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日本:馬桶裡的水真的可以喝

作者:王鵬 發表:2012-11-07 14: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水綠綠、天藍藍、空氣清新、街道乾淨……在日華僑華人雖然對日本很多問題的認識不盡相同,但在環境問題上的感受卻驚人一致。現在的日本,也許有不少讓人看不順眼的地方,但在環境保護上,卻很難挑出毛病來。這是一個把環保體現在方方面面、環保意識已經滲進國民骨子裡的國家。在日華僑華人們生活在這種氛圍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日本對環保的執著,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也在慢慢發生改變。一組發生在在日華僑華人身上的故事,就體現了這種變化。

來日本之前,朋友們為江涵秋踐行。一位愛開玩笑的朋友對她說,我聽說日本馬桶裡的水乾淨到可以喝,什麼時候你敢在日本喝口馬桶裡的水,就算沒白去日本。兩年後,江涵秋猛然發現:這不是一個玩笑!在東京一家高級賓館打工的她,培訓課上親眼見到主管舀起一杯客房馬桶裡的水,很自然地告訴她:「就按這個標準清潔馬桶。」

江涵秋當時眼睛都睜圓了,而偷偷瞟瞟站在旁邊的日本同事,沒有發現她們臉上有半點異樣的表情。

隨著在日本上學、上班、結婚生子,江涵秋在日本呆的時間長了,對於各種環保行為,她也習以為常,再不會大驚小怪。但剛來日本時與垃圾「打交道」的事,她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江涵秋剛來日本時住在東京的大久保,這裡隸屬新宿區,是垃圾分類最為嚴格的地區之一。在國內,10歲才第一次看到標準垃圾袋的她,腦袋裡壓根就沒有垃圾分類的概念。剛搬進去時,房東就給她拿來了一大堆環保介紹書,裡面就有關於垃圾分類的常識。江涵秋隨手翻了兩頁就將這些又是漫畫又是故事、還配有中文的書籍甩在了一邊。至於垃圾,她還是想怎麼扔就怎麼扔,家裡的垃圾桶也就一個。誰知不到兩個星期,房東就登門造訪,很客氣地給她連寫帶比劃地講解扔垃圾常識。就這樣,江涵秋家裡的垃圾桶從一個變成了兩個。半懂不懂的她,一個扔玻璃瓶、鐵罐等堅硬物品,一個扔其它物品。

可是這樣也不行。又過了兩週,江涵秋就在小區的告示板裡「榜上有名」了。上面有她的門牌號碼,並寫著「該住戶的行為給小區其他住戶帶來困擾,希望其馬上改正」。此後,江涵秋看到小區的住戶就馬上低下頭,總覺得鄰居們看她的目光有些異樣。她認真研讀了房東給的垃圾分類手冊,又添置了一個垃圾桶。三個垃圾桶中,一個扔果皮紙屑,一個扔瓶瓶罐罐,一個扔各種塑料、金屬的包裝用品。江涵秋想,這下應該不會出問題了吧,我是按照手冊上來的。

可是沒過多久,又有不速之客上門。這次是負責清理小區垃圾的環衛人員。這位看上去非常精幹的日本大媽,耐心地給她講解,雖然你的垃圾大體分類是正確的,但還需要更細緻。比如吃過的剩飯菜渣叫「生垃圾」,這不能和紙類垃圾放在一起;再比如喝過的飲料瓶,不能和放醬油等佐料的包裝盒扔在一起;報紙要單獨分開放……江涵秋趕快拿出筆記本,一一做了筆記。就這樣,江涵秋家裡的垃圾桶變成了4個,並被她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飲料瓶、食物垃圾分門別類做好記號,報紙雜誌則單獨捆綁。

相安無事了半年,住在隔壁一直靜悄悄的日本鄰居又上門了。這次不是分類的問題,而是江涵秋放在門口的垃圾散發出了臭味,她趕緊將垃圾拿回屋內,心裏範起了嘀咕:不是小區清潔員按日子來收垃圾的嗎,怎麼沒收走呢。不服氣的她找到社區管理室,一問才知道,最近垃圾的收集日變了,而她沒有注意到遞送到家裡的信件和小區黑板的告示。

如此來回折騰,以前從沒被江涵秋放在心上的扔垃圾問題,徹徹底底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最初她不理解,認為日本人死腦筋,扔個垃圾弄得和什麼大事一樣。慢慢地,江涵秋開始習慣了,她發現時間長了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再後來,走在日本各處看到一片片青山綠水,呼吸一口口新鮮空氣,江涵秋開始有了驕傲感:這裡面也有我的一份貢獻!

来源:日本新華僑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