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鏡頭還是老鏡頭之5:老鏡頭的新價值(組圖)

發表:2012-04-07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陳奇軍:您擁有各種頂端的數碼相機及其配套的數碼鏡頭,同時,您還收藏了很多數碼影像時代之前開發的老鏡頭,請問這些老鏡頭在您手裡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收藏還是使用方面?

何春雷:應該說兩個方面都有。不同個體的鏡頭對於我的價值不盡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有的鏡頭純屬於收藏,而更多的鏡頭既有收藏價值又有實用價值。比如我喜歡的Protar和Tessar等鏡頭(非對稱式結構),儘管它們只是4片的簡單光 學結構,但是在銳度、層次以及細節再現能力上都不必比當代鏡頭差。

陳奇軍:您的這些老鏡頭實用價值是如何體現的?

何春雷:大畫幅鏡頭的焦距往往比較長,它們主要還是用在大畫幅膠片相機上;短焦距的 鏡頭,比如焦距在100mm以下的,我主要將它們轉接到數碼相機上使用。我收藏了一些135系統的經典鏡頭,我將它們轉接到徠卡M9相機上使用,也有一些 接到佳能EOS數碼單反相機上用。另外,我還打算將幾乎所有可用的大畫幅和中畫幅老鏡頭轉接到飛思645DF相機上使用,想看看它們在8000萬象素的數 碼後背上表現到底如何。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老鏡頭在光圈變換時會有焦點偏移現象,在使用時要加以修正。

陳奇軍:您一般都收藏怎樣的老鏡頭?

何春雷:我主要收藏經典的大畫幅鏡頭,比如Protar、Dagor、 Tessar、Heliar、APO-Lanthar等光學設計的鏡頭,也收藏一些中畫幅和135系統的經典鏡頭,比如哈蘇的卡爾•蔡司T* Superachromat 250mm f/5.6 C、徠卡50mm f/1.2 Noctilux-M等。

陳奇軍:老鏡頭往往具有獨特的成像風格,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不同老鏡頭的味道。

何春雷:我本人比較喜歡個性鮮明的鏡頭。但是當代鏡頭都追求共性,一個鏡頭幾乎所有 的題材都能拍攝,過去所謂的人像頭、風光頭等概念現在逐漸淡漠,鏡頭的個性也逐漸消失了。過去的老鏡頭在設計時講究突出個性,當年就有專門設計的風光頭、 專門設計的人像頭以及專門設計的柔焦人像頭等。比如我喜歡的Heliar鏡頭,用它拍人像很好,圖片中人物的皮膚很油潤。另外還有一種更為特殊的 Universal Heliar,在它的鏡組裡面有一個浮動鏡片,用來改變球面像差,從而讓攝影師根據需要來實現理想的柔焦效果。Heliar鏡頭雖然拍攝人像很好,但是在 風光領域並不擅長,用它拍攝的風光片會顯得較「肉」。Dagor 鏡頭就非常適合風光拍攝,因為它的成像特點是硬朗而銳利。另外一種適合拍攝人像的鏡頭是英國產的布希(Busch),我有一支布希280mm型號。這種鏡 頭沒有鍍膜,用在8×10英吋的相機上拍攝人像很有味道。最後再說說APO-Lanthar,這種鏡頭採用了放射性的鑭系玻璃,因為鑭系玻璃的衰減期為 50年,所以當年的APO-Lanthar和現在就不一樣,現在用APO-Lanthar鏡頭拍攝的片子可能會有些偏品。

陳奇軍:作為收藏入門者,開始應該往什麼方向努力?著名廠家生產的鏡頭是否都值得收藏?

何春雷:大畫幅鏡頭早期的產地主要是德國、英國、法國和美國,其中德國和法國的鏡頭 大都是從德國鏡頭派生出來的。如果收藏大畫幅鏡頭,最好從Dagor入門,因為這種鏡頭採用了2組6片的對稱型光學結構,銳度和層次都很好,最主要的是它 的價格較低。不過,著名廠家生產的鏡頭並非個個都是精品。比如德國卡爾•蔡司生產的Dagor鏡頭就很一般,因為廠家並沒有將精力放在這種鏡頭上方面,而 是重點開發Tessar、Planar、Sonnar等鏡頭;而源自德國、在美國生產的Goerz Dagor就相當出色。所以,收藏老鏡頭應該瞄準廠家最拿手的型號。


        多款經典老鏡頭


        卡爾•蔡司、施耐德等幾款大畫幅鏡頭


        蔡司「牛眼」 相機和Planar 55mm f/1.4鏡頭


        裝在佳能EOS相機上的徠卡Summilux- R 80mm f/1.4


        模特張鈺 林哈夫8×10相機,福倫達Universal Heliar 300mm f/4.5人像鏡頭,依爾福膠片 f/11,1/50秒 何春雷  攝

 

来源:中國攝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