眼前;「葛」就是我熟悉的、遍佈山野的野葡萄,「薇菜」原來是如今的野豌豆,我曾挎著一個小竹籃跟在媽媽的後頭去採摘,那是多麼幸福的畫面。
《美人如詩草木如織》裡面,每一篇文章都是《詩經》的原文與註釋,旁邊配有精美的圖片,然後是作者的歷史考察,或者人文隨筆。擁有它,你既擁有了《詩經》這本經典,又擁有了一本植物百科,擁有了一種人文見解。讀裡面的文章,會悄悄打開你的記憶之門,會讓你看著圖片呆呆地想,會讓你在無意中增添收穫。
来源:大渡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