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不倒的巨樹 - 緬懷中國民運領袖方勵之(組圖)

發表:2012-04-23 03: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海外華人4月21日在紐約舉行方勵之追思會

海外華人星期六在美國紐約舉行方勵之先生追思會,緬懷這位被他們稱為中國民主和人權運動的啟蒙者、象徵和精神領袖。

著名民運人士、《北京之春》社長於大海代表會議的組織者宣讀了美國國會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洛西悼念方勵之的聲明,以及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眾議員為追思會撰寫的致辭。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的駐北美代表洛桑念扎的特別助理阿旺雲丹宣讀了達賴喇嘛致方勵之遺孀李淑嫻老師的慰問信。

*方勵之-中國民主人權的精神領袖*


《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

《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說,在紐約等地的海外民運人士等雲集於此,紀念中國當代民主運動領導人方勵之先生的輝煌業績和感人風範,表達對方先生的懷念和敬仰。

他說:「方勵之先生去世後,我們都很悲痛,作為一個中國民主人權運動的啟蒙者、精神領袖,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他的一生瑰麗多彩,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教授方勵之不僅被譽為是學術上造詣很深,成果斐然的學者,更是對中國民主人權運動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的精神領袖。1957年,方勵之被打成右派。1986年學潮時,擔任科大副校長的方勵之曾向學生發表了著名講話,「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給予的,而是從下到上爭取的」。

方勵之對青年學子民主自由的啟蒙激怒了當局,因此被開除出黨,撤銷職務。在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遭到共產黨全面鎮壓後,方勵之進入美國駐華大使館避難,一年多以後流亡海外。

*王軍濤:方勵之經歷是時代民主自由縮影*


資深異議人士王軍濤

資深異議人士王軍濤說,方勵之先生個人的經歷實際上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民主自由的一個縮影:「在中華民族歷史轉變的關頭,方先生以一肩承擔道義,承擔了很大的個人犧牲和損失,推動中國歷史的進步,始終做著一個真誠的人。」

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中擔任高校對話團團長的項小吉說,他來參加這次會議,是要追思方勵之先生的民主理念和民主思想的傳播。

他說:「我們這一代應該追思他的民主理念,把這種民主思想落實到民主運動當中去。」

*方勵之-倫理道德操守的典範*

陳奎德是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最早在1980年北京的一次科學方法論會議上與方勵之相識,此後30年來多次交往和接觸。他認為方先生是位治學嚴謹、有銳氣、有良知、特立獨行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為追求民主和自由,不計個人得失的民運精神領袖。

他說:「方先生不僅在包括人權領域,包括在自然科學方面有重大發現,在人權領域對學生有重大的激勵,同時在基本的倫理道德操守上,也是我們的典範。」

*方勵之-一顆不倒的巨樹*

旅美作家姚蜀平1958年考上科大,當時方勵之是助教。1980年,姚蜀平在科大發表了一次演講。她的演講同方勵之的演講被學生編纂成《方勵之姚蜀平演講集》,在校園傳播。

她說,「他是一個曾經戰鬥過的人,追求真理,堅持正義,護守良心。這就是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遺產。所以我今天在簽名上寫到:他是一顆不倒的巨樹,他將留在歷史上。」

方勵之倡導的民主和人權思想,不僅開啟了中國50後和60後那一代人對民主和人權的追求,在幾十年過去後,也影響著中國的80後和90後一代。

*中國民運在90後一代取得突破?*

在參加方勵之追思會的近200名各界人士中,就有一位在賓州大學研究東亞問題的學生孫宇晨。他引用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來緬懷方勵之教授民主精神:「如果我們死了的時候,我們的精神被我們的學生繼承,我們就等於沒有死。」

孫宇晨堅信,中國的民主運動會在他們這一代中得到傳承和突破:「中國的民主運動應該在我們這一代人中取得突破吧,當然也不能非常樂觀,因為本身現實也不是那麼樂觀的。但是我相信在我們這一代人會取得一些突破的,就像阿拉伯之春在2011年取得成績那樣。」

中國現代民主人權運動的精神領袖方勵之去世了,他播下的民主、自由運動的種子,不僅深植於海內外民運人士心中,也已在中國80、90後身上得到了傳承,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民主進程的希望和後繼有人。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